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原油繼上周大幅下跌逾10%之後重新上漲,漲幅約4.1%,布油亦上漲4%左右。中國需求強勁復蘇跡象顯露,OPEC和IEA作出的需求預期也提振市場信心。但全球多家央行加息引發經濟衰退預期,給石油需求前景造成負面影響。
截至發稿,NYMEX原油期貨上漲4.05%至74.36美元/桶;ICE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3.91%至79.82美元/桶。
供給端
1、上周美國原油、成品油庫存雙雙增加,需求憂慮抬頭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報告,截至12月9日的當周原油庫存增加1023.1萬桶。EIA在其報告中指出,美國原油庫存為4.241億桶,比過去五年的季節性平均水平低6%。
關於成品油,EIA報告庫存全面增加。截至12月9日的當周內,汽油庫存增加了449.6萬桶,該周的日產量平均為920萬桶;而前一周的庫存增加532萬桶,日產量為910萬桶。截至12月9日的當周內,精鍊油庫存增加136.4萬桶,平均日產量為520萬桶;而前一周庫存增加了615.9萬桶,平均日產量為530萬桶。
2、歐盟禁運以及價格上限暫未影響供應
由於有45天的過渡期,歐盟G7和俄羅斯雙方都希望平穩過渡,期間抓緊時間交易,同時為制裁的真正到來做好準備。俄方還未採取實質性減產措施,因此暫未影響石油供應。
需求端
1、OPEC和IEA雙雙預測明年全球需求增長
本周OPEC發布了其備受關注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MOMR),該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為250萬桶/天,平均為9960萬桶/天,明年為225萬桶/天,平均為1.018億桶/天,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明年的需求可能上行;而國際能源機構(IEA)預計,中國石油需求在2022年收縮40萬桶/天后,將於明年復蘇,並上調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至170萬桶/天,總計1.016億桶/天。OPEC和IEA二者均預測明年需求有所增長,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中國的石油需求,足見中國需求在國際油市的影響力。
2、中國需求強勁復蘇跡象顯現
隨着中國完全放開疫情限制,市場已經出現需求回暖跡象。數據顯示,中國的公路和空中交通已經大幅反彈。臨近元旦和春節,旅遊機構已提前接到大量訂單,旅遊需求開始爆發,引發了航空旅行的激增,航空燃油需求正在上升,中國國內旅遊業率先重新走向繁榮指日可待,預期在未來幾個月原油和成品油進口即將回歸正常。
需要注意到的是,隨着中國的重新開放,各地感染人數也在上升,這讓人們的行為變得謹慎。這種情況清楚地表明,中國的完全開放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樂觀地估計,它將在下個季度帶來需求事實上的重大提振。雖然這一切一定會發生,但市場還需耐心等待,因此任何過早的樂觀預期現在受到些許抑制,從而影響到當前的油價。
3、美聯儲加息、英銀歐銀跟進加息帶來負面影響
本周美聯儲加息50個基點,較此前四次政策會議上加息的75個基點有所下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儘管經濟可能滑向衰退,美聯儲明年將進一步加息。美聯儲對其貨幣政策的鷹派指引再度引發對美國經濟滑向衰退的擔憂,即便是溫和的衰退,這對石油需求來說都會造成負面的影響,同時對使用其他貨幣的國家來說,美元走強會使石油變得更加昂貴,從而抑制需求。美聯儲加息之後,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也隨後跟進加息,令歐洲經濟增長預期承壓,帶來了需求陰霾。
本周總結
本周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雙雙增加,帶來需求憂慮;美聯儲以及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的接連加息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需求。然而,中國正在重新開放是一個強勁的需求看漲因素,中國需求強勢復蘇的跡象已在航空業率先顯露,市場預期得到極大提振,蓋過了上述兩大不利因素,雖然完全開放還需些許時日,但已在路上。另外,目前石油交易商不願購買原油,大型交易商繼續是凈賣家,他們似乎太害怕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而不敢成為買家,這種態度也拖累了油價的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