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吉豐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 朱曉穎 攝
中新網南京9月23日電 題 在蘇台企登“陸”快車拓事業 未來豈止新十年
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在大陸台資最密集的高地——江蘇,台企這十年是如何走過的,發展得怎麼樣?日前,中新網記者跟隨江蘇省台辦走進多家台資企業,聽取他們的答案。
“市場超級大”“事業體量成倍增長”“交到了很多知心朋友”“愛上這裡的生活”……台商們給出的答案不一而足。很多人在此安居樂業,結婚生子,獲得事業家庭雙豐收。
張順龍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 朱曉穎 攝
台資企業落戶紮根江蘇,由來已久。
20世紀80年代,隨着台灣同胞到大陸探親潮的湧現,很多台商看到大陸改革開放政策蘊含無限商機,於是漂洋過海,成為第一批登“陸”闖蕩的創業者。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長三角地區,成了不少台商的第一落腳點。
彼時,兼具製造業強項、土地人力成本優勢的江蘇,引來不少製造業同行的台資企業來此投資辦廠。
產線場景。 朱曉穎 攝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瀚宇彩欣”),是一家落戶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液晶屏製造廠。其隸屬於台灣電線電纜業龍頭企業華新麗華。如今,華新麗華業務多元,遍布大陸各地。
瀚宇彩欣在江蘇南京深耕了20年。公司負責人柯吉豐是現任“接棒人”。雖不是創業“元老”,回想起20年前,公司開張時的規模和發展速度,他仍十分感慨。
“聽前輩說,那時我們拿下好幾塊地,巔峰時期招募了8000多個員工,準備大幹一場。”柯吉豐回憶。
2017年,大陸成為全球液晶面板產能最大的生產基地。內需市場龐大、利好政策頻發,瀚宇彩欣乘着這股“東風”,先後涉足電視機屏、手機屏領域,收穫頗豐。
近幾年,大陸新能源車市場強勢崛起。作為企業領路人,柯吉豐敏銳地嗅到車市的商機。他帶領企業轉型,將研發生產精力主要對準了人們車上的“這塊屏”。
“通過努力,我們和大陸主要汽車品牌都達成了合作。去年,公司營收額達10億元(人民幣,下同),車載屏幕市佔率還在不斷提升。”柯吉豐說。
近十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和應用層出不窮。很多台商,抓住新技術這把“密鑰”,獲得了長足發展。
產線場景。 朱曉穎 攝
江蘇高新技術企業眾多。據江蘇省台辦統計,該省共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內的台資企業897家,83家台企被評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26家台企入選國家級和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名錄,66家台企獲得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認定。
位於南京雨花台區的艾德克斯電子(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德克斯”)於2004年成立,其面向全球電力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IC、新能源等行業上下游,提供電源測試解決方案。
產線場景。 朱曉穎 攝
該公司董事長張順龍感慨,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8年,從行業“新兵”,到擁有900多種專利產品,公司一步步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如今是電子精密測試儀器製造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
走進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忙碌運轉,只有少數工人在部分製程操作着儀器。
張順龍表示,今年4月,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型電網模擬器上線量產。相比歐美同類型產品,該電網模擬器的性能優勢明顯,不到半年已售出2000台,訂單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預計這款新型電網模擬器全年可量產3000台,約1億元產值。”張順龍說。
這些年,江蘇省台資規模不斷發展壯大。
至2022年,江蘇吸引利用台資總量連續18年位居大陸各省市前列。至今年7月底,江蘇累計批准台資項目超3萬個,實際到賬台資超過865億美元。
蘇台經濟融合發展正走向深入。正如採訪中不少台商所言,“站在新起點,未來又豈止新的十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