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結碩果 卓越現雛形——清華長庚醫院201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

2019年1月29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召開201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醫護技管、志願者代表齊聚一堂,總結回顧2018,齊心努力奔跑,以新面貌迎接醫院5周年。會議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旭岩主持。

2018年是祖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改革的進程中,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迎着國家醫療改革之風,孕育而生,全院職工趕潮前行,在發展的第四年、醫院十年發展戰略第二階段的起步之年,醫院各項工作邁上了新台階。

在年終總結中,董家鴻執行院長用數據和影像與同仁分享了2018年“10大亮點+5大突破”

醫療運營數據連續4年攀高,2018年度,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為近70萬患者提供了門急診服務,住院、手術人次均達新高,就醫患者量大幅度增加,各臨床專科積極改善醫療服務,提高服務品質,探索開展新技術,醫院平均住院日、術前平均住院日、時間消耗指數等指標均在下降,患者滿意度再創新高。

教學、科研成果則是年度亮點所在。清華長庚榮獲國家首批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獲批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試點基地資質,15個專業獲批專業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質,46個專業獲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資質;董家鴻執行院長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多個科室開展了醫工結合項目等等。

互聯網+助力“整合式醫療”取得新進展。經過四年的管理與磨合,從門診、住院到手術,清華長庚已經形成了以患者為中心多學科聯合診療的默契,同時藉助遠程醫療系統,讓多學科聯合團隊的力量惠及京外。

海外交流繁,國內幫扶暖。躬身醫療幫扶、義診、學術交流、示範教學,清華長庚人的足跡正在走遍全國、持續亮相國際。

老中青人才齊綻放,醫院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2018年度,肝膽胰中心、核醫學科、放療科、呼吸科4大科室迎來學術帶頭人;7位專科、部門負責人獲得領域內殊榮。青年人才也逐漸展露頭角,16位青年醫師入選“百人計劃”,分赴美國13所知名學府或醫療機構接受培訓;“中國外科金手指獎”、“北京市科技創新大賽十強”、“美刀疑難精品手術視頻大賽二等獎”、“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學術年會青年手術視頻大賽三等獎”、“中國藥師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男護士全國健康教育大賽一等獎”、“全國醫學工程師技能競賽小組一等獎”……等等殊榮,均來自青年才俊,為清華長庚在業界增光。醫院宣傳工作緊跟發展步伐,得到了多家媒體、中國醫師協會、中華醫學會等機構的認可,為醫院品牌添彩。

突出工作重點、鼓勵先進、激發活力,大會對2018年度表現優秀的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包括醫院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服務標兵、特別貢獻獎、運營團隊獎、教學績效優秀獎、科研績效優秀獎、優秀醫保科室獎、優秀醫保醫師獎、優秀病歷醫師獎、醫療品質優秀獎、優秀質控員、行風建設表彰、最美志願者、優秀宣傳團隊獎、優秀通訊員獎、安全生產優秀集體獎、安全生產優秀個人、優秀工會積極分子、工會先進集體、優秀工會積極分子21個獎項。由黨委書記周月紅宣讀了醫院表彰決定,董家鴻執行院長、周月紅書記、郭明和總執行長、陳旭岩紀委書記、王勁副院長、徐滬濟副院長、趙剛副總執行長等院領導進行頒獎。重症醫學科主任許媛代表先進集體,科教處科長宋春梅、骨科病房護士長辛揚眉代表先進個人,以及援疆醫師曾建平,分別進行了發言。

迎接新年,書寫5周年的歷史,周月紅書記指出,全院上下要凝聚共識,統一思想,以醫療為核心,以教學為基礎,以學科為引領,加強文化建設,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圍繞“品質、效率、提升”這三個關鍵詞,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做好二期工程,人才工程,研究性院建設這“三大工程”,整合資源,力求突破,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台階。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由清華大學與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綜合性公立醫院。

醫保號:21110130

電話:010-56118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