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生復學 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提醒

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學生們已經恢複線下課程 , 校園又煥發了生機活力。對於疫情防控,我們仍不能有絲毫鬆懈,家校聯合共同做好復學防疫工作,市疾控中心溫馨提醒:

一、學校繼續做好防控措施

1. 完善防控體系和制度。繼續完善新冠等傳染病防控的"兩案九制"並落到實處,加強聯防聯控。包括: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午檢制度、因病缺課 / 缺勤登記追蹤制度、病癒複課 / 復工證明查驗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學生健康體檢)、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制度、預防接種制度。

2. 繼續把好校門關。堅持"四個一律",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入校;師生員工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測量體溫,查驗卡碼;對疑似癥狀者一律隔離觀察;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3. 嚴格做好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堅持執行返校前核酸檢測和學期內核酸抽檢制度。堅持師生員工健康狀況"日報告""零報告",落實晨午(晚)檢、因病缺課 ( 勤 ) 病因追查和複課(工)證明查驗等防控措施,提高校內病例識別的敏感性

4. 加強公共場所通風消毒和活動管理。落實教室、衛生間、圖書館、食堂、宿舍、浴室、體育館等公共場所的每日通風換氣和清潔消毒制度,尤其要重視教室的課間通風。食堂、浴室等重點公共場所應錯時錯峰、最小網格化活動。

5. 做好防疫培訓、演練和宣傳。圍繞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做好相關技能和流程等培訓和演練。做好師生員工的個人防護技能的宣傳和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健康素養。

6. 儲備好隔離場所和防疫物資。學校應有臨時觀察室和臨時隔離室,儲備好常態化和應急所需的各類防疫物資,台賬清晰,專人專管。有住宿的學校應挖潛充足的隔離場所、預定轉運車輛等,以便積極應對突發疫情。

此外,學校要加強活動管理,非必要不組織大型室內聚集性活動;加強教職員工出行管理,做好審批、登記和報備;做好快遞的無接觸式接收和消毒;有住宿的學校加強宿舍准入、環境清潔消毒等環節的管理。

二、家長積極配合做好家校聯防

1. 家長自覺履行防疫責任,積極主動配合學校落實各項防疫要求,樹立榜樣作用,養成良好健康素養。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各項要求,配合相關部門和學校積極做好排查、管控和報備。如有疑似癥狀,包括發熱、乾咳、乏力、嗅(味)覺減退或喪失、鼻塞、流涕、咽痛、肌痛、腹瀉等癥狀時,及時就診排查。

2. 每天做好孩子健康監測。孩子在家時要注意觀察學生身體狀況,發現孩子出現疑似癥狀應主動和班主任老師報備,不得到校,及時居家觀察,必要時就醫排查。

3. 指導孩子做好個人防護。幫助孩子了解新冠肺炎病症,掌握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識,學習正確佩戴和處理口罩的方法,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等。全家盡量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儘可能確保孩子在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範圍內活動。

4. 做好孩子日常保障。提前為孩子準備好返校後所需的學習用品和口罩、消毒濕巾等個人防疫物資。

5. 調整孩子作息時間,合理膳食。為儘快適應返校生活,家長要督促學生按照在校時間調整作息,和孩子一起梳理線上學習的收穫,幫助孩子從線上教學的節奏中逐漸脫離出來。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鼓勵孩子多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

6.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居家線上學習造成孩子產生鬆弛感、學習效果差異的現象在所難免,家長要多與孩子談談心,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合理疏導孩子的焦慮和抵觸情緒,讓孩子以健康的身體狀況和抖擻的精神面貌重返校園。

三、復學後學生的注意事項

1. 上學:在家用早餐(盡量不在途中購買食品),離家前測量體溫,佩戴口罩,鼓勵孩子步行上學,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應叮囑孩子加強個人防護,戴好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避免交流、盡量不觸碰其他物品,隨時做好手消毒。

2. 入校:學生每天入校要進行體溫測量,進入校園門口等候時,學生之間要保持 1 米以上安全距離,排隊有序進入,經過體溫測量區,體溫檢測無異常方可入校,體溫異常者按照學校要求服從指揮,按照應急處置流程進行處置。

3. 在校期間: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課間不結伴、不追逐、保持 1 米以上社交距離,飯前、便後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用餐期間,不共用餐具、不與他人分享食物、不與他人說話。午休時,不聚集、不串班。

4. 放學:按照學校規定的順序有序離校,不在校園內、回家路上逗留、不在路上流動攤位購買食品、不與陌生人密切接觸。

5. 應急:在校期間,任何時間身體出現不舒服應立即向任課教師、班主任報告。

希望全體師生員工和家長,共同樹立疫情防控意識不鬆懈,攜手並肩,同心一道,確保復學複課工作順利有序進行。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黃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