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
作為當前芯片製造領域的王者,台積電不但營收達到了568.2億美元,遠超主要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的82.9億美元,更為可怕的則是台積電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驚人的59.5%,也就是說僅僅台積電一家的市場份額就比剩下所有競爭對手加起來都多。同時芯片製造產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全球前十大芯片代工廠商的整體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97.5%,也就是說剩餘企業的市場份額僅為2.5%。
全球芯片代工廠商排名
佔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台積電最大的法寶就是其在先進制程領域的不斷突破,從16nm開始台積電實際上就開始領先其他競爭對手一個身位,使用台積電16nm製程的蘋果A9芯片在功耗和性能上都優於三星電子的14nm製程,這也導致自A10芯片開始蘋果就放棄三星電子將全部芯片訂單轉向台積電。
伴隨着智能手機行業的不斷發展,對於先進制程芯片的需求也推動了台積電的高速發展——台積電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先進制程研發,研發出的先進制程被蘋果、華為、英偉達、AMD等廠商所使用並為台積電帶來巨大的收益,台積電再將收益投入到更先進的製程研發中去,最終形成了良性循環。
芯片製造
製程越先進,台積電的製造工藝就被越多的廠商所採用;採用的廠商增加之後又幫助台積電掌握先進製程工藝,從而降低成本並佔據更多的份額。在台積電先進制程的幫助下,AMD甚至擊敗了老對手英特爾,前者的市值達到了1403億美元,反超了半導體產業昔日霸主英特爾的1324億的市值。
外媒報道台積電將放棄3nm
如果台積電這種研發——盈利——繼續投入研發的循環能夠維持下去,那麼其在芯片製程產業的領先將難以動搖,但是隨着美方對於芯片一系列禁令的出爐,台積電也丟失了華為這個昔日佔據14%份額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客戶。如今失去華為的後果也開始逐漸發酵,台積電重金投入研發的3nm工藝N3被蘋果和英特爾先後放棄,這也導致在3nm製程上缺少用戶使用,因此台積電也不得不放棄N3工藝,繼續向更先進的N3E(3nm改進)投入研發。
台積電將繼續研發N3E製程
3nm被放棄對台積電而言也不是一個好消息,首先就是以往研發——盈利——繼續投入研發的循環被打破,缺少了盈利環節導致台積電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受到限制。其次3nm節點上被放棄也使得三星電子等競爭對手拉近了和台積電之間的差距。台積電3nm被蘋果等企業放棄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性能提升有限但成本增加巨大,性價比過低導致無人問津。
台積電技術路線圖
最後則是暴露了台積電的一個隱患,那就是如3nm這樣的先進制程目前的客戶僅有蘋果、英特爾等寥寥幾家,絕大多數領域目前用不到造價高昂的先進制程,特別是在失去華為麒麟芯片這個重要客戶之後,台積電的先進制程的客戶僅剩有限的幾家,這也導致台積電失去了議價能力,投入巨資辛苦研發的製程也無人使用。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
之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經自大地表示“沒有人可以控制台積電”“台積電是因為與許多設備廠才得以保持技術領先,而台積電是三位一體商業模式,技術領先是第一目標”“若被強行奪取,台積電也會完全停擺,台積電的材料等供應鏈來自美國、日本等各國,光有芯片廠廠房及設備也沒用。”
但如今3nm無人使用的窘境也應該讓劉德音看清楚現實,台積電在技術領域確實領先,但是想要保持這種領先也需要有龐大的市場來支持。就像這次3nm技術無功而返一樣,如果下一次的N3E依然無人使用,那麼不僅僅是台積電的巨額研發投入打了水漂,也意味着競爭對手和台積電的差距也將進一步縮小。
華為
在失去華為這樣的重要客戶之後,台積電也終於吞下了空有技術卻無人使用的苦果。其實台積電和劉德音也應該重新考慮自己的戰略和定位,畢竟要知道無論是當前芯片使用大戶的智能手機市場,還是之後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國內都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市場沒有之一。2021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29億部,是同期美國智能手機出貨量1.47億部的兩倍多;2021年國內汽車銷量在全球汽車市場中以31.78%的份額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18.64%)和排名第三的日本(5.38%)相加之和都沒有我們多。
如此龐大的市場也給了我們發展芯片產業的底氣,如果國產芯片最終在技術層面上反超了台積電,那麼劉德音或許會後悔昔日做出的決定。而失去了技術優勢之後,台積電又還剩下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