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國際熱點,準時與您相約。
剛剛過去的一周(10月3日—9日),最引人矚目的國際新聞當屬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揭幕。此外,橫跨刻赤海峽,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也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不小波瀾……
一、 特別關註:202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3日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2、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阿蘭·阿斯佩、美國科學家約翰·克勞澤和奧地利科學家安東·蔡林格,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3、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卡羅琳·貝爾托齊、卡爾·巴里·沙普利斯和丹麥科學家莫滕·梅爾達爾,以表彰他們在發展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方面的貢獻。
4、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文學院6日宣布,將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法國女作家安妮·埃爾諾。
埃爾諾1940年出生於法國,是當代法國文壇有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已出版多部作品,代表作包括《悠悠歲月》等。
二、受損嚴重,克里米亞大橋公路橋恢復通車
10月8日,今日俄羅斯通訊社報道,克里米亞大橋公路橋已恢復通車。經過全面安檢後,轎車和大巴車可以通行,但載重汽車需使用渡輪。俄總統普京當天簽署命令,授權俄聯邦安全局對克里米亞大橋等設施加強保護。
8日早些時候,克里米亞大橋公路橋上一輛卡車發生爆炸,導致與公路橋並行的鐵路橋上一貨運列車上七個油罐被點燃;公路橋部分路段受損。
烏克蘭國際文傳電訊社8日援引烏執法機構一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大橋爆炸是烏安全局採取的一項特別行動。烏安全局尚未就此發表評論。
而俄聯邦偵查委員會說,調查人員已確定爆炸卡車車主是俄羅斯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居民。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三、俄批准頓涅茨克等四地入俄條約
俄聯邦委員會4日舉行全體會議,通過接納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地加入俄聯邦的條約和憲法草案,有關法律程序將在根據俄總統令對現行憲法進行修改後正式完成。
當天,烏總統澤連斯基(上圖,資料片)當天簽署法令強調,在國際社會承認的邊界內,烏克蘭領土不可分割、不可侵犯,烏國家主權覆蓋其整個領土;不與俄總統普京進行談判;批准關於烏克蘭加速加入北約的申請等。
四、“伊恩”致死人數攀升 或成佛州史上損失最大颶風災害
截至10月5日,在美國登陸的颶風“伊恩”已經造成110人死亡,其中多數在佛羅里達州,且可能成為佛州歷史上造成財產損失最大的颶風災害。
五、反轉,馬斯克再欲收購推特
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3日表示,只要針對他撤銷收購推特行為的相關庭審“立即延期”,就願意按照原先達成的協議,以每股54.2美元、總額440億美元的價格完成收購推特,令這場前後反覆的收購“大戲”再起波瀾。
但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當地時間9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的律師表示,由於推特公司最近與一名舉報人達成協議並向其支付了775萬美元,馬斯克440億美元收購推特公司的協議已被終止。
另據報道,馬斯克相關公司的載人“龍”飛船5日從佛州發射升空,搭載美日俄4名宇航員飛往國際空間站。
六、美航天器撞擊小行星產生近萬公里“彗尾”
美國“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9月26日“故意”撞擊一顆近地小行星,以期改變其運行軌道。觀測發現,撞擊產生的碎塊、塵埃等物質形成彗尾般景象,在太空綿延近萬公里。這是美國航天局首次開展測試小行星軌道偏移技術的任務,旨在提高防禦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能力。
七、英國財政政策引發市場恐慌
10月7日,在英國曼徹斯特,一名女子走過一處貨幣兌換點。
英國財政大臣誇西·克沃滕近期宣布了該國50年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以提振經濟,卻引發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儘管英國央行和政府隨後公布補救措施暫時穩定了市場情緒,但仍留下很多問題,英國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