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亭,曾經有這樣一群人和這樣一條路……

從前的馬車很慢,書信很遠,一生也太短。爺爺出生上世紀那個動蕩的年代,偶爾聽他說起過去,說起往事。還記得小時候最愛的就是聽爺爺講他年輕時候的故事,最讓他記憶猶新的一件事就是當年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解放軍路過我們居住的村莊,一位解放軍給他拿了一個蛋卷。爺爺說到現在都記得那個蛋卷的味道。那天在黑元素粗糧湯鍋吃飯時,閑聊之中無意間提起,誰料黑元素老闆也是行伍出生,於是乎閑聊起來。聊到在鹽亭曾經來過紅軍甚至還發生過激烈的戰鬥,我竟一無所知。黑元素老闆提議不如趁着黨的95歲生日做一次“重走紅軍路,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好讓更多的鹽亭兒女知道在這個地方,紅軍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同時也完成一個多年以來的心愿。我們吃着粗糧湯鍋,不禁潸然淚下,想當年紅軍哪有這些東西吃呢?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突破嘉陵江防線,攻克劍閣元山後進軍川西北。一小隊紅軍從分水嶺出發,來到鹽亭的石牛廟偵察敵情。在鍋凸嶺擊敗地方團練後在石牛廟建立蘇維埃政權。選舉梁長友、王朝坤為主席,范登鳳、蒙吉遠為土地委員,以及其他委員和代表共十八人”石牛廟當地知情人向我們說道。

在石牛廟紅軍紀念碑,由於年代久遠,護欄斷裂。一行人二話不說在不遠處找來了石頭修好了護欄。不知道在那場戰爭中有多少紅軍埋骨他鄉,為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紅軍!年代久遠的紀念碑上留下了歲月的痕迹,彷彿向我們訴說著昔日的榮光。

隨後我們到了卧龍山紅軍亭,1935年3月27日在這裡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紅軍小分隊離開石牛廟途徑茶亭與黑坪交界的卧龍山時,遭遇了當地民團和偽縣大隊的突然襲擊,小分隊紅軍與數倍敵人激戰近兩小時。在戰鬥中,馬連長為掩護戰友轉移而壯烈犧牲!

建國後,茶亭鄉人民為紀念這次戰鬥,緬懷革命先烈,自發籌資在卧龍山頂戰場遺址上建立紅軍紀念亭。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旖旎風光秀。當年紅軍渡江北上,來到石牛廟、茶亭等地,時間雖短,但進行了不少艱苦卓絕的鬥爭。它喚起鹽亭民眾的覺醒,鼓舞了人民的鬥志,狠狠打擊了鹽亭反動派囂張的氣焰,紅軍在鹽亭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播下了革命火種。

從紅軍亭下山後,我們一行人變得沉默,可能是大家都在想些什麼吧。從前,那群人走在那條路上,他們把自己看得很輕,把人民看得很重。這種為信仰而戰鬥的人不少也不多,想對他們說句謝謝想來也是慰藉而已,我們能做的有什麼呢?想來只有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