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作戰重回膠着狀態,美國坦言下一步對俄計劃,普京嚴厲警告

烏克蘭“聲勢浩蕩”的大反攻自9月13日起便“動靜不大”了。俄羅斯國防部在13日發表聲明,稱俄軍正在重組軍隊,以便對前線進行打擊。

換句話說,烏克蘭第一波攻勢正在告一段落,俄烏間將會重新回到膠着狀態。但這個膠着狀態應該不會像夏天一樣持續那麼久,畢竟“凜冬將至”。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一波攻勢。

八月底九月初,從烏軍的反攻行動可以發現,美國的“主力作用”越來越明顯,這也是俄羅斯所關注的重點。

美國一直以來就是烏克蘭作戰的最主要支持者,按照美國情報官員的說法,美國通常比烏克蘭更了解俄羅斯的軍事計劃。

此次反攻美國和英國一起為烏克蘭提供了寶貴的戰術指導和情報信息。所謂戰術指導即訓練烏克蘭“聲東擊西”,趁着俄羅斯把精力向烏南轉移時,在哈爾科夫方向發起反攻。

所謂情報支持,則是利用先進的偵查和科學技術為烏克蘭提供俄羅斯指揮所、彈藥庫、行軍路線等關鍵信息,使得烏克蘭的打擊更為精準有效。

俄羅斯甚至直言,談判與否,要看基輔背後的“老闆”是否願意。美國的強力支持,是俄羅斯不得不面對的困境,也算是俄羅斯的“凜冬”吧。

其次,我們來談談“下一波攻勢”。

如上文所說,目前的前線膠着狀態不會持續太久,因為歐美希望烏克蘭能在冬天來臨前打出一個漂亮的成績。

因此,下一波大反攻及轉折點的發生,大概在九月底十月初。當然這是在俄羅斯沒有“憋大招”、提前反攻烏軍的情況下進行猜測的。

除了時間以外,下一波反攻的力度也需要我們注意。

從八月底九月初烏克蘭的反攻行動中可以發現,烏克蘭的軍事反攻與西方陣營的制裁是同時進行的,因此下一波反攻也將是如此

一是軍事上的力度加大。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計劃為烏克蘭“配備”射程為300公里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俄羅斯對此很是不滿。

俄羅斯駐美大使指出,若基輔得到了這種武器,那麼俄羅斯大城市、工業重地、交通樞紐等地將被暴露在襲擊範圍之內。

他警告道,“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明美國會直接捲入與俄羅斯的軍事對抗之中”。

也就是說,俄羅斯不僅要短時間內調整作戰以應付在烏克蘭本土內的戰役,還要提防俄羅斯本土受襲,警惕俄美之間的直接對抗。

若俄美直接進行軍事對抗,那麼不亞於“第三次世界大戰”了,任何一個渴望和平的國家都不願意看到吧!

二是中亞成為俄美“爭奪”的另一重點。

美國國際開發署副助理署長稱,美國正在做的就是,“試圖幫助中亞加強民主體制、推動經濟增長,最終使其與俄羅斯經濟脫鉤”。

可謂是,直接把目標擺在了明白上。中亞地區是什麼地區?中亞分布着俄羅斯的“老朋友”,例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國家,對俄羅斯而言意義重大。

美國之所以敢明着來,就是因為俄羅斯對中亞的吸引力、特別是經濟吸引力急劇衰退了,這從俄烏衝突爆發後,中亞國家對俄羅斯的“冷漠”就可以看出。

美國將手直接伸向俄羅斯的舊友,對俄羅斯的“羞辱”也是夠直接的。而且從目前來看,普京能從經濟方面挽回中亞盟友的並不多,畢竟經濟實力衰退是事實。

因此,下一波攻勢,軍事上力度可能會更大、歐美的經濟制裁會更嚴厲。俄羅斯須在軍事上獲取優勢或維持膠着狀態、在經濟上依靠能源和金融“撐住”,才能暫時化險為夷。

至於具體局勢如何,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