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春福
據越南通訊社(越通社)消息,當地時間2023年1月17日下午,越南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召開臨時會議,就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提出辭職和退休進行審議,同意阮春福辭去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國家主席、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主席等職務。
越共中央政治局不設常委會,阮春福在現任政治局委員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被外界視為越南最高領導層“四駕馬車中的二號人物”。臨近越南農曆春節,直到1月16日,阮春福仍以國家主席身份公開出席活動。他的任期原本持續到2026年。
對於阮春福突然辭職的原因,越通社的報道稱,在2016年到2021年的上一個總理任期內,阮春福“在領導、指導新冠疫情防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隨着有關核酸試劑腐敗、援助包機腐敗在內的防疫腐敗系列案件被逐漸揭露,“在包括2名副總理、3名部長在內的多位官員違規、造成非常嚴重後果的情況下,他(阮春福)負起負責人的政治責任”,“深刻意識到自己對黨和人民的責任,提出辭去分配的職務、辭去工作、退休的申請”。
越通社提到的“2名副總理”,即2023年1月5日剛剛由越南國會特別會議宣布罷免的常務副總理范平明和副總理武德儋。其中,范平明在越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七、在四位副總理中排名第一,是阮春福辭職前捲入防疫腐敗問題的最高級別官員。
2023年1月3日,越南公安部辦公室主任蘇恩蘇中將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將力爭於1月內結束核酸試劑案和援助包機案的調查,“被告人數有可能繼續增加”。截至當日,已有141人因涉兩案遭到起訴,警方追繳查封涉案資產超1.67萬億越盾(約合人民幣4.9億元)。
“改革派”代表人物
1月16日,阮春福最後一次以越南國家主席身份露面。他走訪慰問了越南佛教協會證明理事會法主釋智廣和尚並向他拜年,向全國佛教教職人員、僧尼和佛教信徒致以新春祝福,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平安、佛事圓成。再之前的幾天,他出席了新春文藝晚會,視察了邊防部隊,還為得樂省的貧困群眾送上了新年禮物。
經濟學專業出身、曾留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阮春福,是越南經濟改革中湧現出的專業官員的代表。2006年到2016年間,他在時任越南總理阮晉勇領導下工作,從政府辦公廳副主任、主任逐步晉陞為副總理、常務副總理並進入越共中央政治局,協助阮晉勇主持了行政程序改革、國企精簡重整、推進“平衡外交”及引進外資等工作。
在此期間,理論戰線出身的阮富仲在2011年越共十一大上成為越共中央總書記。2016年越共十二大召開前,阮富仲、阮晉勇年齡均已超過65歲。最終,阮富仲得到年齡豁免,繼續擔任越共中央總書記,阮晉勇的總理職位則由阮春福接任。
2021年1月,越共十三大召開,76歲的阮富仲和67歲的阮春福雙雙得到年齡豁免,阮春福隨後當選越南國家主席,直到2023年1月辭職。
在本屆政治局中,阮春福是資歷最深的經濟戰線幹部。現任政府總理范明正是公安戰線出身;國會主席王廷惠曾是財經學者,2001年才進入政壇。阮春福擔任總理時,王廷惠任河內市委書記。排位更靠後的常務副總理范平明,在阮春福擔任常務副總理、總理時長期擔任外交部長。
阮春福在越南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中的成績,曾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有數據顯示,自2013年至2020年,越南勞動生產率增速追平了革新開放之初的水平,且“資本密集度對生產率增長的貢獻下降,說明增長的主要引擎已經從大量投資轉向了效率提高”。
長期擔任世界銀行等機構越南項目顧問的湄公河經濟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亞當·麥卡蒂曾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稱,越南改革的方法“不是宏大的‘下一步’,而是上百個‘小碎步’,小步驟改革的最終目標是構建全球領先的高效商業環境。”
在此背景下,越共十一大進一步確立“生產資料多樣化”、認可私營經濟;越共十二大確立了加強反腐、推動國有經濟改革、加強政府服務等目標;越共十三大將關注重心轉向促進外資和推動科技創新、數字國家轉型上。阮春福則是這些戰略的具體落實者。
在越共十三大上,阮春福曾強調,越南領導層現在“不僅是規劃2021年到2025年,還對未來十年的國家發展肩負責任”。也是在十三大上,阮富仲提出了越南中長期發展目標:到2045年建成高收入發達國家。
阮春福生於越南中部的廣南省桂山縣。當時正值越南戰爭期間,當地是南越政府控制區。但阮春福成長於一個參加革命活動的家庭。上世紀60年代末,未成年的阮春福由組織安排前往北方接受教育,隨後考入河內國立經濟大學。大學畢業時,越南已經統一,他回到家鄉,在革新開放之初擔任當地旅遊、投資等部門領導,逐步成長為越南經濟戰線的最高負責人。
阮春福(資料圖)
“步步為營,勢不可擋”
最近半年來,越南高層臨時召開的“特別會議”特別多。在1月17日的越共中央臨時會議之前,1月5日,越南國會特別會議以476票同意、5票反對、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解除范平明、武德儋職務的決議。此前的12月31日,兩人已在越共中央臨時會議上辭職。再往前,越共中央2022年6月和12月召開的兩次特別會議,分別導致衛生部長阮青龍、河內市長朱玉英被開除黨籍,外交部長裴青山及整個外交部黨組受到紀律處分。
自2021年12月以來,在阮富仲的親自指導下,越南政府公安部等部門就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的兩大腐敗案件展開偵察,除波及前述高層外,還逮捕了多位副總理助理、副部長,被捕司局級官員及疾控中心幹部遍布四十多個省市及中央衛生部、科技部、外交部、公安部、交通部等諸多部門。
第一條腐敗鏈是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越亞公司”通過行賄科技部、衛生部官員及各省疾控中心負責人,控制核酸試劑的官方審批和購買流程,隨後通過抬高官方購買價格牟取暴利。據越南媒體報道,本案涉及交易金額4萬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1億元)、已確認的行賄受賄金額80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3億元),“是越南司法史上從未有過的巨額回扣”。
另一條腐敗鏈是:新冠疫情爆發之初,越南政府就組織多部門協調安排航線和隔離措施,指定企業和航空公司承運包機,通過兩年規劃近2000架次“援助包機”,將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萬越南公民接回國內。警方查明,在此過程中,一些旅行社及航空服務公司,通過賄賂外交部、公安部、交通部等部委及接收地政府的官員,在手續費、機票價格、回國隔離收費等多個環節“痛宰”回國公民,平均一次飛行就能收穫超過十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0萬元),整起事件的非法獲利估計高達數萬億越南盾。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2022年10月曾公開表示,這些防疫腐敗案件,錯誤“不只是一個人,而是相互勾連,從黨委書記到省長,到各級官方部門,甚至到中央官員”。他說,一些幹部“一開始不接受(腐敗指控)”,直到“拿出證據”。當時他還預告稱,“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官員)”、“(反腐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勢不可擋”。
不過,《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評論稱,即使防疫腐敗涉及全國性問題,范平明這樣層級的幹部被罷免還是“極不尋常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員阮海洪說,越共中央自1994年“開始從決策層面重視反腐敗鬥爭”,但2013年之前罕有高級官員因經濟問題落馬。
阮富仲成為越共中央總書記後,於2013年兼任越共中央反腐敗反消極指導委員會主任,就此開啟以“熔爐”(Dot Lo)為名的反腐運動。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志明市委書記丁羅升2017年因在越南油氣集團任內的腐敗問題被免職,後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成為越南統一以來“落馬”的最高級別官員,也是“熔爐”運動啟動至今唯一一位正式因腐敗被捕判刑的政治局委員。
不過,越南官方媒體《青年報》在范平明、武德儋辭職後指出,近兩年來中央人事變動的一個新特徵是,除了開除黨籍,“有中央委員紛紛辭職”。在阮春福、范平明、武德儋之前,胡志明市原市長阮清風等三名中央委員已在2022年10月的中央會議上辭職。在此之前,三人均遭不同程度的紀律處分。《青年報》稱,“如果他們不辭職,也會被免去職務”。
就在范平明、武德儋正式辭去黨內職務的前一天,越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武文賞再次公開強調了幹部辭職問題。他說,要堅持幹部工作“有進有出,有上有下”,要製造壓力,讓那些“不能勝任,威望降低”的幹部在任內辭職。在1月3日的國會特別會議記者會上,國會高級官員阮氏青在回答有關罷免范平明的問題時再次重申了該政策,並表示國會代表們要“將人員更換視為正常的事情”。
2023年新年之際,阮富仲接受越通社採訪時,提及核酸試劑案、援助包機案等“重大特大案件”。他說,這些工作“非常困難、複雜和敏感”,但得到了公眾的支持。阮富仲還反駁了有關處理違法幹部是“內鬥”“派系之爭”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