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冬季逐漸來臨,歐盟能源危機開始越來越多地受到關注,近日歐盟公布了第八輪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其中包含對俄油設置價格上限的相關措施。
寧願自己承擔風險和壓力,也要義無反顧地支持基輔,不得不說歐盟對烏克蘭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然而制裁方案才剛被批准,他們就遭到了來自基輔的背刺。
據媒體報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警告稱,烏克蘭過去一直向歐洲提供廉價電力,但由於該國自身能源供應不足,所以這種交易方式將暫時中止。澤連斯基同時強調,烏克蘭自己也需要電力來過冬,大概數天或者幾周以內,就會正式對歐洲斷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的時候,烏克蘭與歐洲實現能源系統併網,澤連斯基當時表示,烏方希望從歐洲獲得天然氣,而基輔將以廉價的電力作為交換,現在看來,他顯然違背了當初的承諾。
雖然烏克蘭斷供,應該不會導致歐洲國家出現嚴重後果,但負面影響肯定是會有的,馬上用電高峰期就要來了,這個時候出幺蛾子,會使得歐洲本就緊張的電力供應,變得雪上加霜。
另外,此舉還反映出歐盟對烏克蘭的付出與收穫嚴重不成正比,其一味地付出,不光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在關鍵時刻被捅刀子,這無疑會加劇歐盟內部反對繼續援助烏克蘭的聲音。
事實上,歐洲能源危機嚴重,早就是人盡皆知的事情,由於能源短缺,歐盟成員保加利亞已決定暫時放棄制裁俄羅斯,並考慮與莫斯科簽署燃料供應協議,以保證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轉。
而非歐盟國家塞爾維亞也在近日炮轟歐盟,指責後者錯誤的制裁措施,導致該國石油進口成本大幅上升,增加至少20%。其實別說這些小國,即便是歐盟的經濟領頭羊德國,面對眼下的狀況,也多少有些扛不住。
法新社報道稱,德國副總理哈貝克罕見地批評美國,控訴其收取價格過高的天然氣費用,導致德國面臨一些困難,可轉過頭來想想,這又何嘗不是德國自作自受呢?
原本可以享受俄羅斯穩定的能源供應,柏林卻偏要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跟風制裁莫斯科,大幅減少從俄進口天然氣的規模,受供需關係影響,當供應減少而需求增大時,美國作為能源出口國,又豈能不狠狠割韭菜?
更諷刺的是,前不久“北溪”1號2號管線被炸,整個歐洲劇烈震動。儘管歐洲各國都知道這事屬於人為破壞,可誰都不敢把話說破,甚至還自欺欺人地把鍋推到俄羅斯頭上,實在讓人笑掉大牙。
值得一提的是,烏克蘭突然針對歐洲的痛點出手,或許並不僅僅是出於自身能源短缺的原因,結合近期的形勢來看,不排除是在藉機威脅歐盟加大援助力度。
從公開的信息可以發現,西方國家中,除了美英兩國之外,歐盟對支持基輔變得越來越失去耐心,再加上國內民眾抗議的聲音此起彼伏,其已經大幅削減了援助金額。
但俄羅斯那邊將烏東四地收入囊中後,正計劃實施反攻,基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支持,所以便打算用電力作為要挾的籌碼,逼歐盟展現更多誠意。只是澤連斯基或許忽略了,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歐盟國家早就厭倦了被基輔呼來喚去,澤連斯基劍走偏鋒,不排除會翻車。而且正如上文所言,烏克蘭需要向歐盟進口天然氣,那麼一旦他們對等反制,缺乏天然氣的烏克蘭,今年冬天怕是更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