台軍2027年將擁有堆積如山的高性能武器,難的是乏人操作

當前,台軍武器裝備相對於大陸來說比較寒酸,但到2027年,台軍將同時接收或換裝多種新型武器裝備,在世界火力榜恐怕能上升到前15位。

根據美國對台軍售和台灣自產武器時間安排,2027年左右,台軍將接裝以下武器:

1、108輛M1A2主戰坦克

2、29套“海馬斯”遠程精準火力打擊系統;

3、若干高效能艦艇;

4、1-2艘台造潛艇

5、100套岸置魚叉反艦導彈系統;

6、數量不詳的台造雄二、雄三岸置反艦導彈系統;

7、增程版雄風2E巡航導彈系統;

8、新購66架F-16V戰機及各式精準彈藥;

9、4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及相關附屬設施;

10、66架“勇鷹”高級教練機;

11、台灣自造“萬劍”武器系統;

12、100多套台灣自造“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等。


此外,還可能包括新型“愛國者”反導系統等。未來數年台軍各作戰部隊接裝訓練負荷之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據了解,台軍方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武器不夠用,而是專業的人不夠用。例如台海軍的岸置反艦飛彈部隊“海鋒大隊”,目前轄有固定陣地中隊、機動中隊及支援中隊等共9個中隊,未來在接收100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與增產的自造雄二、雄三反艦飛彈後,需在短短五至七年內擴充成近30個中隊,與包括反艦飛彈訓練中心在內的大量支持單位;在島內少子化情形日益嚴重的情況下,要找到足夠數量的人員絕非易事。


台空軍為接收66架F-16 V戰機,擬於2026年前新成立一個作戰聯隊,光是飛行員就至少要新增107人,外加數量更多的地勤及其他支持人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補齊這麼多高素質、訓練完備的人力,也是一大挑戰。


未來五年若用美方提供的100億美元來增購武器,則在後續15到20年內,台軍得設法擠出120億、甚至150億美元的“作業維持”預算,來維持這些裝備的有效運作。

台軍已與美軍啟動了“士官交流計劃”,並參與了美國部分州的“國民兵合作夥伴規劃”,旨在提升對美製武器的互操作性。從美方選派人員赴台見習任職的做法來看,未來,美方可能會指導台軍以僱傭的方式彌補專業軍事人員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