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看好晶振龍頭泰晶科技:未來3-5年具備確定成長性

財時代訊,最近幾個月,晶振廠商頻頻募資擴產。2021年7月,泰晶科技非公開發行股票完成募資凈額6.31億元。2021年6月,晶賽科技擬掛牌新三板精選層,募集資金2.56億元用於石英晶體諧振器生產項目等。2021年5月,位於中國台灣的全球第三大石英晶體元器件廠商——晶技(TXC)發行發行第五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募資總額不超過新台幣12億元。2021年4月,國內石英晶體元器件廠商的惠倫晶體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資完成,募資凈額4.92億元,用於石英晶體元器件產業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

晶振廠商頻頻募資擴產的背後,是晶振行業正處在高景氣周期。

在供給端,晶振大廠AKM去年10月因火宅全部產能報廢,新建產能要到2021年底才能投產。6月底,馬來西亞宣布無限期“封國”加劇晶振供需不平衡,海外晶振工廠時不時因防疫需要而暫時停產,加上全球貨運渠道受阻,導致部分型號產品交貨周期延長加劇供給緊張。

在需求端,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經濟,但卻提升了晶振需求。一方面,紅外測溫儀、心電儀、血氧飽和儀、血糖儀血壓計等疫情防控設備需求激增;另一方面,居家學習/辦公模式帶動了TWS耳機、PC設備、5G手機、小家電設備的暢銷,這些設備都離不開晶振器件。新能源汽車產業火熱,也拓展了車規級晶振需求。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2020年全球晶振需求量1755億隻,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3125億隻,2020-2025年CAGR達12.2%。

某知名品牌晶振新單排期已到2022年下半年。國內知名晶振廠商接受機構調研表示,下游消費市場對晶振需求旺盛,市場增量持續。目前產能跟不上旺盛需求,高端晶振產品缺貨明顯,在合格供應商有限的條件下,晶振價格仍保持上揚態勢。

由於日本晶振廠商較保守且財務較差,基本不擴產且逐步退出中低端市場;中國台灣廠商主要擴小尺寸高頻產品;中國大陸廠商泰晶科技、惠倫晶體擴產進度較快,但因份額低,對整體增量貢獻有限。

西部證券據此判斷未來三年全球晶振需求增速將明顯高於供給,小型、高頻化晶振供不應求。基於晶振行業未來3-5年有望維持高景氣,疊加國產替代進程加快,國內晶振廠商具備確定成長性,西部證券給予行業“超配”評級,建議重點關注泰晶科技。

小型、高頻化趨勢下,國內晶振龍頭泰晶科技核心優勢凸顯,全域產品線+MEMS光刻工藝+核心KHz產品+設備材料一體化,構築核心競爭壁壘。

在光刻工藝這個核心壁壘,目前全球有四家企業具備全套MEMS光刻工藝規模化量產能力,分別是日本的愛普生、NDK、KDS以及國內的泰晶科技。隨着5G正式商用,小型化、高頻化晶振需求顯著增加,核心在於高頻晶片,高頻晶片的核心在於MEMS光刻工藝。

在核心KHz產品這個核心壁壘,KHz產品結構較為複雜,工藝壁壘較高,且有專利保護,全球能夠大規模供應KHz產品的廠商較少。目前國內僅泰晶科技具備大規模的供貨能力,且具備自有專利。

在設備材料一體化這個核心壁壘,泰晶科技目前能夠自產調頻機、清洗機、自動濺鍍機、自動點膠機、自動縫焊機等設備,其中,核心設備調頻機已研發至第8代,並出口日本。此外,泰晶科技實現了傳統DIP封裝材料的自產自用。上游設備材料的一體化,有助於降低成本,提振盈利能力。

西部證券認為泰晶科技憑藉成本、產品、技術及客戶優勢,未來有望加速搶佔晶振市場份額,未來3-5年具備確定成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