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7步敏銳度,讓職場晉陞大跨步

文/錦溪

“苦逼的打工人,每天干不完的活,加不完的班。”這句話是否扎進你的心裡?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彤的畢業經歷是否和你相似。

小彤相貌平平,畢業後感覺人生無限渺茫,雖說學歷不低,可在眾多人才濟濟的北京,顯得格外平庸。

從青澀的校園走出來,不會與人相處,看不懂人情世故,開會不會發言,和眾多的應屆畢業大學生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小彤的經歷是現今社會比較普遍的一種現象。作家瑞米就有着同樣的困境,經歷了畢業的迷茫以及初入職場的痛苦和焦慮,彷彿自己就是一個透明人。

但她面對眼前的困境並沒有放棄,反而尋找解決的方法,最後經過親身經歷和不斷地自我沉澱,總結了人在職場能夠迅速提升自己的七大學習方法。

作者將逆襲職場的七大步驟寫進《學習敏銳度》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如何通過敏銳的學習方法,從一名職場小白,成為世界500強的外企總監。

如果還是一個勤勞搬磚人的你,不妨走進這本書,看看如何通過學習來改變自己的現狀。

1、學習敏銳度

什麼是學習敏銳度呢?

就是將職場工作的問題進行整理並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其中的規律、尋求底層邏輯,從根本上找到學習的方向,從而高效率地學習,快速改變現狀的一種能力。

書中將學習敏銳度分為七個方面:自我認知敏銳度、心智敏銳度、人際敏銳度、目標敏銳度、變革敏銳度、結果敏銳度和幸福敏銳度,層層深入地教會我們穩步前進,最後達到人生由自己的掌握的高級境界。

我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學習,可大部分人都是在隨波逐流,老師教什麼就學什麼。換句話說,就是從不知道自己要學習什麼。

《學習的敏銳度》告訴我們,學習要從自己出發。首先要認識自己,了解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夠對症下藥,學習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清晰地寫下自己現在的具備的能力,如果需要向上再去提升一個台階,到達下一個階段應該具備的能力也要逐條寫下來。最後進行對照,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現有的不足,那麼需要提升能力,哪一項是首要學習任務。

當你列出學習任務清單,你會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目標,以及學習的路徑。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評估的過程,我們也可以說成是自我認知。

當我們了解了自己,就是運用學習敏銳度來自我提升了。

這個時候知識可以轉化成能力,能力可以轉化為才幹。

知識轉化成能力:當你掌握的橫向和縱向知識形成一張網,那麼你再去處理一些突發事件,或者公司有一個任務,大家都撓頭的時候,唯獨你可以勝任,這個時候就是能力的體現。

能力轉化為才幹:當你的能力超出同一體系的人,自然就具備領導人的才幹。

所以,才幹不是一蹴而就的,掌握底層邏輯,前期就像給自己打地基,決定上層建築。

2、跳出舒適區合理規劃時間

小美早上來到公司,本想着讓一天的工作有序進行。可是剛剛坐到電腦前,就看到堆積一籮筐的郵件,她開始逐條處理。還沒處理完本想喝杯水休息一會,就看見微信有一堆@她的消息,她挑着緊急地回復了一下,這個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半小時。

小美象徵性地打開需要做的項目策劃PPT,剛寫了幾句“綱要”就被同事拉着吃飯去了。午飯後開始跨部門開會,PPT一直打開放在那裡。

小美的問題是我們職場搬磚人大部分人的常態。那麼如何能夠有效地工作才能不用苦悶的加班呢?

書中告訴我們,這個時候需要我們跳出舒適區,快速集中注意力,先完成重要緊急的事情;學會時間管理,合理分配每件事情所花的時間和精力,將自己效率最高的時間點用來做最難的工作。

首先,我們要列出任務清單,進行任務排序,評估用時。

其次,把任務清單劃分為四類事件,按照完成順序依次排列:重要並緊急的事情、緊急不重要的事情、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們只是挑簡單的不緊急的事來做,那麼緊急重要的事情就會被耽擱,最後只能加班來完成,實際上老闆並不喜歡加班的人,因為老闆會質疑你的工作能力。

如果我們能夠走出舒適區,快速進入高效率的工作狀態,就會使工作變得得心應手

3、複利式成長成就幸福人生

當我們通過敏銳度學習,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一般就會很少抱怨。比如,老闆不行,太死板;老公不行,不上進;團隊不行,執行力差;公司付不起高工資,招不來好員工……

本書的作者是醫學類的專業博士,在她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堅持記錄筆記,這一項簡單重複的習慣成就了這位優秀的現代作家。

她將寫作帶入思考,將思考融入工作,最後實現了複利的人生,這樣的工作狀態和成就帶你進入幸福指數最高的層次。

隨着我們敏銳度的逐漸提高,都會經歷哪些層次呢?

作者給我們羅列出一下層面:

第一層是環境層,這類人被稱為怨婦型,除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是環境。典型思考模式為:都是別人的錯!

第二層為行動層,這類人被稱為行動派。典型思考模式為:我還不夠努力

第三層為能力層,這類人被稱為戰術人才。典型思考模式為:方法總比問題多

第四層為加之層,這類人被稱為戰略人才,注重信念、價值觀和原則。典型思考模式為:什麼才更重要?

第五層為身份層,這類人被稱為身份覺醒者。典型思考模式為:因為我是……所以我會……處於這一層次的人會思考“你是誰?你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這一終極哲學問題。

當我們每一個階段都能夠通過敏銳度來刻意練習,實現複利式的成長也是非常容易的。

寥寥數語,無法將書中的精華內容全部呈現,我們需要結合書中的七種敏銳度進行有針對地練習。

在這本書中,每個人都可以對號入座,在書中找到解決目前自己需要提升的方法。

瑞米的這本《學習敏銳度》堪稱一本職場升職“聖經”,現階段的職場員工人手一本都不為過,書中內容通俗易懂,列舉的案例貼近生活。用實踐得出的結論來不斷內化自己的思維,將思維在提升的過程中繼續支持結論,反覆地迭代,讓職場人持續螺旋上升,實現複利式成長。

最後,感謝有緣分的你可以遇見這本書,讓它來點亮你的職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