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國光伏電站開發領域已形成國企為主、民企為輔的市場格局。實際上,除了五大四小發電集團、兩大設計院等熟面孔外,地方國企也在加大對光伏領域的投入。除了自身具備電站開發業務的企業外,通過收購民營企業實現華麗轉身的不在少數。未來在“十四五”規劃以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刺激下,地方國企在光伏領域的投資熱情更加高漲。
近水樓台,地方國企加碼光伏投資
地方能源投資集團憑藉本土化優勢,在當地電站開發領域可謂近水樓台,儘管央企電力集團在光伏投資熱土強勢進軍,但仍有部分地方國企取得了不錯的光伏開發成績,以下為部分代表企業。
一、廣東能源集團
在多個地方國企中,廣東能源集團的業績尤為亮眼。據了解,廣東能源集團由廣東恆健投資持有76%股權,華能持有24%股權,而廣東恆健投資為廣東省政府100%控股公司。
截至2019年底,廣東能源集團擁有32家光伏電站,可控裝機容量為708.4MW。2020年以來,公司加速布局光伏項目。在33GW光伏平價項目中,廣東能源集團一舉拿下超1GW項目。此外,2020年廣東共有近17.6GW光伏備案項目,廣東能源集團備案規模為2.35GW的,超越大唐、中廣核等央企。
二、廣州發展
同屬於廣東省,廣州發展是另一個光伏電站開發大戶。廣州發展實控人為廣州國資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廣東省政府100%控股。
2019年廣州發展風電、光伏新增併網發電裝機443MW,累計併網風電、光伏場站 33 個,裝機規模累計達到 864MW。2020年廣州發展獲得600MW平價項目,今年年初,廣州發展新能源公司計劃在武江區投資建設600MW地面及分布式光伏項目,在樂昌市投資建設雲岩100MW地面光伏項目,以上達成總投資額30億元。
三、浙江能源集團
浙江能源集團由浙江省財務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省國資委控股,根據集團“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將實現50%。2020年5月,浙江能源集團與華能、山西朔州市政府、華昱能源簽署晉北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外送基地戰略合作協議。“十四五”期間力爭在朔州投資450 億元,建設4台100萬千瓦煤電機組、600萬千瓦平價光伏和風電項目,用於“晉電送浙”特高壓輸電工程配套電源。
浙江能源集團下屬公司浙江新能主要從事新能源電站開發業務,2017年,浙江新能開始涉足光伏產業,相繼收購正泰、愛康等11家光伏電站。2019年上半年浙江新能已投產光伏電站947.52MW,去年年底,浙江新能首發申請獲證監會通過,將於上交所上市。
四、烏江能源集團
貴州烏江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控人為貴州國資委,烏江能源集團2020年自行投資光伏電站兩座,裝機容量15萬千瓦,項目儲備40萬千瓦。集團擬規劃實施六盤水、黔西南、安順等光照資源較好地區的項目開發,到2025年運營204萬千瓦。
其旗下烏江能投公司持有烏江水電49%股權,“十四五”期間,烏江水電將打造500萬千瓦烏江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和流域外500萬千瓦風光項目基地的“兩個基地”。
五、雲南能投
截至2020年末,雲南能源投資集團參控股權益電力裝機1753萬千瓦,占雲南電力總裝機的17%,綠色能源裝機佔比76%。2020年5月,雲南能投擬斥資29.4億元參投產業併購基金,據悉該產業基金旗下公司已與保利協鑫能源簽約,收購其在山西、河北等地多個光伏電站。去年10月份,雲南省公布3GW光伏基地項目遴選企業,雲南能投入選。
此前雲南省能源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將實現31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開工建設,科學謀劃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示範基地建設等工作。
收購、入主民營企業,跨界光伏
除了自身具有光伏電站開發業務外,通過收購、入股民營光伏企業拓展光伏業務、跨界光伏的地方國企不在少數。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僅2020年以來有七家地方國企收購了民營光伏企業股權。
一、津勸業
天津勸業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津勸業)可謂是跨界光伏的典型代表,公司是一家從事商業、各類物資的批發與零售的大型綜合性百貨商場。2019年9月,津勸業披露重組預案,擬通過重大資產置換以及發行股份的方式完成對國開新能源100%股權的收購。2020年8月13日,津勸業完成資產重組,主營業務變為新能源電站的開發、投資、建設以及運營,而津勸業的實際控制人仍是天津國資。
據了解,截止2019年末國開新能源持有光伏電站1.1GW,截至2020年6月,國開新能源在全國11個省市自治區持有在運及在建發電項目38個(包含領跑者基地項目),總核准裝機容量2050.6MW。
二、水發集團
2019年初,水發集團醞釀收購興業太陽能,同年8月份興業太陽能公告稱水發集團已獲批通過向公司投資增加股本的方式收購其股權,至此水發集團正式接盤興業太陽能。2020年4月,興業太陽能更名為水發興業能源。此後,水發興業能源加大光伏布局。
2021年1月11日,水發興業能源公告稱旗下湖南興業綠色能源將以1.476億元購買江西鑫慶光伏電力位於敦煌光伏公司全部股權。截至2021年1月14日,水發興業能源在手光伏光伏EPC項目訂單約為540MW,涉及合同金額約為人民幣20億元。
除了電站開發業務外,水發集團還投入光伏製造領域。2020年6月3日,山東水發集團和山東高登賽共同投資興建1GW高效異質結太陽電池產業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
三、京能集團
京能集團為北京市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根據京能集團“十四五”發展目標,其可再生能源裝機佔比將達到50%。2020年年初,京能集團成功認購熊貓綠色增發的71.77億股份,持股比例32%,一躍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入股熊貓綠能之後,其在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發力。2019年9月15日,熊貓綠能更名為京能國際。
京能國際注重與民營光伏企業合作,2020年12月16日,京能國際與晶科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進行座談。雙方未來計劃就國內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與建設、先進光伏系統設計方案、電站運行維護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同日京能國際與上能電氣就國內外光伏發電項目開發與建設、先進光伏系統設計方案、綜合能源服務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根據財報,截至2020年6月底,京能國際及其聯營公司擁有62座光伏電站,裝機規模約2GW。
四、晉能集團
2020年12月15日,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舉行揭牌儀式。晉能控股電力集團是晉能控股集團三大產業板塊集團之一,由原晉能、同煤、潞安、陽煤和晉煤五大集團的電力企業合併重組而成。
官網顯示,集團目前在役在建光伏、風電發電總裝機達到265.48萬千瓦,位列山西省第一。除了布局電站開發外,其下屬潞安太陽能、晉能科技也是山西大型光伏製造企業。晉能科技多年來致力於推動異質結技術量產,而潞安太陽能主營業務覆蓋硅片、電池、組件等。按照規劃,到2023年底潞安太陽能將實現18GW高效電池、9GW高效組件、6GW拉晶、鑄錠、切片的產能升級。
五、珠海港
珠海港實控人為珠海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後者是珠海國資委100%控股公司。珠海港近兩年一直謀求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2021年珠海港先後布局光伏玻璃製造及電站開發領域。1月12日晚間,秀強股份公告發布公告,珠海港將出資9.74億元協議受讓公司25%股權,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據了解,秀強股份主要從事光伏玻璃等深加工業務。
1月13日,珠海港公告稱公司擬設立珠海港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致力於光伏、儲能、氫能等新能源製造產業及應用項目的投資開發及運營。珠海港能源科技集團註冊資本為10億元,公司以自籌資金出資。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