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雜談:俄烏衝突,美國“黑化”,世界將更加動蕩

【編者按】本文由作者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明叔雜談”,有很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

1)俄烏衝突已經進入第25天,但這一輪烏克蘭危機已經醞釀了四個多月。我幾個月前就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美國一直在炒作俄羅斯將“入侵”烏克蘭,但實際上真正希望打仗的,恰恰是美國。俄羅斯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想打仗。俄羅斯的策略一直以“以打促談”,希望就“冷戰”後的俄美關係、俄羅斯與北約關係、歐洲安全格局等問題,與美國進行嚴肅、富有成果的談判。恰恰是因為美國把俄羅斯提出的談判訴求一口回絕,把俄羅斯逼上了絕地反擊之路。歐洲當然也不希望打,戰爭導致的能源短缺和難民湧入,讓歐洲深受其害。烏克蘭更不用說了,誰也不願意當棋子、當棋盤,被砸得稀爛。中國當然也不希望發生戰爭。中國跟俄羅斯和烏克蘭關係都不錯,越和平,中國越能在國際上開展合作,越能在全世界創造繁榮。真正想打仗的,只有美國。美國的“陽謀”人盡皆知——通過逼俄羅斯動手,“以烏制俄”,消耗俄羅斯,然後再“因俄控歐”。即便是現在,美國也並不真正希望俄烏立即停火。美國不斷“武裝”烏克蘭,完全是一副火上澆油的姿態。美國就是希望流干烏克蘭人的最後一滴鮮血,也要儘可能消耗、拖垮俄羅斯,為美國全面遏制、打壓俄羅斯提供借口。同時,歐洲越動蕩,就越能實現美國“因俄控歐”的目標。

2)中國國內有很多人,對國際關係知之甚少,對世界歷史知之甚少,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然後就跟着美國的調子走,以為美國真心維護和平、真心在乎烏克蘭人民的死活。這實在是太幼稚了,或者說實在是太愚蠢了。美國通過“顏色革命”,在烏克蘭扶植親美、反俄政府,把烏克蘭打造成“反俄堡壘”、“反俄前線”,說白了就是把烏克蘭當槍使。這就必然註定了烏克蘭今日的悲劇。烏克蘭國土面積廣闊、資源豐富,但政治腐敗、經濟寡頭盛行、民生凋敝,一手好牌,打得七零八落,淪為歐洲最貧窮國家,以妓女和替歐洲有錢人代孕聞名,烏克蘭老百姓實在是太可憐了。美國就是利用了烏克蘭人急於希望擺脫貧困、急於希望擁有一個“自由而繁榮的國度”,然後以加入歐盟、加入北約為幌子,把烏克蘭推向反俄的第一線。大家用常識想一想,你身邊有一個強鄰,這時外邊來了一個人,拚命給你遞刀子,讓你去捅這個鄰居,然後不斷給你鼓掌、叫好,說你是“民主衛士”、“不畏強權的英雄”,但真到了鄰居發怒,一巴掌打得你暈頭轉向的時候,這個外來人跑得比誰都快,還振振有詞地告訴你,這不是他的仗,他不會直接參与。你覺得,這個外來人到底是在真心幫你,還是在把你往坑裡推?希望國內的明白人多一點,這樣才能看清楚美國的本來面目,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國當前為什麼要採取“勸和促談”的外交政策。

3)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美國黑化”這個問題。“黑化”本來是一個網絡用語,是指影視劇中,一個本來正面的角色,因為種種變故,最後走上邪惡、暴力的反派之路。所謂“美國黑化”,就是美國因為國內的軍工綜合體、華爾街、能源巨頭等利益集團綁架了美國的對外政策,讓美國在全世界各地製造矛盾和動蕩,然後美國一邊玩着“離岸平衡”的地緣政治把戲,一邊賣軍火,發戰爭財、發動亂財,讓華爾街投機分子在金融動蕩中獲益,讓美國能源巨頭等利益集團獲益。整體來說,對於美國這些利益集團來說,世界越動蕩,他們越能掙錢,他們也就越開心。趁亂生事,趁亂謀利,已經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本質特徵。這就是“美國黑化”的內涵。這實際上是一個令人沮喪、令人擔憂的結論。當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強權,不再在乎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而總是從其國內利益集團的私利出發,不斷來搞亂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必然將變得更加動蕩。

4)當我們在談論“美國黑化”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清楚,這不是美國一兩個政治人物道德敗壞的問題,也不是美國決策者無知、愚蠢的問題,這是由美國的社會結構和治理體系決定的。簡言之,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大家都知道,美國利益集團控制美國政客,美國政客必然要回報支持他們上台的利益集團。過去十幾年,美國總統選舉動輒花費幾十億、上百億美元,這些錢絕大部分都來自各行各業的大資本家,無論任何一個政客最終當選,都必須推出符合這些大資本家的政策。美國聯邦參議員任期六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忙着籌款,平均每天要募集4.5萬美元,才能確保連任。這樣的政府、這樣的政客,怎麼可能“為人民服務”?美國自己的分析表明,多年來,在美國,一項政策能否成為法律,早已經與美國民眾的支持率無關,而與富人的支持率高度相關。美國政府已經徹底淪落為“給富人打工”。

5)美國現在最大的利益集團,在國內就是醫療保險集團,在國外就是軍工綜合體。前者通過天價的醫保、醫療開支等費用,掏空了美國國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後者通過在全世界製造動亂,賣軍火,大發戰爭財。就本次俄烏衝突來說,美國還有兩大利益集團非常希望戰亂不止。一個是華爾街的投機分子。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越動蕩,股市、債市、大宗商品市場就越有炒作、投機的空間。今天的華爾街投機分子,早已經不滿足通過市場線性上漲來掙錢。他們通過頻繁做多、做空,不管市場上漲還是下跌,他們都可以從中獲益。而且,市場越動蕩,他們就越能通過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獲得更大的收益。另外一個是美國的能源行業。俄烏衝突後,俄羅斯並沒有減少任何對歐洲的能源出口,但美國故意制裁俄羅斯油氣,並通過將俄羅斯部分金融機構踢出SWIFT,擾亂俄羅斯的能源貿易,在全世界能源市場製造恐慌情緒。結果就是原油、天然氣等價格飆升,美國能源巨頭笑開了花。

6)當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全世界都將為“美國黑化”付出沉重的代價。恰恰是因為美國希望“以烏制俄”、“因俄控歐”,恰恰是因為美國國內的軍工綜合體、華爾街投機分子、能源巨頭等,希望看到世界動蕩,俄烏衝突才會爆發,俄烏衝突才會遲遲無法平息。今天,烏克蘭遭遇戰火的荼毒,國家分裂,民眾背井離鄉,整個國家都被打爛了。今天,歐盟能源供應短缺,能源價格飆升,難民大量湧入,整個歐洲面臨自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一場地緣政治危機。今天,因為美國挑起俄烏衝突,這場地緣政治動蕩正在衝擊世界經濟增長、金融穩定、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供應鏈安全。在這場地緣政治危機中,除了美國的利益集團,沒有人是贏家。

7)美國利益集團導致“美國黑化”,最後,一定會反噬美國自己。美國在“冷戰”後出爾反爾,推動北約五次東擴,在俄羅斯周邊搞“顏色革命”,對俄羅斯總統普京本人搞“政權更迭”,這極大地刺激了俄羅斯。“冷戰”雖然結束了,美國卻白白浪費了這樣一個天賜良機,反而活生生把俄羅斯逼成了美國的“新對手”。俄羅斯看似國力衰退,但俄羅斯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國家和民族。這是一個曾經打敗過拿破崙軍隊、曾經戰勝過希特勒鋼鐵洪流的國家。俄羅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是不可能輕易被美國絞殺的。美國對俄羅斯越傲慢、越蠻橫、越兇殘,就越會激起俄羅斯的仇美、反美情緒,越會激發俄羅斯跟美國死磕的鬥志。未來的歷史學家一定會看清楚,這是美國在“冷戰”後犯下的最大地緣政治錯誤。短期看,美國將因為俄烏衝突,不得不在歐洲方向投入更多的軍事和經濟“援助”,還有寶貴的戰略注意力。從長期看,俄美關係持續緊張、動蕩,一個擁有強大核威懾力量的俄羅斯,會讓美國更加寢食難安。

8)面對“美國黑化”的事實,世界要如何應對?首先,全世界政治家、媒體、民眾都需要儘快完成一場關於美國認知的“覺醒”。美國把自己描繪成“自由、民主的燈塔”、“山巔之城”,但在美國內部,所謂的“民主制度”已經淪為被利益集團操控的“寡頭政治”;美國國內種族主義肆虐,黑人、華裔等少數族群人權不斷遭到踐踏;美國槍支泛濫,民眾安全得不到保障。美國國內的腐敗和墮落已經如此明顯,只要你不是被人蒙蔽了自己的雙眼,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從國際上來說,美國把自己打扮成“捍衛民主、維護和平的正義力量”,但實際上美國卻一直在乾著趁亂生事、趁亂謀利的勾當。美國對外關係有且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堅定不移地執行“美國優先”戰略。美國為了“以烏制俄”、“因俄控歐”,為了賣軍火、讓華爾街投機分子賺大錢、讓能源巨頭賺大錢,美國不惜流干烏克蘭人的最後一滴鮮血,美國也不惜讓歐盟陷入分裂、動蕩的局面。“做美國的敵人很危險,做美國的盟友更危險。”美國隨時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出賣盟友,將盟友推向萬劫不復之地。烏克蘭人民需要儘快覺醒,早早放棄當棋子、當棋盤的打算,俄羅斯跟烏克蘭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俄羅斯也是烏克蘭搬不走的鄰居,烏克蘭必須學會跟俄羅斯和平相處。歐洲人民也需要儘快覺醒,美國從不希望一個團結、強大、繁榮的歐洲,這是對美國霸權的挑戰。任何人挑戰美國的霸權,美國都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美國可以打擊巔峰時期的日本,也可以打擊一個不斷走向聯合的歐盟。歐盟只有擺脫美國的控制,儘早實現戰略自主,才有機會在一個美國霸權衰落的多極化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位置,捍衛自己的利益。

9)在“美國黑化”之後,很多人預計,美國在歐洲挑起俄烏衝突,以此絞殺俄羅斯,綁架歐盟,如果美國一旦得手,它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是所謂的“印太地區”。美國也有可能以台灣問題為抓手,再次挑起一場衝突,然後重演“以台制華”,消耗、遏制中國的“戲碼”。所以,無論是從中國利益出發,還是從維護亞太地區的長治久安出發,都不能讓美國在歐洲得手。俄羅斯也許低估了烏克蘭,但美國毫無疑問也低估了俄羅斯。接下來,各方應該支持俄烏儘快談判,達成停火。讓美國的“陽謀”落空。如果因為俄烏衝突,俄羅斯成功捍衛了自己的國家利益,歐盟開始覺醒,走向戰略自主,這反而會成為美國的噩夢,會動搖美國霸權的根基。如果俄烏衝突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自己也有可能一步步陷進去。美國消耗俄羅斯的算計,也有可能變成俄羅斯消耗美國。到那時候,我們只能說,美國玩火者必自焚,自作自受。

10)為了避免一個“黑化”的美國,在亞太地區大搞“離岸平衡”,趁亂生事,趁亂謀利,中國和亞太地區的國家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美國在自身經濟實力相對衰落、國內反全球化浪潮高漲的情況下,已經越來越沒有能力通過推動經濟全球化、地區一體化,來引領亞太地區的發展。美國現在最大的抓手,就是以意識形態、價值觀、安全、軍事問題為核心,在亞太地區拼湊軍事、政治同盟,挑起地區之間的分裂、對抗,達到消耗、遏制中國的目的。中日韓作為亞太地區的經濟大國,必須保持清醒。東南亞國家更要避免上當受騙。無論世界如何動蕩,亞太地區應該保持團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謀發展,不要給美國以可趁之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角色至關重要。一方面,中國需要不斷發展自己、壯大自己,用強大的實力,遏制“美國黑化”之後的作惡衝動;另一方面,中國也需要多做工作,揭穿美國的“陽謀”,團結更多的國家,做大互利合作的蛋糕,用更多的發展機遇,用更美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亞太地區更多國家加入中國倡導的經濟全球化、地區一體化的“朋友圈”中來,讓美國拼湊政治和軍事小圈子的圖謀破產。在亞太地區,目前看,除了澳大利亞死心塌地跟着美國以外,日本、印度都有自己的打算,剛剛選舉結束的韓國也在摸索之中,都有可以做工作的空間。

P.S. 從世界歷史來看,每當一個霸權衰落時,都會出現一股逆全球化的潮流。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將出現一段極不安穩、極不平靜的時期。對於中國來說,唯有以自身的高度確定性,才能應對外部的高度不確定性。一個“黑化”的美國,早晚會走向眾叛親離的地步,早晚會反噬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戰略耐心,保持戰略清醒。五年、十年後,世界局勢必將有很大的不同。與美國博弈,我們要堅守立場、敢於鬥爭,但又要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不爭朝夕,“風物長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