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9月29日報道稱,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天宣布,將如期在10月13日進行“0+7”入境解封。所謂的“0+7”指的是旅客不需要在酒店進行隔離,只需接受7天的居家隔離監測。
對於台當局急不可耐地實行入境解封的措施,島內目前主要存在兩個疑問:
第一個問題是,由於島內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高峰,連續3日新增確診病例超4萬例,且死亡人數累計超過1萬人,外界擔心入境解封會讓變異病毒進入島內,恐導致新冠疫情飆升。
對此,疫情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雖然目前確診病例仍處於高峰,但距離10月13日還有兩周,按照估計,疫情趨勢會再往下。他指出,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會持續觀察是否出現威脅性的新變種。
看來,台當局這是鐵了心要與新冠病毒共存了,且他們對未來解封后的現狀較為樂觀。與台當局相比,醫學界則顯得憂心忡忡。島內有醫生表示,因為奧密克戎未完全輕症化,還是存在一定比例的重症和死亡率,因此不適合完全放棄防疫,否則會給醫療系統造成很大衝擊,且會間接傷害經濟。屆時,台灣地區可能每天會出現50名死亡病例。
此外,不少島內民眾質疑,“0+7”如何保證遊客不亂跑?居家健康監測真的能防得住新冠病毒?
第二個問題是,入境解封在即,口罩令是否也將鬆綁?對此,台衛生福利主管部門的李秉穎表示,口罩令何時鬆綁和“0+7”沒有關聯,現在還無法預估未來每天會出現多少確診患者,也不希望因為解除口罩令而導致疫情再暴發。他強調,秋冬季節是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期,戴口罩的規定至少要維持到年底。
李秉穎稱,解除口罩令的前提是新冠肺炎的威脅小於或等於流感。目前仍將流感作為標準,因為流感是呼吸道疾病中重症和死亡率較高的。現在台灣新冠肺炎死亡率為千分之一點幾,而流感的死亡率為新冠肺炎的1/5—1/10,流感一旦流行一定會看到傷亡,每年流感死亡人數是100-200人,與新冠肺炎相比少很多,還是有很多人有死亡風險。
所以,新冠肺炎還是比流感嚴重很多,在這種情況下希望減少死亡及重症的發生,口罩還是要戴的。等到新冠肺炎完全輕症化,就可以完全解除口罩令。
此外,台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依照現在島內社區感染狀況,目前還在收集資料與討論,口罩令仍然會維持,暫不考慮解封。
王必勝還稱,如果疫情持續穩定,未來口罩令也會分階段放寬,目前初步規劃是第一階段外出不必全程佩戴口罩,僅在密閉空間、公共交通上戴。第二個階段改為“建議佩戴”,最快11月份就會商討是否放鬆口罩令。
防疫指揮中心官員羅一鈞進一步表示,對未來台灣民眾防疫措施何時鬆綁,一直在做滾動式檢討。口罩令的開放,也會參考其他國家和地區在戶外、室內的做法。目前還處在新冠疫情高峰期,住院的患者數量仍然較多,為了避免對醫療系統造成更大負擔,未來幾周暫時不會進行大規模調整,會根據疫情的走向以及“0+7”後的變化最終決定口罩令何時實施。
由此可見,台當局也並不敢完全對解封持樂觀心態,觀望疫情、不知道未來確診人數如何等字眼也體現出他們對未來解封后的擔憂和不確定。不過,對台當局來說,疫情防控又哪裡比得上選舉呢?至於未來疫情是否出現反彈,死亡人數是否會飆升或許更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畢竟,枉顧島內民眾生命健康之事,民進黨當局可沒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