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這麼強大,為什麼沒有高速公路?

俄羅斯橫跨亞洲大陸,其領土面積達到了1710多萬平方公里,遠超加拿大的99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這個面積比歐洲、大洋洲、南極洲都要大,與南美洲的1784萬平方公里幾乎相當。


俄羅斯地圖

目前世界上高速公路里程最長的國家是中國,總里程超過了15萬公里,而美國也號稱擁有10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如果按中國全封閉式的標準,美國卻僅有不到4萬公里,難道是俄羅斯不想修建高速公路嗎?當然不是,高速公路作為最快捷的公路交通,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青睞。

目前俄羅斯唯一的高速公路位於聖彼得堡,於2013年建成通車,全長僅有49公里,這條高速公路的通車也僅僅只能算得上是結束了俄羅斯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

相比之下,中國每年新增的高速公路里程都達到了數千公里,讓世界各國難以望其項背。即便韓國這樣的小國,也擁有2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而俄羅斯這麼大的國家,幾乎沒有標準的全封閉式的高速公路。俄羅斯的里程還沒有韓國的一個零頭。那麼俄羅斯為什麼不修高速公路呢?總結下來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是土地結構特殊。

俄羅斯地處高緯度地區,整個國家的高緯度面積佔了總面積的60%,每當夏季來臨,部分緯度較低的地區凍土就會融化,這時候路基就會塌陷,有些地方甚至會下陷成為沼澤地。即便是修建再好的公路,也會面臨下沉垮塌的危險。而在冬季,有些地方的氣溫跌至零下50多度,這種氣候下鋪設的水泥路或者瀝青路很容易被凍壞。像俄羅斯這樣的地理氣候結構,修建高速公路比其他國家困難得多,而且也沒有可參考的技術標準。

第二就是經濟投入問題

沒有錢什麼事也幹不了。作為世界領土第一大國的俄羅斯,經濟總量僅1.48萬億美元,甚至還不如韓國,而俄羅斯的面積就比韓國大得多,不可能用有限的資金將高速公路建到全國各地。龐大的領土面積僅鞏固國防就需要耗費巨額的資金,在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之前,他們的大部分公路都是在蘇聯時期建設的,而且都不是高速公路。就俄羅斯的地理環境,建設高速公路比其他的國家費用高得多。修建高速公路每公里動輒上億甚至幾個億人民幣,對於經濟緊張的俄羅斯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在技術上也是非常大的考驗。這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經濟一直都非常緊張,並且還繼承了蘇聯時期一千億美元的外債,足足花了26年才還清。當時的俄羅斯首要目標就是發展經濟,讓國家能夠有足夠的資金維持正常的運轉,因此基礎設施建設幾乎停滯。

最後就是俄羅斯的人口因素

俄羅斯雖然擁有1.44億人口,但分布極不均勻,以烏拉山為界,俄羅斯的西部屬於歐洲部分,東部屬於亞洲部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面積約450萬平方公里,居住的1.1億多人,佔了全國的一大半。在蘇聯時期,這裡就建設了四通八達的一級公路網,完全能夠滿足大家的出行要求,因此修建高速公路對俄羅斯來說並不是急需的設施。而俄羅斯的亞洲部分面積高達1000多萬平方公里,但人口卻僅有3000多萬,俄羅斯亞洲部分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有不到三個人,這本地的人口密度有時候開一天的車都很難遇到一個人,到處都是無人區,所以對於高速公路基本沒有需求。

雖然俄羅斯的硬件設施不是太發達,但其軍事、工業科技卻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並不妨礙俄羅斯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