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名氣一直很高,近段時間,特斯拉更是新聞不斷,屢上熱搜。
之前,多名車主公開在網上維權,稱特斯拉存在各種質量問題,官方卻不正面回應,一直在推脫。之後特斯拉又起訴車主侵犯名譽權,向車主索賠505萬。
特斯拉事件不斷發酵,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很多人都想不通,既然特斯拉屢次被曝出質量問題,怎麼還有那麼多人購買?難道特斯拉的技術已經強到讓人無法拒絕了嗎?
為了驗證這個問題,有特斯拉車主拆開了一輛報廢的汽車,看到底盤後車主傻眼了,難道我花30多萬買到的車,竟是用7000節“5號電池”拼湊出來?
對於一輛新能源汽車而言,續航里程是最大的競爭優勢。特斯拉汽車能在眾多的新能源汽車當中脫穎而出,不僅是因為它的外觀設計很出眾,最主要的是因為它的續航里程很長。國產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普遍都在300~400公里,但是特斯拉的續航里程卻能達到500公里。
這就讓不少的消費者認為,電池是一輛汽車的核心技術。特斯拉能夠擁有這麼長的續航里程,就是因為它掌握了電池這項核心技術。
但是拆開特斯拉的底盤後,車主卻發現特斯拉的電池跟傳統的電池不一樣,它是用7000節像“5號電池”一樣的小電池串聯而成的。這些電池密密麻麻地鋪設在車底,讓人眼花繚亂。
電池技術的確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組成部分,但是特斯拉並沒有掌握這項核心技術,它的電池是採購的松下公司開發的“18650”號鋰電池。這種電池重量輕,容量大。特斯拉通過特殊的串聯技術,把這7000節電池連接在一起,讓它為車輛提供動力。
從自主研發方面來說,特斯拉並沒有掌握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技術,所以它的核心技術並不在於這些電池。讓特斯拉在新能源領域立於不敗之地的,是特斯拉在其他方面的優勢,比如電池系統管理、自動駕駛芯片的研發、超級充電樁等。
特斯拉在電池管理系統上的優勢
剛才我們提到過,特斯拉擁有一套特殊的串聯技術,這項技術幫特斯拉實現了超7000節電池的一致性管理。
從車主拆開的底盤來看,它的這些電池並不是零散地排列在下方的,而是放在了一個裝有冷卻液的小電池盒內,形成了一個“中電池組”,然後再把這些中電池組串聯起來,最後形成一個“大電池組”。
它用這種方式代替了原先蛇形導管控制電池組的溫度,從而把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電池的安全性全部都提升起來。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芯片
眾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程度是最高的,它也是目前全球第1家實現自動駕駛技術量產的車企。想要實現自動駕駛,芯片是至關重要的,特斯拉的FSD芯片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強的自動駕駛芯片,它的存儲和算力等硬件都非常高。
只是今年,芯片受到了極大控制,特斯拉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工廠甚至一度陷入了停產。
超級充電樁
在其他新能源車主還在為充電問題而煩惱的時候,特斯拉早就已經為車主建設了超級充電樁,它輕便、高效、靈活。用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充電,只要10分鐘就可以充滿,解決了純電動汽車充電慢、充電難的痛點。
總結
特斯拉也只是一個才成立18年的“小年輕”,但它卻能以極快的速度席捲了新能源市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靠的不只是營銷,也是因為它這些核心技術。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