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勿染
《狂飆》中,安欣跟李響是同事,也是好朋友。
幾乎是形影不離一起出任務那種狀態。
李響沒有背景,安欣的叔父是公安局領導,另一個領導孟叔也算是他的“後台”。
因為這個,同事難免容易覺得安欣在工作中處處可以有“背景”可以靠。
做卧底抽籤時,有同事直接拿這說事,弄得安欣只能自告奮勇去做卧底。
再一次,同事張彪看到李響,調侃一句:“又去陪太子爺讀書啊?”
李響特意叫住他說:“不準確,應該是叫戰友。你想啊,咋干刑警的人身邊有個戰友會隨時為你撲手榴彈,那心裡有中踏實?朋友交心,戰友過命。少說風涼話……”
張彪無話可說,也算是被上了一課。
的確,李響是因為看上安欣的後台硬才跟他關係好的嗎?
當然不是,安欣本來就是個值得交的朋友和戰友。
他善良,真誠,簡單,正義,勇敢,仗義。
跟李響一起出任務追嫌疑人時,李響撲倒嫌疑人時,那傢伙掏出一個手榴彈拉燃。
安欣看到後想也沒想就直接向那個手榴彈撲了過去……
好在手榴彈是假的,只是個炮仗,安欣只是被小炸了一下。
可是對李響來說,安欣的舉動是在義無反顧地救他的命,也是在保護周圍群眾其他人的命。
這樣的安欣,是“草根”還是“太子爺”並不重要,因為他本身就值得交往和珍惜。
而李響是懂安欣的,也是珍惜他且真心跟他交心過命的。
可惜那些只看利益的人,以為別人關係好只是在巴結,在迎合,在互相利用。
於是產生嫉妒、看不起、從而忍不住當面背後都說些諷刺嘲弄的話。
甚至覺得安欣不跟自己關係好的原因、只是因為自己不會去巴結他。
可是真換張彪用巴結的方式去跟安欣交朋友,關係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更不可能像跟李響一樣形影不離。
人與人的交往,短時間內可以憑感覺,可以靠偽裝。
但長時間做好朋友,靠的還是真誠真心和人品。
同時還有一個重點是“平等,尊重”,若是沒有這個基礎,朋友關係也會變味。
比如李響,若是覺得安欣有“背景”才交往,對他就會有顧慮,或是有刻意的忍讓包容之類的表現。
這些表現一出,就會有卑微,有諂媚。
安欣又不傻,自然能看出來,能感受到,多半也就不願跟他來往了 。
所以呢,只有在平等又真心的基礎上,才能做推心置腹又生死與共的朋友或戰友。
也要在對方值得的基礎上,才能持續維持朋友關係。
當然,若說不顧一切救對方、那未必是因為情深,還有可能是自己人品本就如此。
換成另一個人,安欣一樣會不顧一切去救,因為那是他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