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財富、一手玄學,歐派姚良松做生意更容易成功?

易經、佛、儒、道,甚至是風水學,這些傳統文化思想,與現代廚衛、家居到底能不能融匯一起、意識物化呢?

背井離鄉、萬里流浪,歐派姚良松負債起家

平遠法謙公祖屋景雲堂對聯

福布斯最新富豪榜顯示,歐派家居創始人姚良松登榜財富為63億美元,超越了財富身價47億美元、合生創展朱孟依家族,成為梅州新首富。

我們已多篇文章關注梅州籍家族企業,比如祖籍豐順的合生創展朱孟依家族、又比如信立泰葉澄海家族,他的祖籍在五華;梅州五華也是製造富豪的集中地,除了葉澄海家族,還有富源集團的繆壽良家族、怡亞通的周國輝家族等。

歐派家居創始人姚良松,是個客家人,生於1964年8月,祖籍在廣東梅州平遠大柘的嶺下村。

“法力垂千古,謙和護萬民。”平遠姚氏把六世祖法謙公作為凝聚姚氏宗親、弘揚客家精神的楷模,位於平遠的法謙公祖屋景雲堂,六百年來祭拜的香火一直連綿不斷。法謙公是明永樂年間人,八月初一是“法謙公生”,包括姚良松家族在內的平遠大柘、超竹等地姚姓宗親,都會參與祭拜活動。法謙公,曾在潮州府為官,因清正廉潔,政績斐然;另外,法謙墓有一副對聯:“捐己田七百石,救民生億萬人”;說的是他“急公好義”、“捨己救人”的高舉事例。

法謙的故居“景雲堂”,位於大柘鎮墩背村下田心,始建於1420年,是一座三進兩橫半圍結構的典型客家圍龍屋。大柘嶺下出生的歐派創始人姚良松,就是法謙公的後裔之一。

歐派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姚良松

平遠,是粵東貧困山區縣,是廣東、福建、江西三省交界之地。清晨,公雞一叫,三省人都可以聽到,“雞鳴三省”。姚良松是家中長子,兄弟姐妹一共4個,在平遠柘嶺山裡長大的姚良松,小時候經常跑去江西境內砍柴。

姚良松說,宗族先賢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祖母常講起的下南洋華僑姚德勝的故事。姚德勝,是平遠大柘杞園人,曾支持辛 亥 革 命,創辦平遠中學,發財不忘鄉里人,樂於扶貧濟困,是本地客家名賢。

客家人是一支獨特的漢族民系,成功創富的人士很多,比如“領帶大王”金利來的曾憲梓等,小時候插秧種田、假期打零工挑磚頭的姚德勝,與很多客家商群人士一樣,也是“布腰帶出去,金腰帶歸來”的典型人物。

30年多前,家庭貧困的姚良松,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江西昌河飛機製造廠技校,當了一名教師。勤勞節儉務實,是客家人傳統,教書期間,姚良松與後來成為歐派廚衣事業部總經理、也是同在昌河廠工作的老同學譚欽興,合夥開了一家廣東小餐館。不過,姚良松“小試牛刀”的初次創業是以失敗告終,散夥時算算賬,不但沒賺錢還虧了600多元。

下海才知海水深,上山方曉山難行,創業不易!不能就業,那就是創業,是當下不少年輕人的選擇;可僅憑藉一腔熱血,一頭扎入創業浪潮中,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一個成功創業的過程,其實是資金、能力、市場、人才、管理、機會及人脈等要素綜合運用、與完美結合,或者說,是考驗對這些要素資源的把控和轉化能力。

姚良松談創業過程

1988年,姚良松辭去清閑的教師工作,開始專心創業。當時,適逢景德鎮四大飯店之一的翠雲飯店,開始搞承包經營,開過小餐館的姚良松,覺得自己有經驗,也就去參加競標。

讓姚良松意料不及的是,從1988年9月開始,中國進入了三年治 理 整 頓階段。88年,牛群有段相聲《巧立名目》,諷刺一個公款吃喝,段子說得極其辛辣;藝術也是反映現實,當時,狠剎吃喝送禮風,也是“三年治理整頓”糾 風 整 頓一個方面。承包飯店的嘗試,不但沒有實現“富翁”夢,反而成了“負翁”。

嚴整吃喝之風,讓剛剛立穩腳跟的飯店門可羅雀、慘淡經營,姚良松更是夜不能寐,催賬的人上門,又背上5、6千元的債務。怎麼辦?病急亂投醫,姚良鬆開始了一系列創業嘗試,倒賣香腸,跑去遊樂場賣撲克,但都沒有一個是成功的。為了賣香腸,姚良松向銀行貸了3000元,可面對的是一個個賠字;眼看年關將至,債主又威脅。1988年12月31日,姚良松含淚登上火車,離開了傷悲之地景德鎮,按照今天流行的話兒,就是“跑路”。

姚良松在歐派1994年年會

為了躲債主們的逼債,姚良鬆開始了背井離鄉、萬里流浪。離開了景德鎮,姚良松去過成都、晉江、廈門、上海、西安等地,最困難時,甚至是一條毛巾、一包方便麵都買不起。“災難是一個坎,如果你邁過去之後,就會變成財富”, 姚良松終於迎來轉機的機會。1990年,他在西安偶遇了人生中的“貴人”,也就是他北航學長張金良。

張金良在西安一家研究所,當時正賣着一種電子理療儀,於是,他收留了這位四處流浪的小學弟,派他去廣州開拓市場。到了廣州後,姚良松騎着自行車,一家家藥店跑,推銷電子理療儀。如何打開市場呢?打溫情牌。姚良松從老家帶了幾壇客家“娘酒”,到一家藥店後,就送上一壇,久而久之,銷路被他打開了。一年後,廣州辦的銷售業績,比西安總部的還高;不過,到了1994年春,研究所“內耗”, 張金良被另外兩個股東排擠,義氣行事,姚良松也退出了廣州辦事處。

四年的職場打拚,加上期間自己開辦公司,讓姚良松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萬元,日後的創業也就有起步的資本。1992年,廣州科信技術發展公司成立,這是姚良松一手開辦的第一家公司,主要從事綠海風濕關節炎治療儀的生產銷售。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廣州歐派

打工+創業,賺到錢的姚良松,在廣州買了房子,正當他陪家人看房時,偶然發現家居櫥櫃的商機,開始准入“櫥櫃大王”的商業歷程。

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廣州歐派廚櫃企業有限公司,創辦於1994年7月1日。歐派最初的廣告詞,是“歐洲品質,中國價格”,大致說明了姚良松最初的企業定位,那就是模仿歐洲“整體廚房”概念。也就是說,第一個將歐洲“整體廚櫃”模式引入中國,歐派是開先河的。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房地產市場首次由過熱轉入治理整頓和宏觀調控;也就是說,姚良松一進入家居業,正逢樓市降溫階段,房地產高投資猛增長勢頭得到了遏制。家居與樓市,是兩個密切相關的行業,特別是衣櫃,在當時僅僅是傢具的一個小門類,工業化專業生產現代櫥櫃更是聞所未聞。

率先求變的歐派,把國外衣櫃品牌的經營理念引入中國,應該是佔有先機,這也是為日後從競爭市場迅速崛起打下成功的基石。2000年,金融危機之後,姚良松又一次重新審視歐洲模式,再次進行變革,又整體櫥櫃轉入衣櫃電器配件一體化之路,也就是“功能性櫥櫃”。

2017年3月,歐派上市

“If we can dream it, we can do it。”這是姚良松的座右銘。2017年3月28日,歐派家居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上市。A股造富的能力是相當可怕的,當年10月,首登胡潤百富榜的姚良松,一舉躍上家居圈富豪榜首,而在此之前,家居圈首富是紅星美凱龍車建新夫婦。與之同時,姚良松也把朱孟依家族擠下梅州首富的寶座。

如今,歐派熱門的廣告詞早已改為“有家有愛有歐派”,營銷口號的變更迭代,背後其實是商業模式的革新。隨着互聯網興起,歐派很早轉入“定製家居”的商業模式,從而成為大家居行業發展最快的企業之一。

2017年,是定製家居企業的集體狂歡。除了歐派姚良松,尚品宅配李連柱、皮阿諾馬禮斌、我樂家居汪春俊夫婦等,均在資本市場施展拳腳,並一個個登臨富豪榜上。

手捧佛、易經,做生意更容易成功?

為清遠“代言”的姚良柏

也許從老學長張金良創業哪兒吸取教訓,姚良松十分注重控股權關係。目前,上市公司歐派家居前十大股東中,姚良松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高達68.47%,他的弟弟姚良柏,生於1969年,持股比例達8.76%,為第二大股東。

姚良柏,今年49歲,曾在廣東民族學院當教師,現為歐派家居集團副董事長。去年胡潤富豪榜上,歐派上市後的姚良松,財富高達290億元,為家居業首富,而他弟弟姚良柏,也因企業上市獲得了巨額財富,身價達38億元人民幣,若按今年5月“福布斯”榜計算,歐派的姚良松和姚良柏兄弟的財富還有不錯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與姚良松一起在景德鎮昌河飛機工業公司工作,後來又合夥開廣東小餐館的譚欽興,現如今也出任歐派集團副董事長,從其持股數(最新財報顯示為118.17萬股)來看,也是億萬身家的富豪高管。

歐派集團副總裁、歐派家居副董事長譚欽興

歐派家居上市時,媒體的標題會寫上“跟對老闆!58名員工全成千萬富翁”。家族企業創業時,企業效益如何與產生效益的人對應起來,是很多老闆的一大難題。企業好了、規模大的,有功之臣除了提升薪酬外,是否有其他激勵手段呢?

2013年,歐派首次向骨幹高管大手筆“派發”股份,當時共有110位骨幹員工增資入股(注,入股價為4.23元/股),其中,配股最多的是姚良松第一個創業夥伴,也是老同學譚欽興,譚欽興與妻子劉瑩共入股225萬股。

股權激勵,是一種企業內部效益分配方式之一,也是更好地經營企業的一個路徑。我們知道,200多年前晉商的成功,就是引入股權激勵。對於當今家族企業來說,相比於現金分紅,股權激勵的運用不僅能激勵員工,同時也利於現金流,降低經營成本。由於AB股等雙層或者多層股權架構的出現,已使得股權激勵對企業控制權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不過,不少企業在股權激勵時,把一些“留人”捆綁條件也附加在內,老闆說這是為員工“謀福祉”,而員工卻說是“忽悠”,如何減少股權激勵“陰暗面”,家族企業在策略上還是要多下功夫。

歐派集團副總裁譚欽興

如今,不少企業家個人喜好風水、周易、玄學等傳統文化,但在公共場合對這方面又多有畏忌,擔憂被安上“迷信”的帽子。

實際上,易經、玄學,甚至是風水,裡面有很多先賢哲理,更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少人簡單地等同於“迷信”、江湖術,多是一種誤解和歧見。如今各地興起的易學協會等組織,除了研究人士外,常常會出現企業家的身影於其中,那麼,這些傳統文化的東西,除了個人修行之外,對於家族企業有何影響呢?

據說,姚良松是《易經》高手, 多次與中國陳帥佛易經預測中心的工作人員論道,還與國際著名風水命相大師陳帥佛教授有交往。陳帥佛教授曾認為,群經之中只有《易經》,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經。他認為,不學群經之首《易經》,相信鬼神疪護,是悲哀中之悲哀。他說,馬雲能成首富,沒聽說過馬雲是鬼神疪護成功。

歐派集團曾經主辦的歐派杯中國國際家居文化節,“家居玄學大講堂”是重頭戲。有人認為,在商言商,歐派很多推廣活動,從主觀上講都是營銷行為,這方面姚良松也承認;不過他認為,從客觀角度而言,以家居玄學為載體,將文化傳播融入品牌推廣,既是營銷手段的創新,也是利於推動易經等傳統文化的發展。

曹德旺一家四代信佛,他也公開自己信佛的所作所為,經常談及對佛教的虔誠。事實上,在家族企業治理與傳承中,掌門人的信仰往往與企業所有者的使命感、價值觀、乃至企業戰略目標與理想有很大關係;另外,易經等玄學、以及宗教倫理等方面,對商譽正向影響相對會多一些。尤其是,一旦玄學、宗教等傳統文化及思想滲入家族成員骨髓,也會形成一種向善力量,對於企業可持續發展也多有益。

洛克菲勒家族的傳承傳奇,與家教甚嚴有關,而這也與其嚴格的宗教信仰分不開的。

一波說 •傳承在中國(81)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