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天空、銀河眼
說明: 你見過這樣的美景嗎?在印度洋上的 留尼旺島上,搞怪的 攝影師分別拍了8張天空的影像,合成出這張模擬人眼的 畫面。在全天空的 魚眼視野之下下,地平面上的 景色一覽無遺,當然也包括了頭頂上這片天空。這張影像除了美麗以外,還能做為尋寶遊戲的 地圖。你可以試着尋找攝影師的 帳篷、火山的 邊坡、美麗的 海岸線、以及Saint Philippe市區的 點點燈光。這張影像還有一個有趣之處,它的 正中央,同時也正是我們銀河系 的 中心之所在。
太陽的 色譜
說明: 上圖是太陽的 所有可見光顏色,是太陽光經過特製的 透光設備產生的 ,攝於McMath-Pierce太陽天文台。雖然太陽在每一種顏色上都有輻射,但在黃綠光下顯得特別明亮。上圖光譜中的 暗條,是太陽外層氣體吸收了內部輻射而造成的 。不同類型的 氣體會吸收不同顏色的 光,因此利用這些譜線就可以確定太陽大氣的 元素組成情況。例如,氦氦元素就是於1870年首次在太陽光譜中被發現,而後才在地球上被找到。今天,大多數吸收線的 身份都已被確認-但仍然不是全部。
南極光的 上空
說明: 2010年5月29日,在南印度洋上空約350公里的 有利位置向南看,國際空間站上的 宇航員看到了下方閃爍着的 巨大綠色絲帶狀物體。這種明亮的 光帶被稱為南極光,在北半球的 高緯度地區也能夠看到,在那裡則被稱為北極光。雖然所處位置不同,但是它們的 成因相同,來自磁層的 高能帶電粒子高速進入地球兩極附近的 大氣層。這種特徵性的 泛綠色輝光是由高能粒子在100公里以上的 高空激發氧原子而產生的 。5月29日的 極光很可能是磁層與5月24日日冕物質拋射之間的 相互作用觸發的 。
年輕的 星 團Westerlund 2
說明: 在這幅壯觀的 合成影像內,塵埃狀的 恆星 “保育院”RCW 49圍繞着年輕的 星 團Westerlund 2。來自斯必澤空間望遠鏡的 紅外數據用黑色和白色表示,星 團中心區域內灼熱的 高能量恆星 的 錢德拉X射線影像數據用偽彩色表示。這兩個波段的 影像都揭示了在光學波段被模糊的 塵埃遮擋住的 恆星 和結構。Westerlund 2本身只有200萬歲,包含了銀河系 內一些最明亮的 、大質量的 ,因此也是最短命的 恆星 。原行星 盤的 紅外印記也在強烈的 恆星 形成區域內被確認出來。在星 團2萬光年的 估計距離上,標誌錢德拉視場的 正方形區域的 邊長約為50光年。
天蠍座的 暗塔
說明: 以天蠍座方向的 密集星 場為背景,這個塵埃狀宇宙雲的 剪影好像一個不祥的 暗塔。事實上,塵埃和分子氣體團塌縮形成恆星 的 過程也常常發生在暗星 雲的 內部。在這幅壯麗的 望遠鏡影像里,暗星 雲跨越幾乎40光年,從左下方一直延伸到中心右上方的 頭部(塔的 頂部),星 團NGC 6231內的 灼熱恆星 組成的 OB星 協發出的 強烈紫外輻射塑造了它的 形狀,NGC 6231位於照片的 右邊緣。高能量的 紫外光也為星 團內氫氣的 紅色光提供能量。還有許多灼熱的 恆星 隱藏在塵埃中。這個暗塔、星 團NGC 6231以及相關星 雲距離我們大約5000光年。
超新星 爆發遺迹N49
說明: 上圖這幅華麗的 合成影像中,來自超新星 爆發N49的 散布殘骸照亮了星 空,影像是在錢德拉和哈勃空間望遠鏡的 數據基礎上合成的 。可見光纖維用黃色表示,X射線的 灼熱氣體則用藍色表示。這個遺迹跨越約30光年,位於我們的 鄰居星 系 -大麥哲倫星 系 之內。來自原始爆發恆星 的 光在幾千年前到達地球,但是N49也指向另一個高能量爆發的 位置 - 極端強烈的 伽馬射線暴,天文衛星 在1979年3月5日探測到了它的 存在。這一事件的 源頭現在歸因於一顆高度磁化的 自轉中子星 ,它也誕生於產生超新星 遺迹N49的 古老的 恆星 爆發事件中。這顆磁星 在影像的 頂部可見,以超過每小時七萬公里的 速度通過超新星 遺迹雲。
從國際空間站看到的 日落
說明: 從國際空間站(ISS)上看到的 這些奇怪色帶是什麼?原來就是透過地球大氣層的 日落。上圖是執行ISS 23號遠征行動的 宇航員在上個月捕捉到的 日落,顯示出地球大氣的 生動細節。影像底部的 地球正處於夜晚。底部之上,呈深橘色和黃色的 是地球的 對流層,包含大氣總質量的 80%,以及天空中幾乎所有的 雲層。在對流層之上,淺藍色帶和白雲是平流層,飛機通常就在平流層飛行。平流層之上,更暗的 藍色帶是更高和更稀薄的 大氣層,漸漸消失進入寒冷黑暗的 真空地帶。對ISS的 宇航員來說,日落十分常見,每天甚至可以多達16次。
星 系 團透鏡 Abell 2218
說明: 那些奇怪的 纖維是什麼?答案是背景星 系 。引力能夠使光線彎曲,使巨大的 星 系 團起到類似透鏡的 作用,把背景星 系 的 影像扭曲為拉長的 一串。在這幅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的 影像里,幾乎所有明亮的 天體都是星 系 團Abell 2218內的 星 系 。星 系 團的 大質量如此之大,以致它的 引力能夠使其背後的 星 系 發出的 光線產生彎曲和聚焦。結果,這些背景星 系 的 多重影像被彎曲成而昏暗的 弧,這是一種簡單的 透鏡效應,就像人們透過一杯葡萄酒看遙遠街燈時產生的 效應。星 系 團Abell 2218本身距離約30億光年。
阿拉穆特的 星 夜)
說明: 繁星 密布的 夜空中,一顆流星 的 行跡和弧形的 銀河系 懸掛在雄偉的 阿拉穆特要塞上空。阿拉穆特城堡位於伊朗的 ALborz山脈中段,於公元九世紀建造於岩石之上,意為鷹之巢。阿拉穆特也是歷史上圖書館和教育的 中心,十三世紀重要的 波斯學者和天文學家Nasir al-Din al-Tusi的 居住地。你也可以試着尋找夜空中Tusi曾經冥思苦想過的 恆星 ,包括明亮的 天津四,織女星 和天狼星 ,還有銀河系 中心附近的 星 雲,以及銀河系 內黑暗而模糊的 塵埃雲。右下方的 燈光來自小村莊和西南方向100公里遠處的 首都德黑蘭。
恆星 行跡和野藍薊
說明: 這些生物棲息在什麼怪異的 行星 上?當然,這是地球。在這幅恰到好處的 合成影像內,星 空中充滿了環繞北天極的 恆星 行跡,它們反應了地球每天的 自轉運動,恆星 行跡對星 空攝影師來說十分熟悉。他們把相機固定在三角架上,對夜空進行長時間的 曝光,就能得到這種星 象。但是這種形式凝重的 生物可能在許多外地人看來會覺得很奇怪。它們是在特內里費的 加那利群島上發現的 ,名為紅色野藍薊,是一種罕見的 花卉植物,可以長高到3米。野藍薊通常隱藏在火山口的 岩石中,在春天和初夏開花,種子成熟後凋謝。在遙遠的 地平線,北天極的 左下方,是Teide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