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呼籲國民黨不要反對佩洛西竄台,他到底想什麼,什麼立場?

【編者按】本文由作者牧野在冊授權,“秦安戰略”今日頭條平台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灣灣視野”,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實際上關於蔡正元這個人,筆者已經批評過不少次,估計關注台灣政論節目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實際上過去談到蔡正元這個人,我會同時想起另外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邱毅,過去也有人曾經把兩個人並稱為“正毅兄弟”,不過有時候想到兩個人的立場和言行之差別,多少覺得這個“正毅兄弟”這個詞有點諷刺。

邱毅教授我就不多介紹了,他的立場和黃智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當然,可能黃智賢要更加“紅統”一些,但邱毅教授無疑也是比較令人尊敬的。而說到蔡正元,實際上一開始認識這個人的時候其實覺得他還算挺“藍”,但是時間久了,看到他的一些發言,我總會覺得有些不對勁的地方,所以筆者拋出這篇文章,大家一起來分析討論。

蔡正元在島內比較常上的節目很多,基本上都是中天系的,還有唐湘龍,陳鳳馨他們所在的《觀點》平台,這些節目的嘉賓,他們的言論總體來說是藍的,尤其是節目中還有賴岳謙,介文汲,苑舉正教授等人,當然,節目中也有一些嘉賓是比較令人討厭的,比如藍營的林郁方。

相信大家最近應該都比較關注“佩洛西竄台”這件事情,最初的時候,在檯面上表態比較多的,當然是大陸或者美國,台灣雖然作為“被植入”的一方,但大家都很清楚,一個巴掌拍不響的道理,那台灣在佩洛西“竄台”這件事情上面扮演勾結的角色就毋庸置疑了。

首先我們來看上了台獨清單的蘇貞昌是怎麼說的,蘇貞昌如此說道,我們對於任何友好“貴賓”來往都非常歡迎,同時如有“貴賓”來往都會做最好的安排,至於相關的時間和相關的行程,都要尊重“貴賓”的規劃。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一切尊重主人的安排”,這當然也是民進黨的態度,我們沒什麼好說的,民進黨的意圖就是想要搞獨,是真小人,大家也抨擊成習慣了。不過我們來看看蔡正元是怎麼對國民黨喊話的,然後分析蔡正元的心理。

我們引用蔡正元在他的社交平台上的原文,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我把全文轉述如下:

“國民黨千萬不要腦殘,佩洛西老太太要來游台灣,大陸當然會“堅決反對”,但看過去的歷史,大陸的“堅決反對”,最後也看不出來是什麼名堂。大陸要怎麼“堅決反對”,那是美國要傷腦筋的事,都不幹國民黨的事。”

摘自蔡正元社交平台

“國民黨ZY很親美,根本不應該反對老太太游台灣,國民黨基層及時有人討厭美國霸權,至少大多數也不會反美,沒有理由反對古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摘自蔡正元社交平台

“有人擔心裴老太太游台灣,會影響到台灣的安全,升高兩岸的軍事緊張情勢,國民黨現在又不“當家”,民進黨都不用擔心,國民黨窮緊張就顯得很無聊。”

“大陸軍事威脅的對象是“台獨”和民進黨,既不是威脅台灣人民,也不是威脅國民黨,幹嘛要自己對號入座,各人的業各人擔,沒有必要越俎代庖。”

“何況大陸可能自行退讓,像九二共識說得地動山搖,ECFA還不是自行延展十年,搞得堅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灰頭土臉。”

以上是蔡正元的講話,實際上筆者並沒有全盤否定,甚至從個人立場上,有一部分我是認同的,比如說ECFA這個惠台玩意,我認為應該儘早斷了,否則只會成為民進黨自我吹噓的“成就”,賺了大錢結果又跑去跟美國買武器,我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台灣沒錢了,哪裡還有什麼資本去買武器搞對抗,從某種程度上來講,ECFA是增加了統一的成本。要說惠顧到台灣,實際上台灣的民眾們並沒有什麼實質感受,反而錢都流入到民進黨的口袋裡面去。

不過我表示不滿的,是蔡正元的“拱火”,這讓我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在“變相促統(指極端的獨就會引發快速的統)”,還是真的在歡迎佩洛西竄台,因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蔡正元已經不止說過一次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蔡正元和很多台灣人一樣,內心是很期待美國的“臨幸”的。

其次蔡正元話里話外對大陸的諷刺,是我比較反感的。他說道,“看過去的歷史,大陸的“堅決反對”,最後也看不出來是什麼名堂”,類似的言論我在大陸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很多網友也是這樣的論調,無論我們怎麼表示譴責和反對,他們就是看不到大陸實際上有在進行實質的反制措施,這一點,我在前兩天的文章中以“南海仲裁案”這件事情舉例過,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看看。

類似的言論蔡正元說過很多次,比如過去他在陳鳳馨主持的《風向龍鳳配》節目當中也說,“大陸像太監,只有上面沒有下面。”其意思是諷刺大陸是嘴巴式,光說不練。跟着就有網友附和說,其實蔡正元說得也沒毛病啊,然後就諷刺其實大陸很“慫”云云。

持此之外,網友也扒出蔡正元的另一段話,“雖然大陸民間梧桐的聲量暴漲,但大陸還是主張和統,就是不打仗也不着急着統一,台灣本島人大部分已經“獨化”,也未見大陸有任何強硬的制裁,台灣已羞辱大陸很久了,大陸只派幾架飛機到遠遠的西南角晃,可見從沒打算要動武,只會動口不會動手。”說到這裡,我記起來蔡正元還曾經放話說道,“台灣人完全不用擔心會打仗,最少五十年內不會武統。”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早就想到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會有很多網友附和蔡正元的說法,認為雖然他的話雖然不好聽,但說的是事實。事實上,我並不沒有完全反對蔡正元的言論,只是覺得,我們應該要反思一件事情,作為網友,我們真的要附和他的這些言論嗎?我認為那是很嚴重的政治不正確,就比如說我們反對佩洛西“竄台”,因為這是踐踏我們領土主權的行為,是嚴重的挑釁,如果跟着蔡正元的邏輯,難道要鼓吹就應該“歡迎”佩洛西“竄台”?

又或者說,如果蔡正元想要表達的是“就應該讓佩洛西到台灣,然後觸發大陸的“武統”機制,加速統一”,作為我個人,我是贊同的。但冷靜下來想想,我們更應當要站在更高層次的戰略上去思考問題,比如是不是最好的時機,最低的成本等等,單純的利用“應急反應”解決兩岸的問題,是否符合整體戰略利益,我想,這些問題是值得規劃思考的。但是在這裡我需要明確一下我的立場,我是“激進的梧桐派”。熟悉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所以,拋出這篇“情緒文”引發大家的討論和思考,也算是撰寫本文的目的,當然,這僅僅代表我的個人觀點,肯定有思考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