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21世紀,足球運動是最受全人類歡迎的體育運動,而世界盃是世界最高級別的足球賽事。世界盃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歸功於國際足聯主席朱爾·里梅。那他是如何促進世界盃成立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少喜足球
1873年10月14日,朱爾·里梅出生於法蘭西共和國上索恩省沃蘇勒市的一個小商人家庭。當時歐洲爆發了長期蕭條,經濟不景氣,所以朱爾·里梅的父親離開家鄉到了巴黎以做小生意謀生,而他則隨爺爺留在鄉下生活,度過了一個安穩的童年。
1884年,小學畢業的朱爾·里梅隨全家遷往巴黎,在當地升學深造,開始了新的人生。當時足球運動興起,由英格蘭擴展到整個歐洲,很受巴黎青少年的歡迎。朱爾·里梅由此愛上了足球,認為這項運動既能提高身體素質,也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合作,便立下了終身推廣足球運動的遠大志向。
朱爾·里梅在少年時期刻苦學,隨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成為了一名律師,在一家訴訟和追債公司工作,成功躋身中產階級。但他明顯更喜愛足球、擊劍、田徑等體育運動,對少時的夢想仍念念不忘。
1897年2月,23歲的朱爾·里梅和幾個好友一起創建了紅星俱樂部,專門從事及推廣足球等體育運動。隨後紅星俱樂部加入法國競技體育協會聯盟(USFSA),成為該聯盟成員。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喜愛上體育,朱爾·里梅秉持人文主義價值觀,對那些出身貧寒的年輕人一視同仁,允許他們成為紅星俱樂部的會員。
二,足協主席
後來朱爾·里梅成為法國競技體育協會聯盟的高層成員,決定像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皮埃爾·德·顧拜旦那樣,積極推動成立一個像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那樣的世界性足球管理機構。
1904年,在朱爾·里梅的多年努力下,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於巴黎成立。接着他決定組織一次國際性足球比賽,以擴大國際足聯和足球運動的影響力。然而法國競技體育協會聯盟內部對參加國際性比賽的意見並不統一,許多高層反對聯盟成員參加任何國際賽事,便在1907年下達了禁令。
1910年,朱爾·里梅見自己無法說服多數USFSA高層成員,便退出聯盟,聯合3家巴黎的足球俱樂部成立了足球協會,代替USFSA成為國際足聯成員。就在朱爾·里梅準備進一步推動足球的國際賽事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是他選擇參軍,暫停了體育活動。
1919年,法國足球協會成立,朱爾·里梅當選法國足協主席,1921年時又成為國際足聯主席。然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為了維持自己在世界的影響力,加之自己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拒絕讓德國等戰敗國的足球協會參加國際足聯。
朱爾·里梅認為各國足球協會地位平等,對英國的無理要求予以堅決拒絕,英國足球協會於是憤而退出國際足聯。然後朱爾·里梅積極推動足球運動比賽的國際化並提升其影響力,希望能與奧林匹克運動會不相伯仲。
當時顧拜旦認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是貴族運動,對朱爾·里梅脫離國際奧委會控制並推行足球大眾化的政策並不滿意,於是表示反對。但朱爾·里梅憑藉自身雄心勃勃的意志和高超的手腕成功使國際奧委會妥協,同意將奧運會的足球比賽項目交給國際足聯負責。
三,推動世界盃
1924年巴黎奧運會和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使得朱爾·里梅舉辦世界性足球比賽的信心大增,決定舉辦第一屆世界盃。當時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接連贏得這兩屆奧運會足球比賽項目冠軍,加之烏拉圭政府承諾負擔參賽隊伍的全部費用,使得朱爾·里梅同意把舉辦權交給烏拉圭。
然而烏拉圭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和歐洲相距超過1萬公里,所以許多歐洲球隊對此表示不滿,拒絕前往烏拉圭參賽。但朱爾·里梅仍然成功說服法蘭西國家足球隊、南斯拉夫國家足球隊、羅馬尼亞國家足球隊、比利時國家足球隊等四支歐洲球隊前去參加1930年的第一屆世界盃。
1934年,第二屆世界盃在意大利成功舉辦,獲得電台和媒體的大肆報道,國際足聯和世界盃的影響力由此大增。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在法國成功舉辦,使得世界盃進一步走向規範化。然而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世界盃由此停辦,直到1950年才復辦。
1946年,國際足聯為了表彰朱爾·里梅對世界盃的貢獻,將世界盃的冠軍獎盃命名為“雷米特杯(Jules Rimet Trophy)”。隨後在朱爾·里梅的斡旋下,英國足協重新加入國際足聯。
1949年,朱爾·里梅卸任法國足協主席,1954年又卸任國際足聯主席。1955年,朱爾·里梅因為對足球運動的巨大貢獻而使人類更加團結,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獲選人,但當年諾貝爾委員會卻沒有頒發和平獎,他因此未能獲獎而於次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