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左翰嫡
5月6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從嚴從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左翰嫡攝
在5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4月中旬以來,我國疫情整體呈持續波動下降態勢,“五一”假期期間全國疫情形勢總體平穩,4月30日到5月5日,全國日均新增報告感染者近5800餘例,較高峰期下降80%。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勢持續趨穩,吉林省疫情處於掃尾階段,北京市疫情擴散風險已有所降低。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一方面要快速、果斷、徹底地採取相關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要強化精準科學防控,最大限度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正常生產生活之間的關係,既要防止不作為、慢作為,也要防止亂作為、層層加碼、“一刀切”。
“‘動態清零’並不意味着全域靜態管理。恰恰相反的是,‘動態清零’追求的目標之一就是儘可能避免全域靜態管理。”梁萬年說,在疫情早期,傳播鏈條清晰、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沒有必要採取全域靜態管理。但當出現廣泛社區傳播、傳播鏈條不清楚等情況時,要綜合考慮疫情特點、所處階段、防控能力、社會經濟水平、人口特徵等因素,來決定是否採取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由此可見,落實“四早”、“四方責任”,就可以有效避免全域靜態管理。
梁萬年表示,2020年以來,我國的新冠疫情防控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常態化疫情防控探索階段、全鏈條防控“動態清零”階段,以及當前的全方位綜合防控“科學精準、動態清零”階段。與前三個階段相比,第四階段的主要特徵是以變應變,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徵優化完善相應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切實落實“四早”,疫情發現早期手段不斷升級;隔離收治能力再增強,切實做好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的準備,確保疫情發生後能快速擴容,滿足需要;分類收治機制再健全,按照《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九版)》及時準確分類分型開展收治工作;疫情處置再提速再聚焦,第一時間統籌調配風險人群管控、檢測、流行病學調查、轉運、隔離、收治等方面力量,使防控鏈更加有效協同。
近一年以來,我國多個邊境城市疫情出現反覆。梁萬年表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特別需要在“外防輸入”上下更大的功夫。要完善口岸城市疫情防控機制,專門建立口岸防控專班,壓實屬地、行業、部門、單位主體責任。可以在有條件的口岸城市設置疫情防控緩衝區,實行分區差異化管控措施,改變將口岸城市整體作為一個管控區實行嚴格管控的現狀;加強監測預警體系能力建設,人、物、環境切實同防;提升口岸城市的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疾控機構、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集中隔離點的建設和準備。口岸城市應將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公布並暢通民生保障熱線,及時解決和主動回應群眾關切。
在校園疫情防控方面,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教育系統要做到“四好”:一是“把好門”,嚴格實施校門管控,認真查驗身份、測體溫、檢查健康碼、行程卡等相關信息;二是“管好人”,做好在校師生健康監測工作,鼓勵大家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同時加強健康教育;三是“控好物”,做好快遞、包裹和其他進入校園物品的疫情防控各項常規檢查,以及校內垃圾清運和公共場所管理;四是“備好勤”,制定完善應急預案並經常演練,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能夠及時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