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軍演反制,美議員離開台灣,下一輪較量中美都在憋大招

作者:戰忽速遞

近日,美國參議院議員鮑勃·梅嫩德斯林賽·格雷厄姆率團竄訪台灣,這是自美國議員團去年11月訪台後,再次有美國國會議員竄訪台灣。此事在中國大陸引起了軒然大波,國防部、外交部和國台辦三部門紛紛強硬表態,說這是“挑釁行為”,中國嚴重抗議。而且為了反制美議員竄訪台灣的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出動驅護艦、轟炸機殲擊機等力量在東海當面和台島周邊海空域組織多軍兵種聯合戰備警巡,並展開對海突擊等科目演練。並直接表態稱,此次行動是針對近期美在台灣問題上頻頻釋放錯誤信號而組織的。

現在美國6名跨黨派議員已經離開台灣,中國大陸的軍演反制也告一段落。中美關於台灣問題的第一輪交鋒,也算是落下了帷幕。有一些人說國家的回應還是過於軟弱,外交抗議譴責,甚至是軍演反制,並沒有阻擋美國議員竄訪台灣的行為。這一輪本質上,還是大陸處於被動,而且在結果上,美國是可以算作是成功的,畢竟它們到了台灣,並進行了所謂的“訪問”。不過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從其本質上來分析,此輪交手,中美勉強算是打了一個平手。因為此次美國議員竄訪台灣,本質上還是打得一個擦邊球。畢竟美國議員,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美政府官員,他們竄訪台灣,是介於官方和非官方之間的。

這樣的行動,固然是對中國大陸的挑釁,但也算是留有餘地。而大陸的回應強硬之餘也給美國留下了轉圜的餘地。採取的主要是威懾手段,並未真正阻攔美議員的飛機降落台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美雙方的一種試探,美國派出議員竄訪台灣,是為了試探大陸的態度和應對措施,很可能是為下一步美三號人物佩洛西竄訪台灣做準備。佩洛西的“訪台”計劃美國不過是推遲了,並未取消。後續美國很可能還會打出這一張牌來。畢竟,最近美國在台灣問題上不斷升級挑釁,而美台高官互訪便是其最容易操作的突破口。

美國突然在台灣問題上加碼,也是和國際局勢有一定聯繫的。今年的俄烏衝突,俄羅斯至今沒有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反而被拖在了烏克蘭戰場。美國正是藉助這件事情,動員起了整個西方世界對俄羅斯發起了人類歷史上最為嚴厲的制裁。俄羅斯雖然進行了一定的反擊,但不可否認的是,制裁讓俄羅斯損失慘重。美國應該是覺得這種制裁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對中國產生一定威懾的,因此它在台灣問題上開始加碼,就是在試探中國是否真的有所忌憚了。一旦中方表現出任何一絲退讓,美國必然會變本加厲地撲上來。

還有便是,美國從俄烏衝突中賺取了大量的利益,直接收割了俄羅斯的境外財富,俄境內財產也大幅度縮水。烏克蘭的富豪們更是爭相把資產轉移到了美國。不費一兵一卒,拖住了俄羅斯,收取了財富,美國自然是嘗到了甜頭。而中國又是美國國際戰略中的“頭號對手”,它自然是想要在中國附近複製俄烏衝突的模式,搞亂亞洲,進而牽制中國,消耗中國。這樣一來,台灣就是那個亞洲的“烏克蘭”,它就是牽制中國大陸的天然棋子。所以說,美國今後必然會在“台灣問題”上不斷加碼,此次議員竄訪台灣可能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它背後必然在憋着一些大招,比如佩洛西竄訪台灣,對台大規模軍售等等。

而反觀中國方面,是絕不會允許美國插手台灣事務的。這是我們的底線問題,是不容任何讓步與談判的。在多次應對美國議員竄訪台灣事件後,大陸方面也已經積累了相關的應對經驗。此次的相關針對演習,應該模擬了一些阻截美國飛機降落的方式方法,甚至會有警告迫降等操作。為了應對美國今後可能加碼的挑釁,中國大陸方面必然也準備了大招。如封鎖台灣領空,攔截迫降美國竄訪台灣高官的飛機。因此,中美下一輪在台灣問題上的交鋒才是關鍵所在。代表着中美真正的過招,甚至有可能徹底引爆台灣局勢,讓解放軍提前發動對台的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