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人生大事》為什麼感動了我?

差一點錯過了一部優秀電影。《人生大事》上映兩個月,到了“強弩之末”,我才慢悠悠走進電影院,姍姍來遲——好在我還是抓住了它。毫不誇張地說,《人生大事》是我今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

影片的真實感讓人震撼。兩位主角——朱一龍和8歲的童星楊恩又,演得太棒了,必須狠狠地點贊。他們完全投入角色,深入生活現場,進入故事內核和人物心理,方言對白,真情演繹,內心戲拿捏精準,淚點和笑點齊飛,讓我又哭又笑痛痛快快地觀影一場,很久沒有這樣暢快淋漓的感覺了。

影片的選材獨樹一幟。什麼才是“人生大事”?影片中莫三妹的父親有一句話:“人生除了死,沒有大事。”死是人生最大的事,生者對死的敬重就是對人生最大的敬重,而對喪葬大事的莊嚴與敬畏,就是敬重死亡的具體呈現。

朱一龍飾莫三妹

但這不意味我們要把死亡當做心靈的包袱,時刻背着這個陰影和重負,邁不開人生步履。恰恰相反,生者要做的是對死的超脫。莫三妹的父親留下遺言,讓兒子給自己辦一個獨特而體面的葬禮。莫三妹選擇將父親的骨灰綻放成夜空中無比璀璨的煙花,就像無數顆燦爛的星星。這個細節寄寓着電影創作者對死亡的超脫理念。

楊恩又飾武小文

莫三妹對小文說,小文朝思暮想的外婆也變成了天上的星星,“你睡着之後,天上的星星就會掉到你夢裡邊,變成你的外婆”。影片片尾曲唱道:“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

史鐵生曾說:“死亡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向死而生,珍惜生命,不畏懼也不負累於死亡,這也許就是對死亡的最大敬重。《人生大事》在感人的情節背後,隱藏着對生命的理性思考,發人深省。

看完影片,我突然覺得它要告訴我們的真正的“人生大事”好像另有所指——是的,那就是愛。愛才是這部影片最大的催淚彈。

朱一龍飾演的莫三妹與楊恩又飾演的武小文,完美詮釋了平凡人的大愛。素不相識的失意漢子莫三妹和孤苦伶仃、無人撫養的孤兒武小文,經歷了由“人生剋星”到被迫收養,再到親如父女,然後含淚分離,最終成為溫馨一家人的跌宕過程。其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書寫着深沉而感人的愛,滲透着人性的善良、寬容、悲憫、感恩等等金子般的美好,催人淚下。

當小文在班級親子活動中,悄悄地對莫三妹說:“我不害怕了,我找到家了!”我被感動到了;當小文在汽車裡拚命拍打後窗叫喊着“我要三哥”“我要爸爸”,而莫三妹在雨中拚命奔跑追趕汽車的時候,我被感動得淚眼模糊……

《人生大事》以深刻的生命之思警醒我們,以無邊的人生大愛感動我們,讓我們每一個人時刻記住:“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只要你願意相信,你就是那個種星星的人。”

我突然有一種衝動,想再一次走進電影院二刷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