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格力電器子公司“珠海格健”自主生產的口罩在格力官方商城“董明珠的店”正式上線,消費者可通過預約方式購買。另一方面,3月9日,A股低開低走,但口罩概念股依舊炙手可熱。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董鵬、張賽男、葉碧華、張望
編 輯丨朱益民、李清宇、黎雨桐
3月9日,“格力牌”口罩正式上架。
當天公眾號“董明珠自媒體”發文,格力生產的KN95防護級別一次性使用口罩、醫用級別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今天將在“董明珠的店”上線。
其中,國標KN95級口罩50隻裝每盒售價275元,普通一次性醫用口罩50隻裝售價150元。
對比其他購買渠道,上述價格並不算高。
口罩優先支援抗疫一線,每人每天限購1盒
按照購買規則,由於口罩類物資優先支援抗疫一線,供應短缺,預約成功後,每人每天限購1盒,KN95防護級別的一次性使用口罩50隻/盒,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50隻/盒,預約成功用戶只能從兩款中選購一盒口罩。
據查,該公眾號註冊主體為珠海喜馬明珠新媒體有限公司。
工商信息顯示,董明珠個人持有該公司42%的股權,另有42%的股權由自然人趙輝持有。後者現為格力電器高級顧問,同時還兼任創維集團高級顧問等職。
不過,該平台並未透露目前格力口罩的總投放量,以及當前格力的總產能。
未來或日產口罩百萬個?
早在3月8日0時,格力地產旗下高格醫藥便已開放口罩個人預訂通道。首批5萬片“高格”口罩已“整裝待發”,準備“奔赴”萬名中籤市民手中。
“我們以前生產口罩設備,不生產口罩。在疫情發生後,公司從國外買了幾百萬個口罩,但是運不回來。現在又特別需要口罩,所以我們就轉換思路,既生產口罩設備,又用自己的設備生產口罩。”董明珠早前接受採訪時表示。
彼時她指出,公司量產後可日產百萬個。
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格力最初不打算生產口罩,只生產口罩機,“後來政府號召有生產能力的企業投入生產緊急物資,我們也就一起生產的口罩,也包括測溫儀、護目鏡等。”
目前,全國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着平穩向好的趨勢,但全面復工復產、不容樂觀的國際形勢都給疫情發展帶來不確定性。鍾南山、張文宏等專家均表示,疫情有望在四月底基本控制,但還要保持高度警惕性,口罩還需戴一兩個月。這意味着,口罩的需求還將持續擴大,供不應求的狀態亟待解決。
2月20日,高格醫療醫藥全自動口罩生產線抵達珠海,並將於當晚進行設備調試,2月21日即可投產,預計初次可量產40萬左右。2月29日、3月8日,該公司第二、第三條生產線相繼投產。
口罩概念股火了!滬深互動平台“口罩”問題一日激增741條
3月9日,A股低開低走,但口罩概念股依舊炙手可熱。
截至收盤,口罩指數收漲5.55%,新鄉化纖、海王生物、華紡股份、陽普醫療、欣龍控股、延江股份、振德醫療、藍帆醫療、國恩股份、尚榮健康、英科醫療、道恩股份等逾20股漲停。
其中,強勢個股的表現令人咋舌,國恩股份實現7連漲,道恩股份12個交易日實現10漲停,搜於特8交易日實現7漲停,新野紡織7交易日實現6漲停,再升科技4連板。
沾上口罩概念即漲,尤其是一些公司宣布跨界生產口罩後漲勢喜人,讓投資者按捺不住,不少投資者線上“逼問”三連:“公司是否擁有口罩業務”,“為何不跨界生產”,“為何不公告”。
線上提問的火爆,成為觀察A股口罩概念的另一個窗口。在這裡,相關熱點也更容易“去偽存真”。
投資者提問“蹭熱點”
當下的互動平台,被投資者蹭熱點式的提問充斥。一如此前工業大麻、特斯拉產業鏈、華為產業鏈等熱點崛起之時,投資者在線逼問公司是否擁有相關業務,這次輪到的是“口罩產業鏈”。
最常見的提問莫過於:“公司是否擁有口罩(機)業務?”“口罩業務何時投產?”“口罩產能達到多少?”甚至有投資者要求公司主動信披相關業務。
華金資本此前在互動平台上回復稱,公司下屬子公司華冠科技計劃建設2條普通醫用口罩生產線、3條N95口罩生產線,日產能達20至30萬隻。
今日,有投資者再度追問華金資本,要求董秘發公告,“生產口罩為什麼不發布公告啊,子公司生產口罩機也要發布公告啊。”
也有不少投資者提出“跨界”請求,但公司坦言“臣妾做不到”。
如*ST東南隸屬於橡膠和塑料製品業,主要從事塑料薄膜、塑料製品、鋰電池離子隔離膜的生產、銷售,投資者在線提問要求公司跨界:“現場很多上市公司都為抗疫做出自己的貢獻,不惜轉產也要生產口罩,公司的納米纖維膜可以做為生產口罩的原材料怎麼就不考慮改造生產線。”
*ST東南回復,“公司不能生產口罩”,“公司將繼續保持主業發展不動搖。”
先鋒新材也遭投資者提問:“公司為什麼不研發替代口罩濾材熔噴布的材料?”
先鋒新材是一家從事高分子聚合室內外遮陽面料及其它遮陽產品的生產、經營及銷售的企業。公司回復稱:“熔噴布生產具有較高的行業門檻,公司此前從未涉足該行業,公司主要產品為陽關面料及遮陽窗帘,主要應用於建築遮陽領域。”
上下游產業鏈被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隨着跨界口罩的熱點逐漸冷卻,投資者將眼光投向了更多的口罩上下游產業鏈公司,化工、紡織相關的製造企業受到關注。
如本輪龍頭之一國恩股份,本身並不生產口罩,其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因為其生產的熔噴聚丙烯,是熔噴布的原料之一。
國恩股份主要從事改性塑料產品、高分子複合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下游家電、汽車廠商提供家電零部件和汽車零部件及其專用料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測試及物流配送等在內的綜合服務。在其輕量化材料板塊業務中,擁有熔噴聚丙烯業務。
國恩股份介紹,熔噴聚丙烯根據熔體流動速率不同,可以生產口罩、嬰兒尿布、女士衛生巾、防護服、消音棉紙尿片、建築隔音棉、液體過濾網布等產品,其中口罩專用料所需要的生產工藝更為複雜,各種性能指標要求更高,產品等級要求也更高,屬於熔噴料中相對高端的材料。
根據國恩股份3月5日在互動平台的回復,目前公司13條熔噴聚丙烯專用料生產線日產能150噸左右,同時,根據市場訂單需求以每天增加2-3條生產線的速度進行轉產。
德威新材是一家從事線纜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包括生產銷售聚氯乙烯塑膠材料、汽車家用特種改性塑料、綠色環保包裝材料、聚乙烯、聚丙烯塑膠材料、工程塑料等。
有投資者就注意到,公司擁有聚丙烯產能,並提問能否用於口罩生產和出口。不過,德威新材回復稱:“公司產品暫不涉及口罩領域。”
紡織企業也受到關注。新華錦的投資者在線提問,“公司的紡織服裝業務是否會轉產口罩及防護服等防疫情用品?”公司坦言:旗下紡織服裝業務的原材料主要用於內衣、家紡等產品的製作,不能轉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資。
江蘇陽光雖然也從事紡織製造,但坦言目前沒有口罩、防護服相關業務。
以PTA、聚酯和滌綸纖維製造為主業的桐昆股份也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的主要產品為滌綸長絲,主要用於生產服裝、家紡產品。
截至記者發稿,滬深相關互動平台上,投資者有關口罩、口罩機、口罩原料等提問多達741條,其中上證e互動有關口罩業務的提問達234條,深交所互動易相關提問達507條。
奧美醫療宣布外科口罩日產140萬隻,2.14億股解禁利空消散股價逆市漲停
3月9日,奧美醫療披露占股本總數50.65%的2.14億股於3月11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並且當日在滬深兩市主要指數皆下跌的情況下,奧美醫療股價卻逆市放量漲停。
對於本次史上最大的逾百億元限售股市值解禁,奧美醫療3月9日通過投資者互動平台做了進一步說明。
“本次解禁的股份總數占公司股本總數的50.6458%,但其中37.35%均為公司董監高直接持有,根據相關規定,這37.35%解禁股今年可減持的部分約為9.33%。”奧美醫療表示。
奧美醫療上述所說的相關規定,即《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第五條: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每年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方式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
由此計算,奧美醫療即將解除限售條件上市流通的2.14億股,理論上今年內可以減持的數量為9552.09萬股,約佔總股本的22.63%。
而作為新冠疫情的醫用防護用品供應重點企業,奧美醫療亦在3月9日進一步釋放目前深受市場關注的口罩產能消息。
奧美醫療稱,其防護用品生產線是從1月19日、20日陸續復工,其他產品的生產線是從2月14日起陸續復工,復工率已超過八成,出口業務也陸續恢復。
“公司防護用品生產線一直在擴大產量,支援抗疫一線。”奧美醫療表示,“從3月5日起,醫用外科口罩日供應能力已達100萬隻,3月10日起將達到140萬隻;醫用防護N95口罩日供應能力從2月18日起一直保持20萬隻。”
根據奧美醫療公布的數據,其自1月20日復工以來,累計生產N95口罩500多萬隻,醫用外科口罩與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口罩共計6000多萬隻。
另外,從2月27日開始,奧美醫療還開始了醫用手套的供應。
“公司目前口罩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充足,公司所生產的無紡布主要是水刺無紡布,公司不向其他廠商供應口罩原材料。”奧美醫療稱。
不過,奧美醫療此前表示,口罩等防護用品僅為公司眾多產品品類之一,近期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量的增加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本期編輯 黎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