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8月10日-12日, 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浙江省食品學會、浙江工商大學等單位承辦的第十七屆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在杭州舉辦,會議旨在把脈行業發展新趨勢、提升行業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
小食代留意到,作為專註冷藏食品行業的一份子,味全也參與了本次大會。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
行業發展新趨勢
本次益生菌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定位於三個目標,一是站在科技與產業創新的前沿,在學科交叉與延伸中,開啟益生菌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二是在活躍的學術交流中,推動形成我國益生菌研究領域“學術界共識”和戰略性思考;三是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本次會議具有前瞻性的精彩報告及企業高峰論壇,感受益生菌科技與產業的風采,培育面向行業未來的新生力量。
據介紹,來自國內外150餘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業的代表參與了本次會議。還有多位益生菌領域權威專家帶來了具有前瞻性的近50個精彩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大會同期發布了“益生菌‘量效關係’的科學綜述”和“後生元的研究現狀及產業應用”兩大學術成果。
其中,“益生菌‘量效關係’的科學綜述”是2021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正式立項的研究項目,以期為我國標準法規中益生菌的健康作用劑量指標及產業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本次發表的成果主要圍繞以下六方面展開,包括:第一,益生菌的攝入量是其發揮健康作用的關鍵因素;第二,活菌精準計數是度量益生菌劑量的重要技術條件; 第三,現有研究文獻及國際相關標準法規對益生菌的推薦攝入量主要集中在 107~1011 CFU/d;第四,益生菌的健康作用劑量具有菌株差異性,添加量並非越高越好;第五,益生菌在不同類型食品中的臨床劑量相對穩定;第六,益生菌的健康作用不存在菌株復配數量依賴性,應以菌株間互作的科學研究為基礎。(詳細內容可點擊文末原文鏈接了解)
大會期間,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益生菌分會第三屆理事會成立會在杭州成功召開,來自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的近百名業內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小食代留意到,味全消費品事業總經理滕以勇當選第三屆益生菌分會新一屆理事。
味全消費品事業總經理滕以勇
味全:未來新展望
經過20多年的積澱和發展,益生菌行業中一些企業快速成長壯大,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企業高峰對話環節,包括味全在內的各益生菌行業的企業代表同聚一堂,共同就益生菌行業的標準建設與產業化發展展開深入探討。
在對話環節中,味全經營管理部主管童嶺表示,益生菌“量效關係”的科學理論與味全近年看到的市場用戶需求不謀而合。他分享道:“味全從2010年開始打造市場新標杆:300億/100ml,到了2016年升級到600億/100ml,在2020年針對我們的乳酸菌飲品做了全新的升級,打造出了‘味全乳酸菌800億’。”
“高數量級的益生菌進一步抵禦胃酸膽汁對菌株的侵蝕,同時安全性會更高,讓更多的活的益生菌到達我們的腸胃,有效維護腸道環境平衡。” 童嶺表示。
與此同時,味全還分享了後疫情時代下,對益生菌行業的新展望。在在味全看來,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益生菌行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味全經營管理部主管童嶺
童嶺表示:“一方面為防控並阻斷疫情的擴散,各地採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對企業運營鏈條的正常運轉產生一些影響;另一方面,受此次疫情的影響,健康更加成為消費者的第一訴求,益生菌產品以其‘健康基因’成為人們青睞的對象,促使益生菌產業的發展迎來新的拐點。”
因此,儘管持續的疫情會對企業造成不小的衝擊,但此刻的危機也是轉機。疫情雖然帶來了挑戰,但也給食品行業帶來了機遇。
童嶺認為,經歷了新冠疫情的消費者,將更注重營養健康的飲食生活。同時對於食品的消費也趨於更加理性,希望用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能有效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消費者會更為注重飲食均衡,比如蛋白質及營養物質攝取量是否足夠,每天補充多少活性益生菌,會研究乳製品的成份和功效等。
前不久,市場調研機構Innova Market Insight發布最新中國區報告。該報告也顯示,後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者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由此更傾向於選擇"健康飲食"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更青睞那些能夠使他們"健康美麗"的營養食品。
自2003年開始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味全一直致力於推廣含有高活菌數量的益生菌產品,並做了不少升級工作,包括從最初的含有100億/100ml活性副乾酪乳桿菌的味全乳酸菌飲料,升級至味全600億乳酸菌飲料,再到今天的味全800億活性乳酸菌飲料。
“味全,作為專註冷藏食品行業的一份子,也將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繼續拓展冷藏飲料及乳製品品類,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和美味的需求。”童嶺表示:“味全堅信創新才是實現差異、贏得品牌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始終堅持科學研究,積極探索腸道健康,聚焦開發高品質冷藏飲料及乳製品,助力國民大健康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