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新時代
—喜迎二十大—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黨的歷次代表大會是怎樣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歷史意義?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概況。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
·召開情況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開幕。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共有毛澤東、董必武等13名代表參加大會,他們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大會。
·大會內容
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黨的一大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着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從一開始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行動指南,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具有偉大而深遠的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充分展現了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這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16日-23日
·召開情況
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2人,代表全國195名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第一次提出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區分了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
大會通過第一個黨章,並通過決議案,決定中國共產黨加入共產國際。
大會選舉產生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推選陳獨秀為委員長。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20日
·召開情況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國420名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以實現國共合作。大會規定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大會選舉產生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組成中央局。大會以後,國共合作步伐大大加快。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22日
·召開情況
1925年1月11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20人,代表全國994名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對民主革命的內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規定。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總結建黨以來尤其是國共合作一年來實踐經驗基礎上,對中國革命問題認識的重大進展。
大會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加強黨的組織建設,規定以支部作為黨的基本組織。
中共五大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召開情況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82人,代表全國57967名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選舉產生中央委員會和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中央紀律檢查監督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根據大會要求,會後,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修改黨章的決議,正式提出黨內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中共六大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
·召開情況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蘇聯莫斯科近郊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42人,其中有選舉權的正式代表84人。
·大會內容
大會指出,中國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革命現階段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當前中國的政治形勢是處於兩個革命高潮之間;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
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並選舉產生中央審查委員會。
中共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召開情況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舉行。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黨員。
·大會內容
毛澤東致開幕詞,向大會提交《論聯合政府》政治報告並作口頭報告。大會提出黨的政治路線,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七大是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全國代表大會,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黨的史冊。
大會選舉產生新的中央委員會。大會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
中共八大
1956年9月15日-27日
·召開情況
1956年9月15日-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026人,候補代表107人,代表全國1073萬黨員。
·大會內容
毛澤東致開幕詞,劉少奇作政治報告,周恩來作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報告,鄧小平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大會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社會主義制度已基本上建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黨和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把我國儘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大會着重提出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問題,通過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中共九大
1969年4月1日-24日
·召開情況
1969年4月1日-24日,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512人,當時全國共有黨員約2200萬名。
·大會內容
大會肯定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使“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合法化。
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中共十大
1973年8月24日-28日
·召開情況
1973年8月24日-2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249人,當時全國共有黨員2800萬名。
·大會內容
十大繼續肯定九大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
中共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18日
·召開情況
1977年8月12日-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510人,代表全國3500多萬名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在20世紀內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但未能從根本上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1日-11日
·召開情況
1982年9月1日-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600人,候補代表149人,代表全國39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鄧小平在致開幕詞時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會通過的報告《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提出分兩步走,在20世紀末實現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的目標。
大會通過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大會決定設立中央顧問委員會。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
·召開情況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國46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沿着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制定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實現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部分條文修正案》。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12日-18日
·召開情況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國51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4年的實踐經驗,決定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武裝全黨。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將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寫入黨章。
中共十五大
1997年9月12日-18日
·召開情況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國58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着重闡述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強調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跨世紀發展的宏偉目標。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
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14日
·召開情況
2002年11月8日-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國66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闡述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
中共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21日
·召開情況
2007年10月15日-2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國73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全面闡述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明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中共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14日
·召開情況
2012年11月8日-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國82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堅定不移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確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科學內涵及其相互聯繫。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
中共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24日
·召開情況
2017年10月18日-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大會正式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代表全國8900多萬黨員。
·大會內容
大會通過的報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論斷,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提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確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目標。
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並載入黨章。
(來源:浙江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