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

中新網12月11日電 工信部網站日前發布《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公示》,在擬認定的11個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項目中,排在首位的是張裕釀酒公司。

張裕釀酒公司由南洋愛國華僑張弼士投資300萬兩白銀創辦於1892年。根據公示附件《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擬認定名單及項目概況》,張裕釀酒公司遺產項目位於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大馬路56號,東接濱海廣場,西至解放路,南至大馬路,北至廣仁路。核心物項包括:地下酒窖、“張裕釀酒公司”老門頭、“張裕路”石牌及張裕地界石、1892俱樂部(張弼士故居)及張裕金庫、亞洲桶王及清代進口橡木桶、板框過濾機、蒸餾器、民國張裕金星高月白蘭地等早期產品、1912年孫中山“品重醴泉”題詞、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牌、1937年解百納註冊證書。

眾所周知,中國的葡萄種植史可追溯至西漢時期,但葡萄酒和白蘭地的工業化生產則是以1892年創辦張裕釀酒公司為開端,其標誌是引進歐洲釀酒葡萄品種、購置釀酒機器設備、建造地下酒窖、進行橡木桶陳釀、使用玻璃瓶和軟木塞包裝。1924年《嚮導周報》第66期刊登的《煙台調查》對張裕釀酒公司描述如下:“該公司的創辦人為張弼士,構造樓房,建築房棧酒窖等屋,佔地六十餘畝。栽植葡萄園,佔地數千餘畝,常年僱用工人有千餘人。酒窖方廣有百餘丈,完全用堅石拱成,出品計有十四種。現在總經理為張秩捃(張弼士的長子),在東山西山建有葡萄園,廠內榨葡萄機器、酒房、地窖及貯酒桶等,構造奇妙。並有自己建築的玻璃廠,自製的玻璃瓶,全部酒工及園工達百餘人,為煙台最大的工廠。”(陳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