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動物園希望大陸參與救治病重大熊貓,柯文哲冷血回應:不需要

2008年12月,大陸向台灣同胞贈送了一對大熊貓,取名為“團團”、“圓圓”。這對熊貓承載着大陸民眾對於兩岸團圓的殷切期盼抵達了台北市定居,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整整14年。如今大熊貓“團團”身患重病多日,已經無法正常進食。台北市動物園在多番努力無效後,已於日前向台灣省內的陸委會提交申請,希望大陸的專家能夠前往台北參與治療。民進黨當局尚沒有發話阻攔,台北市長柯文哲卻跳了出來冷酷地回應稱:“不是我們需要他們來看貓熊,我們的醫療上沒問題。但送出單位好像是嫁出去的媳婦快掛掉了,要來看看,那好吧,隨便。”一番冷言冷語着實讓人感到憤怒與寒心。其具體的情形如何,且待我慢慢道來。

大熊貓團團、圓圓



贈送給台灣的大熊貓團團、圓圓


熊貓素有“活化石”之稱,在近現代的歷史上熊貓也曾經代表中國在重要的海外場合中扮演“親善大使”的角色。2005年,國民黨主席連戰前往大陸參訪,開啟了兩岸的“融冰之旅”。2005年5月3日,連戰返回台灣前夕,大陸宣布送出三項“大禮”。其中就包括了一對大熊貓,台灣部分農產品免關稅,以及開放大陸人士赴台觀光。因為當時還是民進黨當局執政,所以贈送熊貓的活動對接人就由台北市長馬英九主要負責。馬英九還打算要挑選帶有台灣特色的動物回贈大陸,黑猩猩、蜜熊黑熊都曾經入選。最後,台北市木柵動物園作為接收熊貓的主要負責單位計劃要贈送一對台灣獼猴給大陸同胞,同時由民間企業捐獻兩億台幣所興建的大熊貓居所“新光館”也在積極籌建中。兩岸之間的氣氛因為可愛的動物而一下子緩和了不少。

連戰和大熊貓


2005年的島內局勢十分微妙,民進黨陳水扁雖然成功連任但也時刻面臨危機四伏的局面。而國民黨的年輕一代也在不斷崛起,台北市的馬英九、台中市的胡志強等人都被外界寄予厚望。連戰也曾經表示熊貓抵達台北後一定要找機會讓台中市也得到熊貓,最好是初代熊貓留在台北,生下的第二代送到台中2005年10月,十一隻候選大熊貓與觀眾見面,它們都是來自四川卧龍中心。經過了多次挑選,大陸最終選定了一對最健康的大熊貓送給台灣同胞。這兩隻大熊貓對外亮相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就發起了“給贈台大熊貓徵集乳名活動”。大陸民眾、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紛紛為這對大熊貓起名字,前後竟然收到了7萬多個名字。經過了大陸的第一輪篩選後,人氣最高的10對乳名將在2006年的春節晚會上向外界公布。

大熊貓在台北


2006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認同率最高的十組名字分別是“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歡歡、樂樂”;“寶寶、貝貝”;“親親、情情”;“健健、康康”;“龍龍、鳳鳳”;“聰聰、慧慧”;“壯壯、嬌嬌”、“志明、春嬌”。春節當天,在經過了新一輪的投票之後,“團團”和“圓圓”的得票數最高,於是第一對贈台大熊貓就被命名為“團團”、“圓圓”。這也代表了各界民眾對於兩岸未來前途的美好憧憬,我們真的希望兩岸能夠早日團圓。根據當年的新聞報道記載:

“2008年12月23日下午2時,“團團”、“圓圓”搭上了從成都雙流機場起飛的台灣長榮航空公司波音747專機。飛機於2008年12月23日下午5時抵達台北,2008年12月23日下午6時許入住台灣木柵動物園”。

當時的台灣島已經由馬英九率領的國民黨掌控大權,所以各項流程都很順利,台灣民眾對於熊貓也十分喜愛,觀看者絡繹不絕。

“圓仔”降生


2013年7月6日,“圓圓”經過人工受孕的方式產下了一個熊貓幼崽,這也是“團團”、“圓圓”在台灣的第一個孩子。2013年8月4日,這個幼崽過滿月的時候,動物園為它專門舉辦了派對,吸引了大批的民眾參與其中。動物園也正式向外界宣布,新降生的熊貓幼崽名字是“圓仔”,是一隻雌性大熊貓。“圓仔”的出生立刻引發了島內的“熊貓熱潮”,台北市也乘勢而起推出了三十多種熊貓周邊產品,創造了超過5億元新台幣的商業價值。2020年6月28日“圓圓”又產下了小女兒“圓寶”,但是兩岸的情勢不斷惡化,這則新聞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

“團團”生病


“團團”、“圓圓”都是出生於2004年的熊貓,如今已經是十八歲,算是高齡熊貓。近期,台北市動物園發現“團團”的進食數量、排便數量和靈活度都在不斷下降,而且還伴有癲癇的癥狀。經過了島內對於“團團”的診治和多番核磁共振的結果顯示,大熊貓“團團”罹患了非常嚴重的腦部疾病。經過了近兩個月的診療之後,情勢依舊沒有好轉。台北市動物園於是向台灣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提出申請,希望大陸派出富有經驗的專家前往台北參與熊貓“團團”的治療。而大陸方面也有所回應,宣布將派出兩名專家前往台灣協助治療。但出乎大家意料的則是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反應,按理來說大熊貓生活在台北,台北市政府也是重要的受益者之一。可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於此時的冷酷程度卻讓人感到寒心,甚至是憤怒。

柯文哲


柯文哲的冷血

柯文哲曾經是台灣島內有名的急診科主任,也是受人尊敬的醫學教授,被譽為“葉克膜之父”。大陸和台灣用於救治危重病人的“葉克膜”技術就是由柯文哲引入了台灣島,而後傳入大陸。也許是因為看多了生離死別,所以他對於生命的敬畏和應有的情感也處於麻木之中,與其說是雲淡風輕,不如說是過度冷血。柯文哲公開表示:“總不能要熊貓長命百歲”。被問及是否考慮向大陸求助,柯文哲更是直接把話挑明:“不用,台灣的獸醫也不差。但是送出單位覺得好像是嫁出去的媳婦快掛掉,要去看一看,那好吧,隨便。”這幾番話也讓人懷疑台北市動物園是否獲得了足夠的資源來照料大陸贈與台灣的大熊貓,在熊貓生病後是否及時接受了適當的治療。兩岸之間的信任就因為柯文哲的不當發言而再度出現裂痕。

柯文哲冷血發言


實際上在大陸把熊貓送到台灣之初,島內就曾經傳出過雜音。比如民進黨就曾經指責大陸“太小氣”,應該送更大的禮物才對。當時的連戰前往大陸參訪實際上是冒了很大的風險,陳水扁當局按照相關的規則與政策完全可以以此為借口向連戰發難。看到了兩岸因為熊貓而相處融洽,這些民進黨徒自然心有不甘。民進黨內部一些無知的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甚至還表示贈送大熊貓需要得到“華盛頓公約”的同意。旨在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的華盛頓公約的確對熊貓租借表示出了有條件的支持,可是這卻僅限於聯合國成員之間。民進黨企圖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操弄“台獨”論調,想要營造兩岸平起平坐的假象,結果只能是自我打臉。最激進的台聯黨甚至還跳出來聲討國民黨,叫囂稱:“接受大熊貓就是接受‘一國兩制”。

黃捷


韓國瑜主政高雄時曾經也想要大熊貓進駐高雄,可是民進黨籍市議員郭建盟、黃文益則表示飼養的費用太貴,高雄承擔不起。有名的“台獨”議員黃捷更是大放厥詞,聲稱:“大熊貓不應該當作利益交換的政治工具,最好的保育方式就是讓保育類動物留在棲地,若市府真的有心想推廣動物保育教育,不該是犧牲動物的權益來滿足自利。”相較於當年台聯黨的發言,到底是誰在藉助大熊貓議題來製造政治焦點,這是顯而易見的。熊貓抵達台北之後,很多民進黨之中的要員也曾經帶着親朋好友一道去觀看熊貓。其中就有民進黨籍的台北市議員庄瑞雄、黃向群、王孝維和劉耀仁,他們甚至還參與了熊貓進入台北市動物園的慶祝活動。由此可見,真正消費熊貓問題的人就是島內的政治人物,心裡想的都是自身的政治利益。

庄瑞雄


相較於柯文哲的冷血發言和民進黨的惡意消費,台北市的小朋友倒是積極地為生病的熊貓“團團”加油打氣。島內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告白牆,上面都是小孩子對於熊貓的祝福,其中寫得最多的話語就是“團團加油”。也許只有天真無邪的孩子眼中才有真正的情感與溫度,只有孩子的眼中才能看到熊貓“團團”而不是滿滿的選舉算計。2022年是台灣島內的選舉之年,柯文哲也即將面臨屆滿卸任的窘境。他的下一步打算肯定就是參與2024年的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到時兩岸議題就是他的重頭戲。柯文哲長期以來秉持的就是“兩岸一家親”的政策思路,“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是如今兩岸官方僅剩的交流平台,柯文哲的論調也曾經得到過大陸的肯定,這就是柯文哲的兩岸優勢所在。他的核心思路就是一點,即“兩岸一家親比兩岸一家仇”要好。

柯文哲曾是醫師


但柯文哲如今也是一個複雜多變的政治人物,早已不是當年救死扶傷的普通醫生。他的“兩岸一家親”都是在經濟領域的宣傳口號,希望兩岸在經濟上“一家親”,但卻絕對不是政治上的“一家親”。而且“兩岸一家親”的理論之中也存在話術陷阱,一家之中有父母與子女、哥哥與弟弟等多重家庭關係。兩岸之間到底是母慈子孝的母子,還是兄友弟恭的兄弟,柯文哲都沒有明說。柯文哲心中傾向的關係實際上是兄弟手足之間的關係,也希望營造兩岸平起平坐的政治假象,比如在今年的“雙城論壇”上,柯文哲就因為大陸軍機巡視台海而公開發言指責大陸。兩岸之間絕對不是什麼“兄弟之邦”,而是血脈相通的母子天親。加上柯文哲此次的冷血發言,就能夠看出他所謂的“兩岸一家親”根本就沒有多少溫度和可信度。他對於熊貓都如此冷血,更何況是現實生活之中的兩岸關係。

希望“團團”早日康復


柯文哲這番言論一出,很多網友也開始進行聲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如果讓團團回家,那麼就請把團團圓圓全家四口都還給我們,讓團團全家回到四川老家,我們發誓,以後絕對不會再踏進如此冷血的地方半步。”兩岸的關係就是在台灣政客一系列的惡意操作之下變得尤為緊張,熊貓事件只是一個側面剪影,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兩岸之間已經沒有了互信的基礎。猶記得當年的台灣綜藝節目中,有台灣青年手拿着“誰跟你一家親”的標語向大陸叫囂。大陸民眾傷心、寒心、痛心,如果台灣繼續這樣冷血下去,最後受傷害的只會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