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固收:關注核心CPI持續回落以及PPI年內是否會過快轉負

摘要

事件

2022年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22年9月CPI和PPI數據:2022年9月CPI同比上漲2.8%(前值為2.5%),核心CPI同比增長0.6%(前值為0.8%);PPI同比上漲0.9%(前值為2.3%)。

點評

CPI同比創近期新高,結構上呈現“食品價格加速上升,能源價格繼續回落,核心通脹持續低迷”的特點,後續CPI向上動力有限,更應關注核心CPI的持續低迷。9月CPI同比上漲2.8%,增速比8月上升0.3個百分點;環比為0.3%(前值為-0.1%),同比、環比增速均較上期有所上升,同比增速則創下了2020年5月以來最高值。從結構來看,9月CPI呈現“食品價格加速上升,能源價格繼續回落,核心通脹持續低迷”的特點(8月特點為“食品價格繼續升,能源價格高位加速回落,核心通脹持續低迷”)。目前豬肉價格也已經處於較高水平,後續回落的概率較大,因此後續伴隨着食品價格的回落,CPI向上的動力有限。2020年居民槓桿率提升明顯,2021年以來去槓桿不明顯,表明居民資產負債表的修復並不順暢,都將制約居民消費的修復高度,也使得消費品端物價難有太好的表現,後續更多關注核心CPI的走勢。

PPI同比增速降至1%以下,環比降幅收窄,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創2020年7月以來最低值,需關注PPI同比年內是否會過快轉負。9月PPI同比上升0.9%,較8月(2.3%)回落1.4個百分點,漲幅連續11個月回落;環比為-0.1%(前值為-1.2%),PPI環比降幅較7、8月明顯收窄。生產資料的三大具體分項中,9月採掘業、原材料、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速均在回落,尤其是加工業,同比增速創2020年7月以來最低值。目前國際原油、有色金屬大宗商品價格繼續波動下降,國內部分行業市場需求偏弱,後續PPI仍可能下行,需關注PPI同比年內是否會過快轉負。

債市觀點

今年以來,利率債二級市場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而在不同的階段,10年期國債收益率波動中樞不同。後續,我們認為,對債市要有均值回復的思維,但也要意識到這種均值回復的曲折,並非一蹴而就。

風險提示

近期疫情有所反覆,後續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因素仍存;國內經濟仍處於恢復進程中,疫情帶來的衍生風險也不能忽視。

1、事件

2、點評

2.1、CPI同比創近期新高,結構上呈現“食品價格加速上升,能源價格繼續回落,核心通脹持續低迷”的特點,後續CPI向上動力有限,更應關注核心CPI的持續低迷

2022年9月CPI同比上漲2.8%,增速比8月上升0.3個百分點;環比為0.3%(前值為-0.1%),同比、環比增速均較上期有所上升,同比增速則創下了2020年5月以來最高值。另外,9月PPI和CPI同比增速差值繼續為負,且差值拉大(CPI-PPI差值為1.9個百分點,8月為0.2個百分點),價格環境並不理想。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在9月份2.8%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8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2個百分點。而8月,翹尾影響和新漲價影響分別為0.8、1.7個百分點。從這點來看,9月CPI同比漲幅上升,主要由新漲價因素推動。

從結構來看,9月CPI呈現“食品價格加速上升,能源價格繼續回落,核心通脹持續低迷”的特點(8月特點為“食品價格繼續升,能源價格高位加速回落,核心通脹持續低迷”):

食品實際價格水平仍在上升。9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8.8%,漲幅比8月擴大2.7個百分點(9月食品價格環比增速為1.9%),說明食品價格在加速上升。食品中,9月豬肉價格同比上漲36.0%,漲幅比8月擴大13.6個百分點;環比增速則為5.4%,漲幅比8月上升5個百分點。另外,9月鮮果和鮮菜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7.8%和12.1%,漲幅也在加大。

能源價格高位繼續回落。非食品中,9月工業消費品價格同比上漲2.6%,漲幅比8月回落0.4個百分點,呈持續回落態勢;其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同比上漲19.2%、21.0%和16.6%(8月分別為20.2%、21.9%和19.8%),漲幅均有回落。9月工業消費品價格環比下降0.7%,降幅與8月持平。

核心CPI持續低迷,9月核心CPI同比增速為0.6%,較8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同比增速創下2021年5月以來最低值;核心CPI環比增速為0 %(8月為0%)。

結合近幾個月食品、非食品、核心CPI以及相關指標的表現,大致可以判斷:

1)目前CPI同比價格的波動主要來自供給端的推動,需求相對較弱。能源類價格整體從高位回落,而食品價格8月下旬以來整體向上。從歷史數據看,剔除2019-2020年生豬產能受到嚴重衝擊的極為特殊年份,2019年前歷次“豬周期”生豬平均價格最高點為每公斤21元左右,因此,即使考慮近年來成本上升因素,目前豬肉價格也已經處於較高水平,後續回落的概率較大,因此後續伴隨食品價格的回落,CPI向上的動力有限。

2)在前期多篇報告中,我們均指出,疫情出現使得居民槓桿率持續上升,而收入增速放緩,以及房價的上漲均制約了居民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因此CPI尤其是核心CPI的疲弱,以及2021年以來消費修復程度持續不及預期,均是居民資產負債表修復不暢的側面表現。2020年居民槓桿率提升明顯,2021年以來去槓桿不明顯,表明居民資產負債表的修復並不順暢,我們認為,這都將制約居民消費的修復高度,也使得消費品端物價難有太好的表現。

2.2、PPI同比增速降至1%以下,環比降幅收窄,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創2020年7月以來最低值,需關注PPI同比年內是否會過快轉負

9月PPI同比上升0.9%,較8月(2.3%)回落1.4個百分點,漲幅連續11個月回落;環比為-0.1%(前值為-1.2%),PPI環比降幅較7、8月明顯收窄。從同比和環比的組合來看,PPI同比增速回落與去年基數相對較高相關,另外新漲價因素也是重要因素。根據統計局測算,在9月份0.9%的P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4個百分點,而在8月翹尾影響為2.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2個百分點。9月新漲價因素繼續為負。

從結構來看,9月生產資料同比增速為0.6%,增速連續11個月回落(前值為2.4%);生活資料價格同比增速為1.8%(前值為1.6%)。9月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環比增速則分別為-0.2%和0.1%(前值分別為-1.6%和-0.1%),生產資料環比增速繼續為負。

生產資料的三大具體分項中,9月採掘業、原材料、加工業出廠價格同比增速分別為3.5%、5.8%和-1.9%(8月分別為10.1%、7.8%和-0.7%),增速均在回落,尤其是加工業,同比增速創2020年7月以來最低值。從環比來看,生產資料的三大具體分項中,採掘業、原材料、加工業價格9月環比增速分別為-0.8%、0.1%和-0.3%(8月環比增速分別為-4.5%、-2.4%和-0.9%),環比下降幅度整體有所收窄。

在此前我們於2022年7月9日發布的報告《供給主導當前國內通脹演變——2022年6月CPI和PPI數據點評兼債市觀點》中,我們指出,綜合同比和環比兩個角度,6月生產資料價格整體向下拐點正在形成。7月以來,生產資料價格走勢情況符合這一判斷。展望後續,目前國際原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繼續波動下降,國內部分行業市場需求偏弱,後續PPI仍可能下行,需關注PPI同比年內是否會過快轉負。

債市觀點

我們認為,對債市要有均值回復的思維,但也要意識到這種均值回復的曲折,並非一蹴而就:

1)今年以來,利率債二級市場大致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而在不同的階段,10年期國債收益率波動中樞不同。年初至8月15日以前,10Y國債收益率的波動期間大致在2.70%-2.85%之間;8月15日MLF調降10 bp後至今,10Y國債收益率整體在2.65%左右波動。

2)對於長端利率來說,基本面應該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3、4季度經濟會繼續恢復,但強度可能相對有限。。

3)從短端來看,目前市場資金面相對寬裕,DR001、DR007低於對應的政策利率。近期資金市場利率有所抬升,但仍處在較低位置。

整體來看,經濟已度過最難時期,目前處在恢復過程中,但恢復的強度可能有限,而資金面相對寬裕的情況可能仍將持續。這也是我們認為對於利率債走勢,“年內要有均值恢復的意識,但同樣也需要意識到這種均值回復的曲折,並非一蹴而就”的原因。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