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稀缺下的特權:中高端醫療險那些事

如今這個社會,不管是在中國甚至是在全世界,如果有Money(錢),你或家人看病的時候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

過去都講「養兒防老」,可是到今天這個觀念卻是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把自己照顧好就行了,不添亂,不發生大的風險,就是給家人最好回報,自給自足先做好再說。

幾年前,我在婦幼保健院生孩子,從凌晨2點辦入院手續一直到下午才給我安排上床位。醫院的床位一下子成了稀缺資源了,走廊都開始擺滿了床位,我問過醫生,之前是這樣子的嗎?醫生回答說沒這麼爆滿,那一刻,我真的意識到,「人口老齡化」來了。

這種傳導效應,已經開始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大城市的醫院一年365天都可能人流不息,比如成都的華西醫院,每天都是人滿為患。但現在二三線城市都傳導了,已經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能看到醫院開始擴建的步伐也在加快。「稀缺」會成為未來的主旋律!


所以最近幾年商業醫療險會受到市場追捧,這裡面有這幾個原因:

1、醫保已無法彌補醫療費用的支出,發生一次較大的風險的話;

2、人們開始尋求更好的醫療資源和優質的治療手段,進口葯、自費葯滿足人們需求卻又無法承受的高額費用;

3、挂號難、看病難、排隊長,看病的大部分時間不是在路上,就是在等待;

4、年輕人給父母購買,想緩解將來發生風險所帶來的經濟防禦。

隨之而來的新生兒潮,更加讓醫院人滿為患,兒童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無疑是當去醫院的你,感受到最擁擠和人流攢動的地方。


一、百萬醫療險的今生今世

百萬醫療險,是這兩年保險公司為獲取市場,贏得客戶所推出的補充式醫療保險,換句話說就是根據保險責任要求,醫保不報銷的部分,剩下的符合百萬醫療險的保險責任的進行一個補充報銷,但是目前的百萬醫療險有一個局限性,就是有免賠額。也就是醫保的起付線,花費了多少錢,超過那條起付線才給報銷,所以絕大部分的百萬醫療險是為大一點的病或重大疾病服務的,從常識來說,一般的住院其實也用不到的。其次是因為價格還行,大部分人消費起。

但是保險公司有自己的策略,不管是什麼保險X年續保的,都是噱頭,市場有了,就一定要有跟風的,你保證5年吧,那我就保證6年。核心要素就是會停售,保險公司把老款的產品停售了,讓用戶去升級新款,這樣子逐步把產品的價格抬上來,同時也加了一些更好的責任,人都有這種心理的嘛。

保險是一種特殊的金融產品,有一部分人由於買過醫療險,中間因體檢也好,或者發生了一些風險,以後就買不了醫療險的只能按照規定,一直續保之前的,看保險公司有沒有良心,不然自己就給綁死了,要按照保險公司的意願來。

有人一開始就看出了這裡面的門道,所以避開百萬醫療這些產品,選擇相對好一點的中高端醫療,因為這些產品相對穩定,同時這些產品是國外的一些醫療保障服務機構做的產品,國外的保險史有幾百年,經驗豐富,服務好。

可是人們對於中高端醫療保險的認知比較少,可能一聽到高端兩字就覺得貴,那中高端醫療和百萬醫療有啥不一樣呢?告訴你們一個中高端醫療保險的故事。

二、中高端醫療保險的誕生之謎

20世紀90年代的中後期,中國對外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商來華投資,歐美的高端商業健康保險也隨之帶入中國,大量的外籍商務人士、外企高管在中國工作之後,發現在就醫發麵遭遇到了麻煩,比如語言不通、就診報銷不方面、續保手續煩瑣等問題,基於此種原因,外籍人士本國提供高端商業健康保險的保險公司將相關的保險服務引入中國,由此開啟了高端醫療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加入WTO組織之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交流就更為頻繁,中國籍外派海外商務人士也逐漸增多,他們面臨的是實實在在的境外醫療需求,對於他們來說,加入當地的高端醫療保險則是在海外應對健康風險的最佳方式。之後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士認識不再滿足於一般的基礎醫療服務,就醫環境好、不需排隊、不會引起交叉感染、私密性好的私立醫院受到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士青睞。醫療服務配套的本土化高端醫療開始流行起來。


三、中高端醫療有哪些醫療「特權」?

中高端醫療險並不是有錢人享受舒適就醫環境的奢侈品,對於普通人來說,中高端醫療險是解決醫療資源和醫療費用的必需品

1、解決看病難的問題

性價比較高的健康險服務商MSH就有幫助預約專家號的服務,專家往往會在特需部、私立醫院等多個渠道出診,通過專業保險公司的渠道,預約更快速。

而高端醫療險則可以涵蓋港澳台、亞洲、歐洲、美國等區域的醫療資源,同時也能報銷大部分的醫療費用。就算是有錢人,也經不起重大疾病赴海外治療的花費,幾百萬是常態。

2、解決床位緊張的問題

且不說付赴海外治療,就算在國內治療,好醫院的病房也是一床難求,普通病房人滿為患,而中高端醫療險可以報銷特需病房、VIP病房、國際病房的費用,無論是從住院的等候時間,還是住院的體驗和環境,相對普通病房都有很大的優勢。

3、外購藥理賠

高昂的外購藥品,中高端醫療險可報銷,高端醫療險也可報銷香港、亞洲,甚至全球最先進的藥品費用。

4、保額高

相對於百萬醫療的,百萬左右的額度,高端醫療主險的保額都定製比較高,幾百萬到數千萬不等,這並不是噱頭或者沒用,因為有些保險責任可以直通海外就醫,一站式就醫方案,所以定製了超高的保額,例如800萬、1500萬、5000萬等。除在美國就醫外,投保人基本不用擔心保額上限的問題。

5、個性化需求保障項目

有不少高端醫療保險對洗牙、補牙、口腔護理、眼科、體檢、疫苗、產檢、分娩也包含在內。


四、如何選擇高端醫療保險?

選擇高端醫療保險可以根據覆蓋區域、保額、醫院範圍、保障責任、投保地域、及自付比例等進行選擇,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1、覆蓋區域

這個可以根據自己經常就診或者期望覆蓋的保障區域為標準進行選擇。大陸、大中華到亞太、全球除美、全球不等。一般來說,因為美國醫療費用昂貴,所以含美的計劃比不含美的計劃貴一倍左右。

2、保額設置

主要是住院和門診的保額,高端醫療的保額從一百萬到五百萬到三千萬甚至不限額都有,那這個保額如何選擇?還是得看常規就診地區和醫院的醫療價格,很多人認為高端醫療保險保額虛高,如果保障範圍限定在國內二級公立普通部,那確實再高也高不到哪裡去,但如果需要覆蓋昂貴醫院、美國等範圍,那就是真心實意,今年BUPA中國區有一個母親赴美產子時產生一千多萬人民幣的治療費用,最後母子平安,而保險公司也全額理賠。

3、醫院範圍

雖然大多數高端醫療對醫療機構的限定為合法醫療機構,但為了我們享受直付就醫的便捷性,我們需要考察保險計劃的直付醫院範圍,由於各家保險公司的直付醫院範圍不一,需要提前確認偏好和期望的就診醫院在不在範圍內。

4、保障責任

高端醫療的保障責任一般含以下板塊:住院、門診、健康體檢、疫苗、牙科/眼科/助聽器、孕產及新生兒護理、緊急運送等。這個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匹配就好。

①【住院】

這個是高端醫療保險中的核心部分,一般同年度總保額,保障責任包括住院期間各項合理且必須的治療費、住院前後的居家護理等、與住院相關的門診費用以及臨終關懷等等。選擇時需要注意賠付上限,比如器官移植等會單獨列出設置一個額度,當然對我們消費者,限制越少越好。

②【門診】

門診是高端醫療中使用頻次最高的項目,門診一般都會有單獨限額,有些醫療險會設置門診次數,在這裡比如中醫、物理治療等會有額度和次數的限制。

③【健康體檢】

這一項對我們個人進行健康管理是很有意義的項目,同時體檢的意義在於如果我們身體不舒服想去醫院就診,如果沒查出問題那麼也有項目可以覆蓋,減少保險公司拒賠的可能性。

④【疫苗】

如果帶新生兒或者小孩子入保,通常會考慮疫苗項目,高端醫療保險中的疫苗責任是可以涵蓋私立醫院進口疫苗的,這個一般有額度限制。因為疫苗責任理賠率過高,為了均衡費率,現在含疫苗責任的高端醫療保險大多數不支持孩子單獨投保。

⑤【孕產及新生兒護理】

孕產責任包括產檢、生產、孕產併發症、新生兒護理等風險,該項目一般有12個月等待期,這意味着如果考慮用高端醫療保險備孕,如果想要覆蓋從產檢到生育的全部費用需要備孕前一年投保。

⑥【牙科/眼科/助聽器】

這個項目一般作為附加可選責任,同時設有單獨上限,牙科責任一般有等待期,比如常規6個月,畸形矯正12個月。

5、投保地域

因為不同國家的保險產品受不同的法律管轄,而且醫療險計劃的理賠都是銷售所在地負責,如果從地下購買境外保險產品,因為醫療體制差異,在部分理賠款上可能會引起拒賠,所以建議在工作、生活常駐地投保,購買常駐地當地的醫療計劃。買高端醫療本身就是為了優質、省心的就醫體驗,沒必要因小失大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擔心之後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區域會變,選擇全球計劃,之後即使移民也可以進行轉保。此外大多醫療險有境內居住時長要求,如果之後進行常駐地地址變更需要聯繫保險公司進行告知。

6、免賠額及自付比例

這兩個項目針對費率折扣,但是如果費率充足,不建議提前設置,因為如果後續想取消免賠額,需要重新核保計算等待期。

【免賠額】設置免賠額可以提高槓桿比,保險公司只賠付免賠額到年度上限的中間部分。

【自付比例】這一部分就是選擇對應項目的保費由保險公司完全負責還是自己承擔一部分。如果自己承擔,自己承擔多大比例的問題。比如如果對昂貴醫院選擇自付比例,會有費率上的折扣。


擁有一份好的醫療險,其實至少擁有的是中國大陸較好的醫療資源,

費用無需提前墊付,保險公司提供直付功能,理賠更人性,產品更穩定,

相比過度宣傳和價格誘導的百萬醫療,低調的中高端醫療險,顯然需要更多的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