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的中年困境——《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

在哈利波特第七部的大戰結束後,所有人都帶着滿臉的期望和憧憬,迎向更為美好的未來。

然而,在2016年,出版的《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中》,救世主的生活並不似想象中光鮮亮麗。在由傑克·索恩(Jack Thorne)、約翰·蒂法尼(John Tiffany)創作,原作者JK·羅琳負責進行主線把關的舞台劇作品中,“大難不死的男孩”自己也成了三個男孩的父親。

在魔法部成為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哈利波特做着自己從前從沒有設想過的老古董的工作,繁冗的文書,毫無意義的流程,似乎也像我們一般,走出象牙塔,面對真實社會的那一瞬間,首先聽到的,便是夢想破碎的聲音。

而與本作的主人公,哈利的次子,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的關係,也讓哈利頭痛不已。哈利從沒有機會和自己的父親相處,即便是小天狼星,也沒來得及教會哈利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去做一個好的父親。於是他一方面想方設法改善,另一方面又干涉着孩子的交友。

無趣但必須的工作,緊張卻無能為力的親子關係。講到這裡,如果拿去本作的魔法背景,哪個中年人不會感嘆:這不就是我的生活嘛。也許在我們的想象中,救世主的人生不就應該是永遠充滿鮮花,沐浴在玫瑰色的光下嗎?但誰能否認,人類就是如此擅長遺忘。而平淡才是永遠的主旋律。

如同夢境一般,在英國倫敦西區的宮殿劇院上演的舞台劇也將人們帶入了這個魔法世界,當魔杖閃光,物品漂浮,甚至夢魘一般的食死徒現身,都讓觀眾們沉浸其中。而在這個背後,是每一個動作的精心編排。“一遍又一遍的演練。”據metro.uk娛樂消息,扮演赫敏的女演員,米歇爾這樣說。扮演哈利的演員吉姆也是同樣,扮演幾乎是最有名的魔法角色,驚喜和壓力同時到來。而最終,在刻苦的訓練和不懈的努力下,他們的演出最終大獲成功。

在故事中,哈利波特為了拯救自己的兒子,再一次拿起了魔杖,而此刻的他,也許更加明白當初父母為了保護他那強大的力量從何而來。小阿布思,也在一次次的冒險中,逐漸成長。在故事的最後,一切趨於平靜,父子之間的隔閡也得以消弭。我們這時才恍然得知,原來每一個平凡的日常,都是最珍貴的奇蹟。

中年人的循規蹈矩中並沒有失掉勇氣,而年輕人的反抗中,也永遠帶着新的成長,新的力量。願我們永遠記得,羅琳無數次表達過的那句話:愛才是最強大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