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庫存和低需求,PC供應鏈可能需要一年時間才能恢復

在經歷了 2020 年和2021 年的爆髮式增長後,2022 年全球 PC 市場迅速遭遇了需求不足的危機,原因是居家辦公的福利減少、俄烏衝突、中國疫情封鎖和通貨膨脹壓力的疊加影響。供應鏈籠罩在需求疲軟、庫存高和銷售下降的陰鬱氣氛中。

對於今年下半年的前景,PC相關供應鏈變得更加保守。儘快清理庫存的目標導致上下游需求明顯放緩。清庫存將持續到 2023 年第1 季度。華碩甚至表示,在目前全球經濟高度不可預測的情況下,PC 庫存調整期可能會持續一整年,直到 23 年第三季度,這比許多供應商預期的時間還要長。

英特爾遭遇 30 年來首次季度虧損

此前,主要上游供應商英特爾、AMD和英偉達,以及終端產品、製造和零售都對PC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持樂觀態度。然而,供需逆轉迅速而激烈。受 PC 需求大幅下滑和 AMD 挑戰的影響,英特爾2022年第2季度收入同比下降22%。通過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後,報告虧損4.54億美元,與2021年報告的利潤51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2022年第2季度毛利率為36.5%,相比2022年和2021年第1季度的50.4%和57.1%顯著下降。

相比之下,AMD 第二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了創紀錄的 70%。除了繼續從英特爾手中奪取數據中心和嵌入式系統的市場份額,並受益於收購賽靈思之外,由於 PC 市場份額仍遠低於英特爾,PC 需求下降對 AMD 的影響也沒有那麼嚴重。

顯卡龍頭英偉達最新公布的 2023 財年第二季度(截至 2022 年 7 月 31 日)收入僅為 67 億美元,環比下降近 20%。此外,英偉達還宣布將撥出 13.2 億美元用於處理庫存清理和長期採購承諾。英偉達營收大幅下滑的原因不僅僅是PC市場的低迷。最關鍵的因素是,隨着挖礦趨勢的消退,顯卡價格已經從最高點回落,因此不再帶來相同水平的利潤。

這三大廠商也都調整了今年的PC市場前景。英特爾估計全球 PC 出貨量每年下降 10%。AMD 和 NVIDIA 都更加保守,AMD 估計降幅在 15% 左右。

PC出貨調整力度加大

隨着世界進入疫情減弱的時代,全球教育招標急劇減少。Chromebook是過去兩年筆記本熱潮的主要推動力,在疫情期間飛得最高,2022年跌幅最大。PC廠商一直在下調出貨目標,Chromebook是其中之一關鍵因素。

預計 2022 年,全球Chromebook 出貨量降幅將增至 55%,可能高達60%。總體而言,2021 年 Chromebook 出貨量約為 37-3800 萬台。預計到 2022 年,這一數字將降至 1700 萬台左右。

主要PC品牌已經降低了Chromebook 的出貨量。作為 2021 年Chromebook 出貨量 1000 萬台的領導者,惠普將2022 年的出貨量目標調整為 360 萬台左右,降幅超過60%。2022 年跌幅最大的公司是宏碁。此前,宏碁估計降幅不會超過 40%,但最新數據顯示,現在降幅高達 75%。

遊戲和商業領域無法填補出貨量缺口

上游 CPU 和 GPU 製造商對 PC 市場的保守前景也影響了新平台的發布時間表。隨後,上游代工界傳出訂單減少、出貨延遲的傳聞。

各大PC品牌今年以來已經多次調整年度出貨目標,降幅越來越大。除了 Chromebook,筆記本電腦、台式機和顯示器也都出現了大幅下滑,因為遊戲和商業領域的緩慢需求無法填補消費市場留下的空白。多家企業已向供應鏈表示,庫存清倉目標已延長至 3 個季度。

正如供應鏈傳聞的那樣,聯想 2022 年 Chromebook 出貨量同比下降超過 50%。與 Windows 筆記本一樣,由於本地優勢,希望將降幅保持在 10% 以下。然而,整體 PC 的降幅已達到 15%。

惠普也面臨著類似的情況,消費者筆記本電腦的出貨量每年下降超過 20%。儘管惠普完全致力於提高遊戲和高級商業模式的百分比,但出貨量沒有增長,今年的整體 PC 出貨量卻下滑了 15%。

華碩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在 2021 年達到 2000 萬台。供應鏈消息人士最近暗示,華碩已經降低了所有生產線的出貨量。2022 年PC的年度出貨量可能會下降到 16-17 百萬台,其中主板的出貨量和利潤下降幅度更大。其他 PC 出貨量也出現大幅下調,因為遊戲和商業需求沒有像預期的那樣爆炸式增長。

華碩的庫存超過67.8億美元

在宏碁和華碩公布最新季度業績和展望後,市場預測下半年全球PC市場將迎來淡季旺季,2023年上半年可能不會有起色。

華碩 2022年第二季度的利潤下降了 80%,庫存增加達到新台幣 2061 億元(67.9 億美元)。庫存周轉時間也增加至 180 天,高於2022年第一季度的 154 天和2021年第二季度的 114 天。這意味着產品賣得不好,清庫存需要更長的時間。7月份,華碩營收為367.52億元新台幣,環比下降33.72%,同比下降2.18%。

宏碁第二季度庫存為新台幣 634.42 億新台幣(合 20.7 億美元),與 2022 年第一季度相比減少新台幣 4.17 億美元。儘管存貨價值下降,但存貨周轉時間也有所增加,從一季度末的 79 天增加到 89.1 天。7月,宏碁營收174.58億元,環比下降43.58%,同比下降33.11%。

庫存在收入中的百分比,PC 供應鏈部門

來源:彭博社,DIGITIMES Asia 編譯,2022 年 8 月

主要品牌訂單放緩標誌着旺季乏善可陳

仁寶是全球第二大筆記本電腦 ODM,在因大陸疫情封鎖而在第二季度遭遇出貨量低點後,預計第三季度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然而,隨着第三季度的表現日益疲軟,這一估計已下滑至個位數。除了受到蘋果 MacBook 訂單保護的廣達外,緯創和英業達都傾向於更保守的 22 年第三季度前景。

很多ODM期盼的下半年旺季已經落空。主要原因是品牌需求明顯放緩。業內分析指出,產品在海上數周終於落地後,零售市場發現預期需求不存在,導致庫存迴流到品牌工廠。

就連原本對市場頗有信心的戴爾,也暫停了零部件訂單,大幅減少ODM出貨量。戴爾有兩個主要的 ODM,仁寶和緯創,其中仁寶首當其衝。儘管緯創資通不是訂單減少的一部分,但它已經感受到了影響。因此,其第三季度前景已從持續增長轉向保持水平甚至下降。

仁寶CEO Martin Wong指出,往年2021年上半年筆記本出貨量與下半年筆記本出貨量的比例在45比55左右,2022年是50比50。他補充說,過去,上游和下游部門在出貨量方面的預測不同。然而,今年雙方就年度出貨量達成了罕見的協議,預計與 2021 年相比將下降 20%。

對於 2023 年,Wong 保持着同樣保守的態度。他認為其中涉及很多變數,其中最大的變數就是通貨膨脹。這涉及到品牌的庫存情況,有的已經備貨5個月。庫存清倉壓力大,上半年普遍處於淡季,反彈可能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會出現。

行業能否在 22 年第四季度反彈仍是未知數。英特爾的預測稱,第三季度是最黑暗的時刻,第四季度將是隧道盡頭的光明。這一預測得到了Wong的支持。這一預測是否會成真還需要觀察。主要因素將是西方市場的購買力。從目前的品牌銷量來看,還遠不夠樂觀。

需求下降導致IC設計部門被庫存燒毀

IC設計行業也面臨客戶需求急劇逆轉和庫存快速上升的問題。上半年,IC行業寄希望於高水平的商業和遊戲模式能夠提高出貨的質量和數量,從而為IC設計行業帶來增長。在最壞的情況下,它至少應該保持運行的基礎。然而,一系列負面經濟因素以及此前物流問題解除後終端用戶需求的明朗化,表明PC和筆記本電腦應用全面下滑。

實際上,IC設計界在2022年初已經普遍認識到,即使最終用戶的實際需求保持穩定,也不可能出現像2021年那樣的IC需求高峰。此外,眾所周知2021年全年客戶超訂情況嚴重。因此,行業對於年度出貨量預估已經相對保守。儘管如此,即使是 IC 設計行業也沒有預見到 2022 年的需求會出現如此放緩。之前相對保守的前景顯然不夠保守,導致公司進一步下調了出貨目標。

許多供應商承認,早在 2021 年下半年 Chromebook 銷量開始走弱時,他們就已經與客戶討論過是否要逐步調整庫存。然而,一方面,由於物流問題,很多零售渠道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庫存。這意味着在物流過程中存在大量隱藏庫存,無法對實際終端用戶市場進行合理評估。

另一方面,高端機型,尤其是商務筆記本的需求持續增長。這讓整個供應鏈產生了一種期望,即高端車型的增長可以彌補消費者車型需求的減少,這也是他們沒有儘快進行庫存調整的原因。

在確認旺季表現不佳的情況下,總體而言,IC設計部門目前處於幫助客戶清庫存並與上下游供應商重新協商訂單規模、交貨日期和價格的階段。目的是為風暴過去後的再生做準備。

IC設計部門已將庫存清倉時間安排在2個季度左右,希望在2022年底前完成清倉,2023年恢復正常的需求周期。即便如此,這個目標仍然難以實現。如果 2022 年開學和假期的銷售數字沒有反彈,庫存的清盤速度將較慢。從客戶端來看,市場要到 2023 年下半年才能恢復。更重要的是,2023年的年出貨量只會和2022年差不多。

終端用戶 PC 品牌、製造商和組件市場都籠罩在悲觀的迷霧中。實話實說,在 PC 龍頭英特爾發布最新業績和展望後,幾乎可以肯定 PC 市場明年將處於低谷。清庫存將創造一個價格折扣司空見慣的市場。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繫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