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的差距,你能識別出平凡人里的“惡魔”嗎?

平凡人與惡魔只有1毫米的差距,你能識別出善於偽裝的“惡魔”嗎?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極惡犯罪卻很難識別動機的懸疑劇作,與一般刑偵劇作不同,這幾部劇作都聚焦於罪犯有別於常人的精神世界,案件劇情尺度都比較大膽。

圈套》,2019年首播,OCN出品,編劇“南相旭”同時也參與了《特殊案件專案組TEN》的策劃。劇情圍繞“李瑞鎮”所飾演的國民新聞主播“姜宇賢”一家在山中遭受“人類狩獵”而展開。作為僅有七集的短篇劇集,劇情緊湊,設定大膽,尤其是以整個國家作為人類狩獵場的獵人狩獵帶給人極大的感知衝擊力。

本劇最令人稱讚的無疑是臨近結尾的大反轉,當你以為國民新聞主播攜手警察同伴推翻黑惡勢力劇情即將到此了結,卻突然發現這只是一個天生沒有情感的“惡魔”在模仿學習人類情感的道路上進行的一場狩獵。唯一遺憾的是,強行圓滿的第七集讓整部劇減分不少。

窺探》,2021年首播,TVN出品。也許是《信號》的爆火讓TVN看到了懸疑劇集市場的潛力,TVN在後續也試水了不少懸疑劇作,《窺探》就是其中之一,找來了國民女婿“李勝基”作為主演,可見TVN對於這部劇的野心。

劇作以“精神變態犯罪”為核心主線,探討自基因鑒定開始即排除精神變態犯罪的可行性。同樣設定為只能模仿人類情感的極惡犯罪,從國民熱血刑警到臭名昭著的變態殺人狂,劇情的反轉與《圈套》有異曲同工之處。

比較讓人驚喜的應該是“換腦”的橋段設定,當天生缺乏情感的變態殺人狂突然能感知到了“憐憫、悔恨、憤怒”這些人類情感之後,竟然將偽裝的情感當成了真實的自己,既迷惑了劇集里的其他角色,也增加了劇情的討論度,讓觀眾一度沉浸在“誰是兇手”的猜測中。

《解讀惡之心的人們》,2022年首播,SBS出品。不得不感嘆主角“金南佶”實在缺乏運氣,哪怕在OCN或者TVN播出這部劇都能炒一波熱度,而SBS在劇集剛剛進入高潮的時候,就連着停播了好幾周,導致劇集人氣急速下降。雖說不火,但是依然不妨礙我們承認這是一部需要耐心品味的好劇,豆瓣評分8.3。

劇作以韓國犯罪心理側寫團隊的艱難組建和發展為主題,猶如劇名《解讀惡之心的人們》,圍繞最初的“犯罪心理側寫師”洞察極惡犯罪者的心理,與無動機犯罪的連環殺人犯的危險對話而展開。

不同於《圈套》和《窺探》,大部分劇情都聚焦於“金南佶”所飾演的初任犯罪心理側寫師與殺人犯之間的對話,因而整體劇情節奏更加平緩,更加需要觀眾沉澱賞劇。“犯罪心理側寫師”作為刑偵韓劇里的常客,常常令觀眾覺得神乎其神,而這部劇從無到有闡述了“犯罪心理側寫師”這一特殊職業的起源,刻畫了他們在分析和洞察極惡犯罪時的複雜心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