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個地鐵站這麼好看,是想逼死美術館嗎

提示:本文博物館看了想打人美術展聽了會流淚

說到地鐵站,你的第一反應是……?

好的我知道你沒啥反應

可是,這世界上偏偏有那麼一些有志氣的地鐵站,想要擺脫沉悶的形象,通過獨特的設計讓人們在匆匆行程中眼前一亮,向人們展示這座城市的個性和脾氣。

畢竟作為一個地鐵站,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分別呢?

意大利那不勒斯Toledo站

這是幽靜深海,還是燦爛星河?Toledo站以光與水為主題,地面和牆壁都是一片蔚藍,牆壁的上端和天花板則灑滿了點點白色的光斑,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場瑰麗的夢境中。

Toledo站是那不勒斯市推出的藝術車站項目的代表作之一,這個項目邀請了世界各地近百名藝術家為那不勒斯的地鐵站進行設計,美化後的車站為當地帶來大量人氣。

斯德哥爾摩Solna Centrum站

說Solna Centrum車站“最紅”,不是因為它最出名,而是它的顏色真的很紅!大紅!血紅!

踏入站台彷彿浸入一片鮮血染紅的天空,震撼濃烈的童話感,或者說,末日感撲面而來,與其他車站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建於1975年的它用紅色天空、綠色雲杉林的基調來表達20世紀70年代瑞典工業革命巔峰時期的社會問題:人口減少、環境污染,各種野生動物滅絕。不過你們沒覺得紅綠搭配,很有聖誕主題色氛圍嗎?

斯德哥爾摩Kungsträdgården站

Kungsträdgården站周圍有皇家花園、皇家歌劇院等一眾古迹,甚至地鐵所在地就曾是17世紀一座名為Makalos的小宮殿。藝術家Samuelson將這座車站變成了描繪國王花園歷史的地下花園,但加入了眾多魔幻不羈風格元素。

坐着電梯進入黑白琴鍵相間的通道,頭頂岩壁出現一條猶如巨蟒的“花皮紋”,有人說這是榆樹樹榦,象徵著着榆樹在70年代市區伐樹戰爭中的存活下來的勝利;而貼滿海報的拐角,也如同龍潭虎穴的岩壁,一眼望去蔚為壯觀;地面的綠、白、紅長條狀地磚,其靈感來源於十三世查爾斯國王的花園。即便不太懂得這些設計、花紋、雕像的故事由來,僅僅以門外漢來欣賞,也是嘆為觀止。

斯德哥爾摩Stadion站

這一站毫無疑問成為瑞典地鐵的標誌,多少旅遊書籍和攻略都以此地作為斯德哥爾摩的“證件照”。

一臉的清新范的Stadion站是為了紀念1912年第五屆夏季奧運會在斯德哥爾摩的舉辦,站台上還掛着瑞典藝術家Olle Hjortzberg製作的奧運紀念海報。

斯德哥爾摩Tensta站

卡通風格的地鐵站在斯京裡頭有好幾個,但這一站絕對是國民心中的最萌地鐵站,從第一眼看到“洞穴牆壁”上的企鵝和那隻很囧的海獅開始,童心就被無辜地激發了,感覺躋身北極海洋公園抑或是瘋狂原始人的洞穴。

洞穴里還模仿原始人的塗鴉,也有像孩子蠟筆畫的動植物圖案,鐵軌對面的牆壁上甚至用不同國家的語言表達了“團結”的意思。這些又萌又原始的元素,其實在暗喻我們要珍惜最簡單純粹的人類情感——團結、有愛——Tensta站所在區域當年有大量移民遷入,藝術家以此站表達了自己對於多民族、多文化融合的美好意願。

斯德哥爾摩T-centralen站

T-Centralen是斯德哥爾摩紅、綠、藍三條地鐵線的交會處,地鐵站內部像一個藍色的岩洞。牆面凹凸不平的岩石感提醒着你——此刻的你在地面以下。

牆面上繪有巨大的藍色藤蔓,其與白色背景的搭配讓人感到舒適、平靜。這個處於交通樞紐的地鐵站每天要接待上下班高峰時期來來往往的行人,這樣的環境更能夠撫平人們焦躁的情緒。

中國台灣美麗島站

美麗島站是高雄捷運紅線與橘線的交會點。它確實很美麗,幾座弧形的透明玻璃建築拔地而起形成地鐵的入口,從遠處望去如同雙手合十。

這座建築出自日本建築師高松伸(Takamatsu Shin)之手。走到地下,一大片彩色玻璃畫躍入眼帘,一紅一藍兩個光柱頂出一片“光之穹頂”。玻璃畫由意大利藝術家Narcissus Quagliata親手打造,象徵著高雄與海洋。

中國台灣南港站

“車站中的人群總是這麼來去匆匆。有人會在地下鐵的出口等你嗎?”

幾米的漫畫充滿天馬行空的想象,配文都是簡單寥落的句子,卻總能準確地觸動人心。地鐵駛進南港站,人們看到的不是海報或廣告,而是滿牆的幾米漫畫。

在地鐵出口處,牆壁上也布滿了漫畫《地下鐵》中正在上下樓梯的人物和動物,陪伴路人們走過一段有趣的旅程。

迪拜Burjuman站

紅色和綠色地鐵線在巴基曼(BurJuman)交會後,綠色地鐵線繼續延伸,進入歷史文化區布爾迪拜,然後穿越迪拜河。迪拜的Burjuman地鐵站裡面充滿了各種精巧的裝飾,其主題包括地球,空氣,火和水。

地鐵站科幻、時尚,充滿了未來感,同時還精心整合了一些傳統建築元素。站內的光纖吊燈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藍色的光讓人彷彿置身海底,令人聯想到傳說中深埋海底的寶藏。

俄羅斯莫斯科地鐵站

每天,超過900萬人使用莫斯科的地鐵,比紐約和倫敦的數量總和還要多。地鐵結合了多種功能性和藝術性:許多地鐵站鋪設了大理石,裝飾着濕壁畫和鍍金的藝術品。

Komsomolskaya,這裡是紅線(sokolnicheskaya liniya)和環線(koltsevaya liniya)的換乘站。這兩個地鐵站都是以早期參與建設地鐵線路的年輕工人命名的。在紅線的地鐵站,在石灰石的柱頂尋找共青團(komsomol)的徽章,花式陶瓷磚上展示着辛勤勞作的志願者。

當初以鄰近的莫斯科國立大學植物園(mgU Botanical garden)的名字命名,Prospekt Mira地鐵站的裝修特色是優雅的白瓷,其內部描繪着人們植樹、豐收以及和諧生活的場面。

Novoslobodskaya地鐵站被32件新藝術風格的彩繪玻璃畫所包圍。六扇窗戶描繪了所謂“知識分子”的幾種職業:建築師、地理學家、農學家、工程師、藝術家和音樂家。在中央大廳的一端,則是馬賽克畫《世界和平》(Peace in the Whole World)。後來還添了一對白鴿,取代了原先斯大林的肖像。

Mayakovskaya站是地鐵站的代表作。鋪設了粉色薔薇輝石的藝術風格中心大堂贏得了1938年紐約世界博覽會的大獎,它還搭配着細長的鋼筋立柱。頭頂的馬賽克描繪了“蘇聯國土上的24小時”(24 Hours in the Land of the Soviets)。這是最深的地鐵站之一(33米),因此在“二戰”期間被用作躲避空襲的地下掩體。

Ploshchad Revolyutsii站是一座地下雕塑美術館。真人大小的銅像代表着革命期間以及之後“新世界”的關鍵人物。坐上扶梯,可以看見的主題有:革命、工業、農業、狩獵、教育、體育和兒童撫養。考試的時候,可以摸摸邊界守衛犬的鼻子,來換取好運。乘坐深藍線向西前行。

較新的a Park Pobedy 站坐落在Poklonnaya gora的建築群,這處建築是為了慶祝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而建的。這裡是莫斯科最深的地鐵站,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電動扶梯。大廳兩端的瓷釉畫面描繪了1812年和1945年兩場勝利的場景。你可以從這裡再沿着深藍線返回市中心。

法國巴黎地鐵站

許多地鐵站都加入了藝術主題(通常僅在一些特定路段),包括如下地點:

Abbesses(12號線)赫克多·吉瑪德(Hector Guimard)最精美的作品,玻璃天篷和兩根鍛鐵燈柱映襯着暗綠配檸檬黃色的地鐵標誌。

Arts et Métiers(11號線站台)銅鑲板的靈感來自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

Concorde(12號線站台)牆壁上嵌有45,000片字母瓷磚,拼出了法國大革命時期頒布的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葡萄牙里斯本Olaias站

葡萄牙里斯本的地鐵站也是各有特色,Olaias站的主題就是“色彩大爆炸”。地鐵站內鋪天蓋地都是鮮艷的色塊和簡單利落的線條,配色大膽美觀,不會給人眼花繚亂的感覺。

有趣的地鐵站當然不止這幾處

也許對藝術的嚮往根植於每個建築師的內心

他們會將交通工具等與藝術結合起來

在平凡的生活中

給我們創造出這些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