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於名】台積電9日傳出赴美設廠可能又有新動作,正準備在美國目前晶圓廠址旁邊再蓋一座採用3納米先進制程的晶圓廠,台積電在當天晚些時候回應稱尚未確定二期計劃。該消息再次在島內引發“台積電變美國公司”的擔憂。
台積電。資料圖 圖源 視覺中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9日援引匿名知情人士的話透露,台積電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北部再建造一座尖端的半導體工廠,投資規模約120億美元,接近2020年拍板的5納米工廠。新廠將採用最先進的3納米製程,可用於製造目前最小、速度最快的芯片。報道稱,台積電的這一決定是在華盛頓同意向半導體製造商提供補助金,以使先進的製造業回到美國本土後,該公司對在美國製造芯片所下的大賭注。
台灣中時電子報9日稱,今年8月市場就曾傳出台積電正評估在亞利桑那州建造第二座晶圓廠的消息。台積電供應鏈也傳出,台積電會着手進行第二期工程興建,未來將會切入3納米,預估2026年增至月產4萬片。
針對上述報道,台積電公關處9日傍晚回應稱,台積電公司目前正在建設的亞利桑那州晶圓廠,包含一部分可能用於二期廠房的建築,通過利用一期同時建設的資源來提高成本效益,“這座建築能夠讓我們保持未來擴張的靈活性。但就目前為止,台積電尚未確定亞利桑那州晶圓廠二期的規劃”。聲明還說,“有鑒於客戶對台積電先進制程的強勁需求,我們將就營運效率和成本經濟因素來評估未來計劃”。
而就在前幾天,一架載有人員、機台組件的台積電包機已出發直飛鳳凰城,參加預計在12月舉行的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台媒稱,這次赴美包機將有10班,除了台積電本身的工程相關人員外,台灣供應鏈廠商也將參加。而台積電在美方的投資至少有120億美元,占其一年資本支出的1/3,“換言之,台積電的投資將會把整個產業聚落搬去美國”。
對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9日質疑稱,當初“經濟部長”王美花信誓旦旦指出,台積電人才絕對不會有“逃命卡”,不會移出,但上周台積電包機直飛鳳凰城準備設廠事宜,就是一整機的人才輸出,是什麼狀況?她進一步問道,台積電不斷在海外投資,照這樣說,等於台灣培育出來的人員全部都出走,幫別人服務,將導致台灣人才空洞化,這樣符合政策嗎?王美花則辯稱,海外設廠由台灣工程師去協作,是正常現象。
“別消費台積電”,中時電子報9日以此為題評論稱,美國政府為實現圍堵大陸及晶圓製造美國化,近年來用各種手段脅迫包括台積電和韓國的半導體製造商搬到美國。儘管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三提出諫言,到美國投資晶圓製造是不智之舉,但美國點名,台積電豈敢不從?更何況還有蔡當局不斷敲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