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今年以來我國成品油零售限價已經實現了18輪調價,總體呈現“11漲7跌0擱淺”的格局,在漲跌互抵之後,汽、柴油價格累計漲幅雙雙超過1000元/噸,油價總體保持“漲多跌少”的局面。所以,全國各地92號、95號汽油和0號柴油價格仍處於相對較高水平,車主加滿一箱50L汽油的費用較2022年1月1日貴50多元,轎車油箱容量越大,加油綜合成本也相對越高。
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國內第19輪成品油調價將於10月10日24時開啟,作為國慶假期結束之後首次調價,不少人對此次油價調整的關注度頗高,但按照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市場消息的變化情況來看,預計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第一次擱淺,有望打破零擱淺的新紀錄。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在國慶長假期間,由於國內油價預測走勢停止更新,因此,無數人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的國際原油期貨。而在國慶假期期間,隨着OPEC+減產的市場預期逐漸升溫,到最後成為定局以及確定具體時間為10月5日,所以,5日在維也納舉行第33次OPEC+合作機制部長級會議成為無數人關注的焦點話題。受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減產措施的影響,國際油價呈現一路震蕩上漲,WTI、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雙雙大幅上升,不僅提振了市場信心,而且一掃之前的頹勢。
此外,隨着歐佩克+會議結束,與會代表稱,歐佩克+同意11月開始減產200萬桶/日,國際油價實現“三連漲”,在後期原油期貨價格延續上漲態勢,因此,截至7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實現“五連漲”,累計漲幅超過16%,創下三個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WTI原油從原先的80 美元 / 桶以下的位置,漲至了 90 美元 / 桶上方,累計漲幅達到16.5%,布倫特原油期貨漲幅也輕鬆超過10%,每桶報價接近100美元。
詳細來看,10月7日國際油價再度實現大幅上漲,截至當天(7日)收盤,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4.19美元,收於每桶92.64美元,漲幅為4.74%;12月交貨的英國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50美元,收於每桶97.92美元,漲幅為3.71%。
因為國際油價實現“五連漲”,且總體累計漲幅擴大至16%以上,創下下三個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所以,我國成品油計價周期內第8個工作日原油變化率實現“由負轉正”,具體數據達到0.11%,油價預測累計上調幅度低於調價紅線,從而油價預計處於擱淺狀態,加上目前距離調價窗口10日24時開啟愈來愈近,故預計國內成品油調價有望迎來年內第一次擱淺,屆時汽柴油價格呈現“11漲7跌1擱淺”的格局,這也意味着後天晚上國內成品油調價下調的希望徹底破滅。
在10月7 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長 Haitham al-Ghai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OPEC+ 產油國達成的減產目標有助於他們在遭遇危機時釋放更多的供應。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此前表示,OPEC+組織減產是應對歐美多國大幅加息和全球經濟疲軟的必要之舉。因此,國際油價一路震蕩上漲,基本符合OPEC+減產的預想,即這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結果。
綜上所述,現如今國際油價實現“五連漲”,推動我國油價預測降幅大幅縮減,且目前已經邁入擱淺區間,不過近期美國就業數據良好,美元重新走強,所以,綜合預計國內成品油調價迎來年內第一次擱淺。