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冠疫情嚴重且持久,挽救困局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疫苗身上。因此,搭上疫苗相關的生技產業,股票暴漲,高層和董事會成員靠着持股套現,大賺暴利的現象時有所聞,只要疫苗研發有所進展,包括獲得政府援助,股票便能獲得投資人追逐。
美國生技藥廠莫德納(Moderna)在企業10年的歷史中,未能開發出新產品,但1月底宣布研發疫苗;日後頻頻發布新聞宣布取得進展,股價大漲三倍,使公司市值接近300億。莫德納內部人士在4月公司確定獲得聯邦政府贊助後,陸續賣出價值2億4800萬的持股。
無獨有偶,6月26日位在舊金山的瓦克斯(Vaxart)公司意外宣布,正進行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被美國政府列入“神速行動” (Operation Warp Speed)中,自此股價飆漲,而幾周前獲得價值數百萬元分紅配股的高層,看見股價漲幅達六倍,立刻獲利了結,賺走2億美元。
這似乎是美國生技公司的普遍現象。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發,使其股價大飆漲,企業內部擁有持股的高層,更順勢操作波段讓資產翻倍。
根據《紐約時報》統計,自3月以來,至少有11家企業,多是成敗仰賴單一藥品的小型公司,共賣出價值超過10億元的股票。
不過部分公司疑似以聲稱與參與神速行動作為營銷手段,而引起政府側目。瓦克斯的候選疫苗用在靈長類動物的初期實驗上,這算是神速行動的一部分,但事實上,瓦克斯並不是獲得政府資助、大量生產疫苗的重點公司之一。
衛生福利部部分官員也懷疑瓦克斯等公司試圖誇大在神速行動中的地位,來炒作股價。衛福部匿名官員透露,已將疑慮轉達證券交易委員會。
而在6月底,瓦克斯最大股東Armistice Capital就幾乎將所有持股出售。一般來說企業給予高層分紅配股,但必須等待數個月甚至數年才能執行認股權;但由於公司內部特殊條款,讓持股能立刻交割;執行長弗洛羅(Andrei Floroiu)也表示,這是為了籌措研發疫苗的經費。
牛牛覺得,公司股票上漲,高管就套現, 割韭菜。這使得人們懷疑,你高管都不相信公司的高成長性,難道這些公司還值得投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