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人生》:美麗善良的劉巧珍能過上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嗎?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要緊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人生。——柳青


這是出自柳青《創業史》中的一段文字,被作家路遙引用在自己的小說《人生》的開頭處,用來說明和提醒年輕人,走好人生關鍵處幾步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就以此來作為開頭,討論一下路遙《人生》作品中的劉巧珍這個比較特殊的人物。


一、作品基本情況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原載《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農村,又離開農村,再回到農村的人生變化過程。



01 故事梗概

高加林在小學任教的工作卻被人頂替後,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美麗善良的本村姑娘劉巧珍雖然一字不識,卻欣賞並戀慕有文化的高加林。劉巧珍時常幫高加林,並向高加林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劉巧珍的愛使高加林感到格外溫暖,也熱情地給予了回應。

高加林當上縣裡的通訊幹事後,雖然遠在鄉下的劉巧珍一直思念着高加林,但高加林留戀城裡的優越生活,決定與巧珍分手。本以為能留在城裡的高加林,因被舉報到縣委工作的手續有問題,而被解職。高加林再次回到農村生活時,劉巧珍已嫁他人,高加林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02 在《人生》一文中,作家路遙着力塑造了兩個重要人物,一個是男主人公高加林,另一個是女主人公劉巧珍。


高加林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樸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他卻在都市文明和鄉村落後矛盾中,成了那個被邊緣化的人物。


劉巧珍美麗善良,愛情真誠。但她把自己置於高加林的附屬地位,理想之光幻滅後,她以無愛的婚姻表示對命運的抗爭,恰恰重陷傳統道德觀念的桎梏。然而,她卻有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由此,本文重點要評述是女人公劉巧珍。


二、美麗大方,聰明善良的劉巧珍能過上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嗎?


“上河裡的(哪個)鴨子下河裡鵝,

一對對(哪個)毛眼眼望哥哥……”

《人生》中的女主人公劉巧珍就是這樣唱着情歌出場的,她的情歌是唱給心上人高加林聽的,她能在高加林的人生受挫時,出現在他的眼前,是經過她的一番精心準備的,可小說里的男主人公高加林又是怎樣對待劉巧珍的呢?

  • 高加林怎麼也沒有想到,這首情歌是美麗大方,聰明善良的劉巧珍花盡心思,特意找準時機來唱給他聽的;
  • 高加林怎麼也沒有想到,像劉巧珍這樣一位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姑娘,會那樣熱烈地愛着自己;
  • 高加林更沒有想到,他那麼快就會對劉巧珍產生了情感,還對巧珍的真情告白報以熱烈的回應;
  • 高加林更更沒有想到,在春風得意的人生征途上,他會那麼快就變了心,把劉巧珍當作自己理想人生中的一個過客;
  • 到最後,高加林仍是沒有想到,被他這個“當代陳世美”無情拋棄的劉巧珍,竟然會為他這個“負心漢”能有一份不出力氣,體面的好工作去向自己的丈夫求情。

然而,劉巧珍這樣付出不計代價的背後,是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努力追求。但是,她能過上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嗎?


01 不能,劉巧珍任性地嫁給了自己不喜歡的一個人

沒有文化的劉巧珍戀慕有文化的高加林,她把自己的真情用以真心的實際行動來告白高加林。在給高加林的愛上,她是真誠而又炙熱的,也是毫無保留的,她從沒有懷疑過高加林對自己回報的愛是虛情假意的,也從沒有想過高加林會成為負心漢。可高加林無情地拋棄,又的確傷透了她的心。

這個善良純情的好姑娘,經受不住變心戀人的打擊,情急之下,她順從了父母之命,嫁了自己並不喜歡的一個人。

美麗善良的巧珍對高加林的愛是純情的,她雖然嫁給了不喜歡的馬拴,但在她的心裡,高加林才是自己的理想愛人。

如果劉巧珍一直念念不忘高加林,如果劉巧珍一直深陷在對高加林的戀情中,如果劉巧珍還抱有重新回到高加林的情感懷抱中的一絲希望……那麼,劉巧珍肯定過不上自己所嚮往的美好生活。

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置於是某個人的附屬地位,即使能和那個人在一起,她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因為一廂情願的愛情其實並沒有好的結果。


02 能,一定能,劉巧珍一直努力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 劉巧珍是一個敢與命運抗爭的人,她敢愛也敢恨。

對於傾心戀慕的高加林,雖然知道自己沒有文化,身份地位與其不相匹配,但劉巧珍能審時度勢,掌握好了高加林遭受挫折的時機,以自己的溫情來贏得了高加林的愛情。

面對家人不同意她與高加林的交往,並且父親劉立本還因此把她打了一頓,還有村裡人傳出來的流言蜚語,她不但沒有退縮,反面更是光明正大地與高加林出雙入對,這在那個還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裡,是非常“出格”的做法。然而,為了追求自己的美好生活,劉巧珍就這樣“出格”了。



  • 劉巧珍本就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使被高加林拋棄,但她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並沒有改變。

被高加林無情地拋棄後,劉巧珍沒有深陷痴情不改之中。高加林約了劉巧珍出來,聽高加林說出了那些絕情的話後,劉巧珍是流着眼淚走的,雖然是搖搖晃晃地騎着車子離開的,但她還是頭也不回地向大馬河川飛奔而去。

在這家裡休養了幾天的劉巧珍很快就又出現在了田野里,像一匹小牝馬一樣,開始在土地上勞作。

沒幾天,她就同意了和馬拴的婚事,她還誠懇地說:“不管怎樣,我還得活人。我要和馬拴一塊勞動,生兒育女,過一輩子光景。”

這個勤勞善良的女子,只要她心有所向,日子過得肯定不會太差。因為,生活中沒有那個人的陪伴,她也會堅強地去追求自己嚮往的美好生活。



  • 劉巧珍是一個善良的女子,她的善良在骨子裡,這樣一個心存美善的人,她不會辜負美好的人生。

大姐巧英要為巧珍出口中惡氣,準備在高加林回村的路口上為難高加林,得知消息後,劉巧珍從婆家追來勸阻大姐。見自己苦口婆心的勸阻無效時,劉巧珍竟然一下子跪倒在大姐面前,哭着求她放過高加林,不要為難他。

當大姐以高加林還愛着她,想幫她與高加林複合時,劉巧珍又斷然拒絕大姐的好意,她說:“不!這是不可能的。我已經結婚了,再說,我也應該與馬拴過一輩子。馬拴是好人,對我也好。我已經傷過心了,再不能傷馬拴的心……”

對於要回村的“負心漢”高加林,劉巧珍不但自己不去尋報復,還求家人不要為難他,更是還要求自己的丈夫馬拴幫高加林在村裡謀求一份教書的體面工作。

劉巧珍這個姑娘的心有多大呢?她是如此的善良,又是這樣的大度,難道她就不該過上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嗎?難道心存美善的人,就不該擁有美好的生活嗎?

所以,我們要祝福那些心存美善的人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為他們配得上過美好的生活。


三、結語:

去讀讀路遙的《人生》吧,讀過《人生》,要學會去思考《人生》,更要去理解和追求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

  • 企業家馬雲在18歲時,還是個蹬三輪車的零工,他看了《人生》之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 導演賈樟柯說:“讀路遙的《人生》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個上中學的孩子。這麼多年我看過很多作品,都對我的電影創作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我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這本《人生》,它讓我開始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思考我的人生。”

2018年9月27日晚,由中國作協《小說選刊》雜誌社、中國小說學會、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評選在青島揭曉,路遙的《人生》 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這足以證明《人生》這部小說對過去、現在和將來,對一個人的人生的深遠影響力。


讀書寫作,談古論今;看人生百態,聊趣聞軼事。喜歡,請關注@魯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