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反攻,為西方度過寒冷的冬天,送來一縷溫暖的陽光

自古有一個基本的戰略理論,就是強者攻弱者守。在戰爭中如果能夠藉助很好的防禦工事,是以逸待勞,採取防守的方式,實力弱的一方也能抵擋住強大一方的進攻,給進攻一方造成巨大的損失。

從這一點上看,烏克蘭在俄羅斯2月底到3月底全面進攻的第一階段和俄羅斯4月初到7月初重點進攻的第二階段都是遵守這樣的原則,取得了一些戰果。

但是,一味防守也有弊端,防守是一種被動行為,一方通常是靠持久戰來拖垮對方,很難在短時間內,僅靠防守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8月底烏克蘭軍隊對裝備依然強大的俄軍發動進攻,戰爭進入第三階段,看似有些不合常理但也在常理之中。

烏克蘭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和人的耐心問題,烏克蘭無法知道國內和國際大環境是不是允許他們和俄國打持久戰。

俄烏戰爭,烏克蘭能夠在戰場上和俄國不分勝負。主要靠兩點:一是烏克蘭國內人民堅信烏克蘭最終能夠贏得勝利這個信念;二是國際上歐美國家對烏克蘭持續不斷的武器和經濟援助。

儘管烏克蘭在國內和國際上得人心,從而獲得了他們持續的支持。但是,人心也必須由烏克蘭一方不斷有好消息來鼓舞。

因為,大多數人喜歡錦上添花,少有持續雪中送炭的。而且,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戰爭長久拖下去,不一定對烏克蘭有好處。西方國家對俄國的經濟制裁,現在來看,不但沒有擊垮俄國的經濟,反而讓歐洲的能源價格暴漲近40%,結果是俄國賣能源賺得盆滿缽滿,而西方國家卻出現了40多年來最高的通脹,甚至經濟也進入衰退的邊緣。

俄國還利用歐洲對他的天然氣依賴,在和歐洲打一場心理戰。俄國對德國輸氣管道北溪一號管道,一會檢修,一會關閉,讓德國和歐洲無法為今年冬天儲存天然氣,眼看秋天就要來啦,歐洲各國都在討論今年冬天歐洲是不是要在黑暗和寒冷中度過。

而且,俄國盧布不但沒有如大家預期的大量貶值,而成為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在美元相對各國貨幣都在大漲的情況下,盧布居然相對美元還在大漲。盧布的堅挺讓俄國政府大傷腦筋,國際原油按美元計價,但是,俄國政府的稅收是要兌換成盧布計算,盧布兌美元大漲,以美元計價的石油和天然氣稅收收入因此大打折扣,讓俄國政府按盧布計算的財政收入反而縮水。所以,俄國最近不得不想辦法讓盧布貶值。

媒體9月2日報道,俄國政府和央行在今年計劃購買價值700億美元的中國人民幣和其他對俄國友好國家的貨幣,以此來減緩盧布不斷升值的趨勢。

高能源價格已經讓一些歐美國家的民眾產生不滿的情緒,如果,烏克蘭不能給民眾最終戰勝俄國的希望。

那麼,這種讓歐美各國無上限地給烏克蘭寫支票的做法,不知道歐美各國民眾在今年寒冷的冬天還能支持這種政府行為多久。

此刻,烏克蘭看到俄軍在四月份發動的重點進攻,已讓俄軍處於精疲力竭的狀態,已無力發動下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俄軍不得不在俄國國內到處招兵買馬,儲蓄新的戰鬥力。

在戰略相持階段的7月和8月,烏克蘭軍方不斷向西方國家索要武器支持並發動精確有力的打擊。他們從遠程利用西方提供的一些先進的武器,包括美國提供的精準火箭彈海馬斯系統,大量摧毀了俄軍後方的軍火庫補給線和道路橋樑等,烏克蘭軍方也在俄軍佔領的南部地區發展反抗俄軍佔領的游擊部隊,尤其是在赫爾松市的游擊隊,已經開展一系列的游擊攻擊行動,烏克蘭軍方意在破壞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控制,並削弱俄軍的士氣。

隨着九月的秋天到來,烏克蘭寒冷的冬天也將臨近,而冬天對攻擊一方是非常不利的,烏克蘭軍方清楚,要贏得戰場主動和西方的民心,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別無選擇。

烏克蘭軍方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下,8月29日咬牙開始了此輪反攻行動。當然,這也是精心謀劃的反攻。

果然,在9月上旬獲得哈爾科夫大捷,給了西方社會和民眾極大的鼓舞,為度過今年寒冷的冬天給了一縷溫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