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奧平/文從代表上游通脹水平的PPI來看,9月PPI環比降幅收窄,同比大幅回落。PPI環比持續下降,主要是因供給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行,國內煤炭等行業保供穩價效果持續顯現,而需求側市場需求整體偏弱等因素影響。PPI同比漲幅大幅回落,主要是因去年同期基數走高等因素影響。往未來看,PPI同比在上年同期基數的影響下增速或將維持低位,去年以來上游輸入型通脹所帶來的供給衝擊已得到一定緩解。
此外,CPI-PPI剪刀差自8月轉正後進一步走闊,體現中下游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和,利潤空間逐步恢復,但營收仍受到經濟弱復蘇的影響。
從代表下游通脹水平的CPI來看,整體食品價格雖受節日需求因素影響,對CPI形成上漲拉力,但9月份國家和各地合計投放政府豬肉儲備20萬噸左右,單月投放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將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市場形勢繼續投放中央豬肉儲備,並繼續指導地方聯動投放豬肉儲備,切實保障生豬豬肉市場和價格平穩運行”的市場預期管理下,緩解了豬周期帶來的價格上漲壓力。
此外,更能真實地反映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並長期處於低位,反應出內需中有效需求不足,私人部門難以支撐經濟實現內生性強復蘇(民企投資與居民消費)。
因四季度經濟在全年份量最重,穩經濟政策落實需抓住時間窗口和時間節點,宏觀政策仍需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以我為主”主動作為,助力私人部門接力政府部門發力,從而帶動經濟實現內生性強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