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島內政局依舊風雲詭譎,1月15日,以“務實台獨工作者”自居的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
台媒發布消息稱,民進黨主席補選15日投票,擁有投票權的民進黨員人數為23.8664萬人。民進黨代理秘書長林鶴明剛剛稱,本次投票率17.59%,候選人賴清德得票數41840票,得票率99.65%,結果由賴清德勝出,預計在18日舉行黨主席交接典禮。
賴清德大學時的專業本不是政治相關的專業,而是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的醫學院,之後還曾到哈佛大學進修,得到了碩士學位。
不過賴清德野心很大,選擇棄醫從政。由於賴清德的優異表現,在民進黨“新潮流系”大老洪奇昌引薦下加入了民進黨,並成為民進黨內最具有戰鬥能力的剛性派系——“新潮流系”重點培養的骨幹分子。
在新潮流系的有意栽培下,賴清德先從參與黨內輔選、黨務工作入手,進而參選民意代表,再轉攻地方行政首長。可謂是民進黨內的政治新星,身份不斷“攀升”。
回溯賴清德從政經歷,其“台獨”立場極為濃厚。2017年賴清德在擔任台行政部門負責人時就曾公開叫囂,聲稱自己是所謂“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引發外界憂慮。
在“今日守望”看來,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至少可以傳遞出4個信號——
第一,賴清德接手一把爛牌,在民進黨內的支持率低迷。
民進黨主席補選,民進黨員投票率高低,是重要的觀察指標,象徵著賴清德在民進黨內的支持度。然而,與此前1998年林義雄、2000年謝長廷、2005年蘇貞昌,這三場沒有競爭的民進黨主席補選一樣,此次補選投票不踴躍成為共同點。
如此低迷的投票率,折射了賴清德在民進黨內的支持率低迷。近期,諸如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何志偉,以及台北市議員王世堅等人,紛紛炮口向內,批評民進黨內部的各種弊端。
其實,補選前,“同額競選”的賴清德,就鎖定了民進黨主席的位置。“同額競選”,也可說是等額選舉,是指候選人數與應選人數相等的選舉。可以說,賴清德是“躺着選也能當選”。
儘管賴清德一再表態要帶領民進黨找回民眾的信“賴”,但事實上,賴清德接手的是一把爛牌,一個爛攤子。
台灣中時新聞網13日消息稱,民進黨當局行政事務主管機構“內閣”總辭傳聞不斷,台灣“民意基金會”13日公布最新民調稱,此次民調中有57%的人不滿意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內閣”整體施政表現,創下2019 年1月以來的新高紀錄。
民進黨內很多問題積重難返,而賴清德秉性固執,欠缺融通,如何整合民進黨內的各個派系、贏得黨內大佬支持,如何處理與蔡英文之間的“黨政”關係問題,都考驗賴清德的政治智慧。
據中時新聞網等台媒14日報道,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華航)疑似被黑客攻擊,賴清德的資料居然被發布到網上。華航對此回應稱,疑似外泄的個人資料與該公司資料庫不盡相符,尚無法確認來源,會全力配合警方調查。這件事背後有沒有民進黨內鬥的影子,目前還不能下結論。
第二,賴清德極可能參選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戰或提前打響。
在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後,蔡英文主動辭去民進黨主席一位,由高雄市長陳其邁擔任代理黨主席。隨後,賴清德決定競選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作為蔡英文的副手,此番舉動想必是為未來的大選鋪路,所以這個消息對於蔡英文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這也並非賴清德第一次挑戰蔡英文的“權威”。早在2018年地方選舉時,民進黨失利後賴清德選擇請辭,結果遭到了蔡英文的挽留。可在接下來的一年裡,賴清德就宣布想要參選台灣地區領導人,雖然最終在2020年大選時,蔡英文在初選中擊敗了賴清德,但二人始終耿耿於懷。這也成為蔡英文和賴清德心生嫌隙的最重要導火索。最終,賴清德雖敗於黨內初選,卻獲得了與蔡英文搭檔參選的機會,才成為如今的台灣地區副領導人。
對於賴清德來說,即便做了蔡英文的副手,自己也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直到這次蔡英文主動請辭後,這讓賴清德看到了機會。目前有許多官員敢於說蔡英文的不是,都是站在賴清德這一邊的。
對於蔡英文來說,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這使得蔡英文不得不暫時在黨內放權,也就無法繼續在黨內繼續限制賴清德。面對賴清德的上位,蔡英文也只能選擇妥協。所以在賴清德宣布參加黨主席補選後,蔡英文也是違心地送上“祝福”。
在民進黨中生代群體中,賴清德歷練最為完整,曾任“立委”、台南市長、台“行政院長”“副總統”等職,資歷“光環”無人能出其右。
賴清德雖然一直非常低調,但也極富野心和政治手段,一直覬覦台灣地區領導人之位。先攻下民進黨主席之位,再為自己創造條件,直攻2024,可以說,賴清德參選2024已經是明擺着的事了。
目前來看,蘇貞昌離職“只是時間問題”。有島內輿論11日分析稱,無論誰接任“行政院長”,基本都是蔡英文主導下的行政權執行長,而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在蔡英文最後一年多的任期中,他們的權力分工將成為民進黨迎戰2024年選舉的重中之重。
民進黨將迎來“賴清德時代”,也意味着民進黨內“挺賴”和“反賴”的鬥爭將愈演愈烈,這標誌着民進黨內部鬥爭再次打響。
接下來,賴清德主導的民進黨與蔡英文掌控的執政團隊之間的互動將備受考驗,處理不好就會摩擦不斷,形成“雙頭”怪獸。蔡英文在最後一年多的執政期內,勢必全力防堵被架空,保持實控權。賴清德妄圖“以黨領政”肯定難以實現。
第三,賴清德“媚日舔美”,民進黨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或將更無底線。
在島內,賴清德是臭名昭著的“親日”派,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媚日”派。
此前,賴清德赴日進行“私人訪問”,弔唁安倍晉三。外界分析,賴清德是近50年來台灣當局赴日訪問的最高層現任官員,其媚日的嘴臉十分露骨。
據媒體報道,此前“日華議員懇談會”在台竄訪時,賴清德進行了一番諂媚日本的說辭:“我們這一輩能承繼李登輝、安倍晉三的遺志,更加緊密合作,讓台日雙方的感情更好,發揮印太和平穩定的力量。”
難道賴清德忘記了日本對台灣地區殖民數十年給台灣同胞帶來的深刻苦難嗎?不得不說,賴清德這一可惡的“台獨”分子可真是媚日到了極點,賴清德竟然想繼承李登輝、安倍晉的衣缽,繼續台灣地區的“親日”政策。
日本核污染水將排入大海,台灣“中廣”董事長趙少康14日批評民進黨當局“竟一聲不吭”。可以說,民進黨當局嘴裡高喊高舉反核大旗,竟然對日本政府不敢吭一聲。
跪舔美國,也是賴清德揮之不去的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賴清德曾以蔡英文“特使身份”赴洪都拉斯竄訪,參加該國新任總統希奧瑪拉·卡斯特羅的就職儀式。往返行程中,賴清德兩次“過境”美國,與美國政要互動,企圖接受美國“面試”與“摸頂”。
但在美國,賴清德卻吃了“閉門羹”。外界分析,賴清德“台獨”立場引發美國高度擔憂,美國也高度憂心若賴清德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極易引發台海地區動蕩不安,成為比陳水扁更棘手的“麻煩製造者”,屆時還有可能將美國“拖下水”,衝擊美國戰略利益。
“出師不利”的賴清德,只能通過向美副總統哈里斯“主動貼靠”、自導自演了一出短短30秒的“偶遇政治秀”來“彌補面子”。
賴清德借所謂“過境”美國,圖謀美台官方接觸、尋機進行謀“獨”操弄,暴露出其“倚美謀獨”的一貫伎倆。
據俄羅斯衛星社網站1月14日報道,美國和台灣地區所謂“21世紀貿易倡議”第二次面對面談判14日上午在台北開始,計劃持續至17日。
這也暴露了民進黨當局和賴清德之流打着經貿合作的幌子,勾連外部勢力,出賣島內民眾的利益,謀取政治私利的惡劣行徑。
賴清德之流不惜違背兩岸主流民意,積極充當外部勢力遏制中國發展的“馬前卒”,一再尋釁滋事,甚至不惜出賣兩岸同胞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絕不會有好下場。
第四,未來民進黨仍將進行政治操弄,刻意製造兩岸對立對抗。
賴清德從始至終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台獨分子,並且一直到今天,他的台獨立場都沒有任何改變。
儘管賴清德在民進黨內上位很快,但顯然他並不是一個可以帶領台灣走向光明未來的優秀政治人物,因為他是一個台獨,並且是一個極其頑固的台獨。國台辦曾經點明賴清德,申斥他危害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是十分危險且自不量力的行為。
賴清德早前就曾公開承認,自己是一個“務實的台獨”,還喊着要通過“制憲”,推動“法理台獨”。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後,作為一名堅定的“台獨”信念堅持者,極可能繼續賣力演出,不遺餘力地鼓吹各種“台獨”論調。
兩岸“小三通”春節項目已於1月7日施行,不少鄉親如願回到家鄉,但不包括台商的“做半套”做法還是引發島內的強烈不滿。暫停了近3年的兩岸“小三通”海上客運航線部分復航,但與廣大台胞期盼還有很大差距。
兩岸“小三通”受限,正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和賴清德之流違背民意,設置種種不合理障礙,導致“小三通”全面復航遲遲未能實現。
賴清德當選民進黨主席後,其“台獨”主張將對兩岸關係形成新的挑戰,屆時兩岸關係很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緊張。但台海局勢並不是由單個人的政治主張所決定,儘管賴清德是一名激進的“台獨”分子,但兩岸的整體實力決定了,他不具備與大陸動真格的資本。
顯而易見的是,賴清德之流無論以什麼名目、玩什麼花招,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不管這些台獨分子怎麼樣上躥下跳,歷史最終都會走向對的軌道,台獨分子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奉勸島內政客,在兩岸問題上若是拎不清自身份量,看不清兩岸統一的大勢,最終都必將被歷史車輪所碾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