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昭和!日本這款自殺魚雷,竟然把活人塞在裡面,手動駕駛

二戰時期日軍的自殺式武器,在空中是著名的神風式戰機,在海中,則是一種“回天”自殺魚雷。魚雷一般而言是一種具備推進能力,在水下攻擊敵方艦船的強大武器,而隨着技術的飛躍,魚雷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無制導發展到如今的自主制導和線控制導。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在二戰時期,日本早就研發出了擁有完全“自主巡航能力”的水下巡航導彈,這就是著名的“回天”魚雷。



所謂“回天”,是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的魚雷,但是說其具備水下巡航能力,卻是由人手動操舵完成路徑規劃和航行的武器,“回天”魚雷也是日本海軍在大戰末期的特攻戰中使用的“自殺式武器”。“回天”的命名寄託着日本軍部希望能夠逆轉戰局的希望。

“回天”魚雷的構想於1943年通過,但是在永野修身大將在職期間,永野極其反對這種武器的開發,因為他並不認為能夠取得多少實戰效果,所以“回天”在一年時間內毫無研究進展。直至1944年永野去職後不久,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漸頹勢後,“回天”魚雷才正式被提上日程,並在短短數個月之內完成定型和製造。



“回天”魚雷是使用日本海軍當時著名的“酸素魚雷”(即九三式魚雷)為藍本進行後期改造而成的,成品“回天”直徑達1米,內部可搭載一名乘員,乘員使用特質的小型潛望鏡確認航行路徑和敵方目標,藉此為參考來操控魚雷修正方向,以極大地提高對敵艦的命中率。和一般魚雷的500千克裝藥量相比,“回天”裝載的炸藥量達到驚人的1.6噸,如此大的裝藥量勢必使得“回天”的威力呈幾何倍數上升,一旦命中敵艦絕對能夠對其重創。

但是事情並不像日本海軍軍方想象的那麼簡單,“回天”魚雷在實際操控層面極其困難,雖然速度一般僅能達到20節,但是由於魚雷舵設計倉促,無法隨心所欲地調整方向。所以即使部分“回天”魚雷設有乘員逃逸系統,被設定允許乘員在魚雷的最後攻擊加速階段從魚雷中彈出,然而經過事後統計卻沒有任何記錄證實曾經有乘員成功在魚雷釋放之後逃生的先例出現。



“回天”魚雷在日本海軍潛艦上準備發射,裡面乘員已經做好“送死準備”。而到了後期,日本甚至連乘員逃逸系統都不想安裝了:反正沒用,安了也白安。一旦魚雷攻擊失敗,為了避免魚雷落入美國海軍手上,乘員可以通過自毀裝置將魚雷手動炸掉,當然自己也沒了。

經過日本軍方資料統計顯示,“回天”魚雷的1-4型和10型一共建造有400枚,但是僅有100枚得以正式使用。但付出如此多人力和物力,最後戰果卻慘淡的可憐,“回天”的戰果僅僅只擊沉兩艘美國艦船,其中包括一艘游輪,另外一艘是美國護衛驅逐艦昂德希爾(DE-682)。



除了浪費掉100多枚魚雷和100多號人,搭載“回天”魚雷的潛艦也成為了美軍打擊的“活靶子”,據統計僅日本潛艦就有8艘被擊沉。日本開發這種武器可謂得不償失,反倒浪費掉了寶貴的軍工資源,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滅亡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