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和債券價格“反向運作”?影響債券市場走勢的因素有哪些?

現如今,市面上大多銀行理財都投資債券,產品漲跌可謂是和債券市場息息相關。那麼,“市場利率”與“債券價格”有什麼關係?影響債券市場走勢的因素有哪些?債券收益來源又有哪些?

反向的收益率與價格


很多人認為,債券是一種非常穩健的投資品種,為什麼國外還出現了負利率?還有人問:為啥市場上利率高了,債券價格就低?市場利率高了,債券價格不應該高么?


首先,市場利率是變化的,但已經發行的債券的票面利率則固定不變。當市場利率上行時,新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也會更高,已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固定不變,投資人會更加青睞新債券,為了重新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已發行債券會通過降低債券價格的方式,來彌補票面利率的不足。


反過來也一樣,市場利率下行,對於已發行的債券來說,由於在之前發行,票面利率比現在新發行的債券高,大家也願意用更高的債券價格來收購。


在債券票面利率一定的情況下,債券價格和市場利率往往呈現反向的“蹺蹺板”關係。需注意的是,債券的市場交易價格是與實際利率呈反向關係,而不是與票面利率呈反向關係。


三大因素影響債券市場走勢

市場利率是由金融市場上資金供求關係決定的利率,我們耳熟能詳的降准降息、逆回購央行發行票據等,本質上都是向市場注入或者回收資金,通過調節市場資金量來進一步調節市場利率。


調節手段一:降准降息。降准,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息,指降低貸款收取的利息。目的都是為了使市場上自由流動的資金規模增加,從而降低市場的資金成本,市場利率相對下行,債市上行。


調節手段二:央行逆回購央行通過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使得市場上自由流動的資金規模增加,從而降低市場的資金成本,市場利率相對下行,債市上行。


調節手段三:央行發行票據。央行通過發行票據向市場收迴流動性,使得市場上自由流動的資金規模減少,從而提高市場的資金成本,市場利率相對上行,債市下行。


債券收益三大來源

①票面收益。指的是債券存續期內債券發行人向債券持有者定期支付的利息。舉個例子,如果持有2000元國債,票面利率是2.75%,每年付息一次,則每年收到的利息為:2000*2.75=55元。


資本利得就像買股票一樣,在市場上買進賣出後獲得的價差收益。舉個例子,如果買入一個-1%利率的債券,未來以-2%利率賣出這張債券,則可以獲得正向的資本利得,若獲得的這部分資本利得能夠覆蓋票面負利率帶來的損失,則依然可以賺錢。


槓桿收益。指的是一種收益增厚的策略——槓桿策略,如果加槓桿的平均成本低於加槓桿購買債券的成本,則能夠套利增厚收益,反之,如果短期資金價格飆升,短期內超過加槓桿購買債券的收益,則套利失敗。

了解了央媽“三板斧”對市場利率的影響以及債券收益的三大來源,最近的債市走勢你能否做到心中有數?


(本文文字版權屬招商銀行所有。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在任何情況下,本文資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廣告、要約、要約邀請,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