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接受台積電漲價,包下至少 12 萬片 4nm 產能

蘋果被台積電“咬了一口”。

蘋果接受台積電漲價

1 月 17 日,據台灣媒體報道,蘋果已接受台積電(TSMC)芯片漲價 ,並為其新處理器訂購多達 15 萬片 4nm 芯片。


報道稱,蘋果已經敲定了其下一代 A16 處理器的設計,該處理器將採用台積電的 4nm 芯片,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報道稱,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為了確保產能,蘋果不得不接受台積電芯片價格上漲,並已與台積電簽訂合同,生產 12 萬至 15 萬片。


另據台媒報道,台積電將在 2022 年全面提高代工價格。儘管如此,但蘋果作為台積電的最大客戶,台積電對於蘋果的漲幅會低於其他客戶。


關於蘋果 A16 的最新消息,報道援引供應鏈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蘋果自研的新一代 A16 應用處理器已完成設計定案,其 CPU 和 GPU 內核數量與 A15 類似,將採用台積電 N4P 工藝,該 A16 應用處理器將搭載於新一代 iPhone 14 及 iPad 等產品。


N4P 工藝於 2021 年 10 月推出,雖然被叫 4nm,但其實仍屬於 5nm 工藝版本。它是台積電繼 N5、N5P、N4 後的第四個 5nm 工藝,即 N5 工藝的升級版。


台積電在性能簡報中表示,N4P 工藝被證明是業內最具競爭力的技術,與 N5 相比,效率提升 11%,功耗降低 22%,密度提升 6%。


報道稱,隨着蘋果下半年進入芯片備貨旺季,A16 應用處理器將於下半年在台積電 Fab 18 工廠進入量產,屆時,蘋果將吞下台積電 12-15 萬片 4nm 產能。

晶圓代工產值連續 9 個季度創下歷史新高

2020 年下半年起,半導體行業開始出現缺貨現象。進入 2021 年,缺芯已從個別企業、個別種類、個別用途的芯片短缺逐步蔓延至全球範圍、涉及上百個行業的全面缺貨。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各大晶圓代工廠不斷擴大產能,頻頻刷新業績新高,頭部玩家更是藉此“東風”賺得盆滿缽滿。


2021 年 12 月 2 日,據 TrendForce 集邦諮詢最新調查顯示,隨着晶圓代工廠新增產能逐步放量,以及平均售價持續拉漲帶動,去年第三季晶圓代工產值高達 272.8 億美元,季增 11.8%,已連續九個季度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的業績更是領跑全球晶圓市場。1 月 10 日,台積電公布 2021 年財務數據,顯示其全年營收約 1.58 萬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 3640.9 億元),同比增長 18.5%,月度營收、季度銷售額、年度總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


1 月 13 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預計今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有望增長 20%。複合增長率達到 15%-20%。“信心來自 5G、高性能計算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終端產品中半導體消費比重的不斷提升。”


下圖展示了全球 10 大晶圓代工廠的最新營收排名情況,國內最大的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繼續排名第五,增長不及排名前四的廠商,導致市場份額有所縮小。營收排名前四位的是台積電、三星聯電格芯,都取得了超過 11% 的季度高速增長,而中芯國際只有 5.3%。



三星電子預計 2021 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 76 萬億韓元(約合 4043.2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23.48%,環比增長 2.73%,有望創下單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聯電 2021 年全年營收達 2130.11 億元新台幣,年增 20.47%,12 月營收達 202.8 億元新台幣,月增 3.14%,年增 32.65%,再創全年營收歷史新高。


格芯預計,去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 18 億 -18.3 億美元,環比增幅 5.9% 至 7.6%,同比增幅 69.5%-72.3%,單季度營收有望刷新歷史記錄。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晶圓代工產業已連續五個季度維持兇猛漲勢,今年第一季度也將維持上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晶圓代工廠產能仍是滿載,訂單依舊爆滿,台積電、聯電等多家廠商均早早提出 2022 年第一季度漲價計劃。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standard.com.hk/section-news/section/2/238082/Apple-bitten-as-TSMC-hikes-prices


https://min.news/en/tech/946eaaa5e51c84e36e4bd4ce7f5546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