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訊)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軍“漢光38號”演習實兵階段進入第3天,今天上午台軍“第三作戰區”在新北市八里地區進行了所謂“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練,按照安排,台軍“聯兵旅”派出無人直升機進行“戰場偵搜”,但演練現場仍使用的是從民間租用的遙控直升機,台軍23個“聯兵營”編製內的“無人機偵搜排”目前仍處於“有編無裝”狀態。
“聯合反登陸作戰”演練中的無人直升機,為台軍方租用的民用遙控直升機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2021年春節期間,台軍就曾租用民間遙控直升機進行“戰備操演” 圖片來源:台“中央社”
在2019年的“可恃戰力專案”中,台陸軍裝甲、機械化步兵等機動作戰兵力被編為23個“聯兵營”,“聯兵營”下設“無人機偵搜排”。2020年10月,台“陸軍司令部”規劃為“無人機偵搜排”籌購買50套“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當初估算總經費新台幣約7.8億元。
今年6約中旬,《聯合報》曾報道,台陸軍採購的無人直升機已“通過產品接收測試”,系統“可靠性良好”,並已依計劃分批交貨。這些無人直升機,即當時的“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台“陸軍司令部”稱,項目選用了台“中科院”新研製的“旋翼型戰術無人機”,續航力60分鐘以上,遙控距離30公里,並稱“能接入台軍指揮管制系統鏈路”。
(資料圖)台“中科院”研製的“魔眼Ⅰ型”無人直升機
關於台“中科院”負責研發採購的這款無人直升機,當時島內曾有某周刊雜誌爆料 “試飛摔掉9架、規格綁標(即招標前即指定採購某種產品)和採用失標品(未中標/落選產品)”等消息,台“中科院”則矢口否認,稱“過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外界這些猜疑並非事實”,並稱將“依法提出起訴,以正視聽”。在今天的報道中,台“中科院”則表示,台“陸軍司令部”5月時已完成該無人機的16項交付測試,採購全案正在“按計划進行”,規劃9月正式交付台陸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