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75BP落地!如何解讀?

美聯儲如期加息了。北京時間周四凌晨,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公布加息75個基點,與市場預期一致,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上調至3%~3.25%,這是2008年次貸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次加息再次展示美聯儲抗通脹的決心。抗通脹目標能順利實現嗎?是否會有負面後果?美元強勢是否將持續,全球各經濟體將有什麼影響?一財大V,權威解讀。

鮑威爾重溫歷史經驗,表示堅持加息直至完成抗通脹目標,不會過早啟動降息

趙偉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對於11月、12月兩次會議的加息幅度,鮑威爾雖然還是表示不會再像過去一樣給出明確的加息指引,具體的幅度取決於數據表現,但提到“年內還將加息100-125bp”。雖然鮑威爾表示,“隨着政策立場進一步收緊,美聯儲可能會在未來某個時點放緩加息”,但也重申了歷史經驗,即“必須堅持加息,直至目標完成”。

11月有可能再加息75基點

蔣亦凡 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

9月加息75基點符合預期,但最新點陣圖顯示,今年底的兩次加息仍有125基點的空間。這可能意味着,11月將繼續加息75基點,12月加息50基點。

美元匯率將短期維持強勢

鍾正生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無論是從美聯儲緊縮節奏看,還是從非美經濟壓力看,美元匯率目前仍將維持強勢。由於美國經濟相對具備韌性、且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心更強,預計美聯儲加息終點或更遠、且更可持續,遠期加息預期更是美元匯率的強大支撐。

此外,美聯儲激進緊縮、美債利率再破前高,對非美金融市場的負面衝擊或更加劇烈,非美貨幣表現更受衝擊。

美國當前通脹仍難回落

梁中華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美國當前通脹仍難回落。美聯儲聲明重申通貨膨脹仍然居高不下,反映了與疫情、更高的能源價格和更廣泛的價格壓力有關的供需不平衡。並強調俄烏地緣風險和相關事件對通貨膨脹產生額外的上行壓力。

考慮到房價高企、勞動力市場緊張、地緣風險仍未消除等因素,我們預計美國通脹仍難回落。截至8月,我們跟蹤觀察的中位數通脹同比和16%截尾平均通脹同比續創有數據以來新高;美國核心彈性CPI同比回升,且核心粘性CPI同比已經持續上行至1991年以來新高。

- 更多本周精彩觀點 -

【產業慧眼】

煤炭行業改革勢在必行,但基本面仍有強支撐底蘊

明明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

隨着雙碳政策的推行,短期來看,煤炭需求增速或將有所放緩,但由於當前國際能源供需偏緊,煤炭的需求仍有保障。中長期看,行業革新會導致煤炭作為發電環節的燃料需求將有所下降,但其他領域利用空間有望拓寬。我國油、氣進口佔比相對較高,進口長期面臨不確定性,因此傳統煤炭作為我國能源壓艙石的地位中期內不會改變。國內發電仍以火電為主,火電需求不斷增加,其中燃煤發電佔比較高,因此煤炭具有非常強的需求支撐。

【市場點金】

傳統能源目前還存在機會

李奇霖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

大盤整體表現雖然震蕩,但是傳統能源卻走出了獨立的行情。產生這種獨立行情的邏輯主要在於新能源電力的供應相對沒有那麼穩定,至少在儲能技術大規模應用和成熟之前,新能源的電力供應還是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比如今年南方高溫,水變少了,水電受到了衝擊,很多光伏設備也禁不住高溫,影響發電效率。所以後續會發現,今年最確定的兩個機會,一個是新能源的儲能,因為要進行新能源轉型,儲能一定要有所突破;另一個就是傳統能源的穩定性,這兩點都是市場比較看重的。

【海外觀察】

美國距離衰退可能已經處於最後的1到2個季度

陳興 中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第一,房屋市場指數會在衰退前16個月大幅回落,這在去年8月已經滿足。第二,10年期和2年期國債利率倒掛會領先衰退14個月,在今年4月就已出現。第三,初領失業金同比大幅上升和失業預期指數快速回落分別領先衰退9個月與6個月,當下均已滿足。第四,經濟領先指標拐點領先衰退期約6個月,已在一季度末觸頂。第五,PMI新訂單指數於6月跌破榮枯線,通常領先衰退6個月。第六,衰退前5個月通常出現股指增速觸頂且大幅回落,目前已滿足。第七,信用利差顯著擴大和消費者信心大幅下滑分別領先衰退4個月,且均已觸發衰退條件。最後,同步指標展現衰退跡象,個人實際消費支出年內降幅已經擴大,而實際製造業和貿易總銷售額已連續5個月同比錄得負值。初步判斷美國距離衰退已經處於最後1到2個季度。準確判斷衰退仍需觀察就業、工業產值與實際收入等滯後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