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美國人均GDP約為6.93萬美元,“人均國民收入”突破7萬美元

我們觀察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規模往往從兩個指標入手,分別是國內生產總值和國民總收入。首先看GDP(國內生產總值),強調的是各國境內所有常住單位創造的最終商品和服務總價值。

看GDP,美國在全球佔據較大優勢

世界銀行公開的信息為準,美國GDP依然在全球保持較大領先優勢,在2021年達到了22.996萬億美元的高度,約為全球經濟總規模的23.93%。按3.319億人口計算,人均GDP為6.93萬美元。

世界銀行給出的我國2021年GDP約為17.734萬億美元,約為全球經濟總規模的18.45%。按略微超過14.12億人口計算,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25萬美元,並且也超過了全球人均水平。

日本2021年的GDP約為4.937萬億美元,人口約為1.257億,人均GDP在3.93萬美元左右;之後是德國,GDP約為4.223萬億美元;英國,GDP約為3.187萬億美元;印度、法國、意大利、加拿大、韓國……

看國民總收入(GNI),美國優勢會更大

世界銀行給出的美國2021年GNI總規模已大幅攀升至23.393萬億美元,比美國GDP在全球的優勢更大一些。以3.319億人口計算,美國人均國民收入更是實現了7萬美元的突破,創新高。

考慮到美國今年經濟在繼續發展,疊加高通脹因素,美國2022年的GNI有望達到或超過25萬億美元,人均國民收入更是有可能超過7.5萬美元,繼續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領跑。

美國2021年的人均GDP約為6.93萬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卻實現了7萬美元的突破。南生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一個國家的居民收入通常是人均GDP的50%左右。發達國家的會高一些,但也難以超過60%。

為什麼美國居民的收入卻比人均GDP更高呢?這是因為:人均國民收入,不等同於“居民的收入”。國民總收入實質上就是國民生產總值(GNP),強調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的居民在任何地方創造的總價值。

計算方式和GDP是一樣的,只是國民總收入強調“屬人原則”,GDP突出“屬地原則”。按收入法計算公式,兩者都包括了“僱員報酬、固定資產消耗生產稅和進口稅凈額、營業盈餘”等。

真正以“報酬”形式分配給老百姓的只是GDP或國民總收入中的一部分。老百姓只能拿到他們創造蛋糕中的一部分,這個比例通常在50%左右。發達國家由於佔據了高端市場,利潤率更高,分配給居民的收入能夠接近或達到60%。

發展中國家的產業鏈主要以中低端為主,盈利能力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高薪崗位,還要留存擴大再生產的投資本金。分配給居民的收入遠低於發達國家,通常在人均國民收入的40%到50%之間。

那分配給美國居民的報酬,到底有多少呢?

世行銀行數據中並沒有給出美國居民2021年的收入信息,但我們可以從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報告中找到答案:分配給居民的報酬總額為12.581萬億美元,居民人均收入在3.8萬美元左右。

按此推算,美國居民收入大約是人均GDP的54.8%,是人均國民收入的53.9%。美國居民創造的其他財富,則以固定資產消耗、生產稅和進口稅凈額、營業盈餘等形式被拿走了。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